分享

诗咏辽阳·明·史褒善《登望京楼和韵》注释新说

 文化龙乡 2016-03-05
                                                    明·史褒善 登望京楼和韵》注释新说 
                                                             

                      
翠微掩映夕阳幽,尺五天边见此楼。
                       
势接医闾隆地轴,影浮辽海静胡丘。
                       
断鸿风度朱廉暮,化鹤丹归紫雾收。
                       
数点云山横朔漠,长安西望自迟留。
                                 

                       
漫俯清郊物色幽,风尘荏苒共登楼。
                       
云开幕碧连海,花映朱甍翠倚丘。
                       
天畔客杯逸兴远,沙头樵唱晚霞收。
                       
凭危极目燕山里,潦倒边墙尚滞留。
                               
一 注释:
         1.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2.
掩映:遮映衬托。
        3.
尺五天:指高空。
        4.
医闾:山名。在辽宁省北镇县西,人呼为广宁山,主峰名望海山,为阴山山脉分支。
        5.
地轴:泛指大地。
 
        6.断鸿:失群的孤雁。
        7.
风度:风吹拂过。
        8.
化鹤:谓成仙。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於灵虚山 ,后化鹤归辽。
        9.
数点:指着事物数。
        10.
云山:高耸入云之山。
        11.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12.迟留:停留;逗留。
13.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本诗是辽东巡按史褒善陪同出使朝鲜的龚用卿、吴希孟、朱篪等朝廷大臣巡视与游历时的和诗,属于次韵。                                         
   二 译文与解释:待译。
                       
三 作者简介:
      明,史褒善,字文直,号沱村。明代开州人。嘉靖(1532年)进士。初任行人令、考选御史、补陕西道、浙江道兼掌福建江西二道事、后谪判滁州、辽东巡按、起南京国子监博士、南京吏部主事、江西按察副使、浙江参政、河南右布政使、南京都察院右佥(千)都御史提督操江、通议大夫、大理寺正卿致仕,史称开州“八都”之一。 
                          
四 诗作历史背景:
 
     据《盖州重修城东西楼记》载:嘉靖十六年(1537年),辽东巡按史褒善登城视察盖州卫城武备情况。说明这前后其来过辽阳并做此诗。此诗是史褒善陪同出使朝鲜的龚用卿、吴希孟、朱篪等朝廷大臣巡视与游历时的和诗, 
 
                          此首诗未入选辽阳龙鼎山石刻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