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宪问篇(25)伪装出来的文化人一定有狐狸尾巴

 歌柏安妮 2016-03-06


原文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


(1)使,《尔雅·释诂》:“使,从也。”使是听从、顺从,有跟随、跟从的意思。《说文》:“使,伶也。”按,伶者,令也。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是命令。本章指派遣、命令。 


(2)坐,《说文》:“坐,止也。”即停下休息。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是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本章指对坐。 


(3)欲,《说文》:“欲,贪欲也。” 俗字亦作慾。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是欲望,嗜欲。本章指想要,希望。  


(4)寡,《说文》:“寡,少也。”即稀少。本章指减少。


(5)过,《说文》:“过,度也。”即度,经。形声。“过,罪愆也。”即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是走过,经过。本章指超过。



译文


蘧伯玉派人到孔子的住处。孔子与这位派来的人对坐并且询问,说:“先生派你来做什么?”使者说:“先生想要减少超过他的能力而不能做好的事情。”使者出去后,孔子说:“这样的事情还派人来询问呀?这样的事情还派人来询问呀?”



解读


我们先了解一下蘧伯玉其人。《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卫国的大夫孙文子认为国君忌恨他,如果不先下手就会被杀死。于是孙文子把所有家属、家众都集中到戚地,然后入都,途中遇见蘧伯玉,跟他说:“国君的暴虐,是你所知道的。我很担心国家会倾覆,你看该怎么办?”蘧伯玉说:“君主控制着国家,臣下哪敢冒犯?即使冒犯他而另立新君,又怎么知道就一定比原来的强呢?”蘧伯玉就离开国都,从最近的边关出境。这是最早在《左传》中有关蘧伯玉的记载。当时蘧伯玉已经位居大夫之职,时间在公元前559年。八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后人认为本章是孔子返回鲁国后,在晚年时蘧伯玉安排人到鲁国来看望孔子,由此判断此时的蘧伯玉已经是百岁老人。但是,通过本章的记载,又如何能得出这是孔子晚年的事情呢?按照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去即过蒲。月馀,反乎卫,主蘧伯玉家。”即是说,孔子离开匡邑到了蒲乡。在蒲乡住了一个月,又回到卫国,住在蘧伯玉家。我是一贯主张,解读《论语》应该以先秦时期的典籍为依据,司马迁的《史记》也是根据先秦典籍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而述,很多是不可信的。比如记录孔子这次返回卫国见南子的记录,纯粹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再加上司马迁对《论语》理解的错误而记录。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蘧伯玉是卫国大夫在《左传》中记载是正确的,至于孔子在卫国住在他的家中未必是可信的。至于认为本章是关于孔子晚年的记录,也未必可信。至于《论语》编排本章的原因,结合上下章以及本章的内容可以进行解读。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上一章所学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本章举蘧伯玉为例子,是要说明什么呢?蘧伯玉使人于孔子。这一句一般翻译为“蘧伯玉派人去问候孔子”或者是“看望孔子”。这样理解是沿着司马迁记录的曾住在蘧伯玉家的思路。本句的“使人”就是派遣人,“于”就是“往,去”。准确的意思是,蘧伯玉派人到孔子的住处。孔子与之坐而问焉。理解这句话是没有歧义的,是说孔子与这位派来的人对坐并且询问。看来这人前来不是一般的问候,是有事情才来的。夫子何为?这句话是可以说明孔子与蘧伯玉关系的关键核心。一般认为这是问候语,意思是“先生近来忙什么呢?”后人这样理解,是基于认为他们关系密切而言。若看原文,直接翻译是“先生做什么呢?”准确的意思是:先生派你来做什么?何为,做什么、干什么的意思。再看这位使者的回答:“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这句话的主语是蘧伯玉,孔子尊敬地称之为“夫子”,即先生。谓语是“欲”,想要、打算。接下来的宾语是“寡其过而未能”。寡,减少。其,代指蘧伯玉。“过而未能”是一个词组,就是超过他而不能做到的事情。这样的句式与后面第27章“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相似,其中的“过”也是超过的意思,“其言之过其行”就是一个词组。后人将这句话翻译为“先生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不能做到呀!”以此来判断蘧伯玉是一位日日反省自己过错的人。按道理说,如果蘧伯玉是为了减少自己的过错而来,这样的事情来请教孔子,只能说明蘧伯玉的水平太低了,这种说法不符合情理。既然是来请教,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生想要减少超过他的能力而不能做好的事情。”使者这样说,用超过他的能力却不能做到表示蘧伯玉的谦虚,直接说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如果这样说,其效果就不足以表达蘧伯玉的谦虚了。这里没有记录孔子如何回答使者的,但是在下一章的内容中,给与了答案。即“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前后几章中的“欲”、“谋”、“思”含义是相近的,就是打算、想要、谋划、思考的意思。使者出。使者出去后。孔子对“使乎,使乎”后人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这是对“使者”的赞美,认为是“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这位使者是传达蘧伯玉的意思而来,孔子怎么会赞美这位使者呢?本章中,“使”字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派遣的意思,第二个之派遣的人。第三、第四个“使乎”到底是指什么呢?首先说这个“使”,是指蘧伯玉派人来问孔子这件事。乎,在这里表示疑问或反诘。孔子对蘧伯玉安排人来请教孔子是有看法的,“使乎”是说:这样的事情还派人来询问呀?连用两次“使乎”加重孔子的语气。虽然本章通篇是在叙述,孔子的“使乎?使乎?”其微言大义,表达了孔子对此事的态度。对于蘧伯玉的“欲”,孔子回答的具体内容,就是下一章的含义。是说蘧伯玉做好本职工作之内的事情,其派人前来也有“今之学者为人”的意思。    


对于蘧伯玉的记载,《庄子·则阳》有:“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以此来判断蘧伯玉是笃诚进德、老而不疲、终身修养的君子。按原文可以这样翻译上文:“蘧伯玉活了六十岁而六十年来随年变化,未必不是开始时认为正确的最终又认为不对而批判它,不能肯定现在称作‘是’的就不是五十九年前称作‘否’的。”这里是说蘧伯玉对事物的判断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其“化”是变化的意思,后人理解为“与时俱进”。庄子在这里引用蘧伯玉是要表达什么呢?我们看接下来的记载:“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意思是说,世间万物有产生,却看不见它的造物主,有出处却看不见它的门径。人们都注重他的智慧虽能认识的,却不知道靠他的智慧而不能认识的,而后达到认识的道理,这不算是最大的疑惑吗?算了,算了!世人是摆脱不了这种困惑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对,真正的对吗?庄子的记录是对蘧伯玉赞美吗?后世学者切莫断章取义,应该仔细、全面理解才对。




各位君子,“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说,近一家之言”,每日一句《论语》解读,告诉你被误解的《论语》背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