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颜渊篇(21)国君自身正才能修正臣子

 歌柏安妮 2016-03-06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游,《说文》:“游,旌旗之流也。”即旌旗末端的旖旎流苏。本章指游历,游玩。

(2)舞雩,用以祭祀求雨的地方。


(3)崇,《尔雅·释诂》:“崇,高也。”即高,高大。《说文》:“崇,嵬高也。”即山岭巍峨高耸。形声。从山,宗声。本义是山大而高。本章指推崇。


(4)德,《说文》:“德,升也。”即境界因善行而升华。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是登高,攀登。本章指道德,德行。


(5)修,《说文》:“修,飾也。”即纹饰。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是修饰,装饰。本章指修订,修改,改正。本章指修正、改正。


(6)慝,《尔雅·释训》:“谑谑,謞謞,崇谗慝也。”释文:“慝,言隐匿其情以饰非。”会意。从匿,从心。匿(nì),隐藏。把心隐藏起来,存有邪念。本义是邪恶,恶念。本章指邪念。


(7)辨,《说文》:“辨,判也。”形声。从刀,辡(biǎn)声。本义是判别,区分,辨别。本章指辨别。


(8)惑,《说文》:“惑,乱也。”即内心迷乱。形声。从心,惑声。本义是疑惑,分辨不清。本章指迷惑,迷乱。


(9)攻,《说文》:“攻,击也。”即武力打击。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是击打进行修正。本章是指责过失。


(10)朝(读作zhāo),《尔雅·释诂》:“朝,早也。”《说文》:“朝,旦也。”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本义是早晨。


(11) 忿,《说文》:“忿,悁也。”清段玉裁注:“忿,悁也。忿与愤义不同。愤以气盈为义,忿以狷急为义。”形声。从心,分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有关。本义是愤怒,怨恨。《说文》:“悁,忿也。从心,悁声。”本章指愤怒。


译文


樊迟跟从孔子游玩,来到当年求雨祭祀地点的下面。樊迟问:“我冒昧地问老师什么是推崇道德,修正臣下的邪恶,辨别内心的疑惑?”孔子说:“你这些问题问得太好了!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才会有所得,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就是推崇道德吗?指责自己的过失,不指责别人的过失,不就是修正臣子的邪恶吗?作为一个国君,逞一时的愤怒,忘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从其父亲手中接过的江山,这不是内心迷乱又是什么?”



解读


有关“崇德、辨惑”的内容,子张在前面曾经问过。孔子的回答是,国君把“忠”作为显示德行的纯正,把“信”作为表示德行的巩固,然后用合宜的方法将忠信推行出去,就是推崇道德。对待同一个人,偏爱他的时候想着让他长生,厌恶他的时候恨不得他死去,既想让他长生,又想让他死去,这就是一个人最大的疑惑。在学习《论语》时,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这一章所讲述的内容,其主语是谁,又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所说。在前面的问话中,“崇德、辨惑”所言的对象是国君,那么这一章又是指谁呢?从上一章我们知道,达者,所指的具体对象是诸侯和卿大夫。本章和下一章,又都是樊迟问孔子的。结合《左传》中的记载,本章与下一章的内容,也与国君有关。所以,我们理解《论语》的章句,如果不能弄清樊迟与孔子对话的的本意,很难完整去理解这一章。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我们了解本章的背景,要明白“樊迟”、“从游”和“舞雩之下”这个三个意思。樊迟,整部《论语》中有五次提到过他。他曾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并协助冉求打败齐军,立有大功,后人认为樊迟是在孔子回鲁后拜师的。从游。从,跟从。游,游历,游玩。舞雩之下,为求雨祭祀的地方,因为其在高处,想必是孔子游玩走到其下面。《春秋》和《左传》中,分别在鲁昭公十六年和二十四年记载了因为大旱,举行求雨雩祭。而在鲁昭公二十五年,举行了两次雩祭。《春秋》记载“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意思是,秋七月初三,举行大规模雩祭;二十三日,再次举行雩祭。我们应该清楚,周历的七月应为夏历的五月,正值芒种节气,农事急需用水。《左传》在这一年记载:“秋,书再雩,旱甚也。”意思是说,秋,《春秋》记载两次举行雩祭,是因为旱的厉害。到了九月十二日,鲁昭公被驱逐出鲁国,逃往齐国。《春秋·公羊传》记载:“又雩者何?又雩者非雩也,聚众以逐季氏也。”说明鲁昭公再一次举行雩祭的目的,就是聚众驱逐季氏。由此,我们推断,这是孔子晚年出来游玩,樊迟也跟从着。来到了当年曾经两次举行雩祭的地方,孔子回想起当年鲁昭公被赶出鲁国的情形。这时,樊迟针对鲁昭公被赶出鲁国的理由,向孔子请教。


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我们从《颜渊篇》(10章)已经清楚,“崇德、辨惑”的主体是指国君,而在本章的所问,就是指鲁昭公。樊迟望着当年鲁昭公想通过雩祭的方式,赶走季氏,结果遭到失败,自己被赶出鲁国,向孔子请教三个关于鲁昭公存在过失的问题。一是“崇德”,推崇道德。樊迟认为,作为国君,鲁昭公在推崇道德方面存在过失。修慝。修,修正,修改。慝,《说文》中没有“慝”字。《尔雅·释训》:“谑谑,謞謞,崇谗慝也。”意思是说,谑谑是喜乐的样子,謞謞是炽盛的样子,他们都是描写臣子助王邪恶奸佞的情状。所以,这里的“修慝”是指鲁昭公修正季氏这样臣子的邪恶。辨惑,就是辨别何为迷惑。事实证明,鲁昭公通过再次举行雩祭的形式驱逐季氏,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在当时是内心迷乱并且迷惑的。樊迟是问孔子,在当时是如何才能辨别鲁昭公所面对的疑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孔子听到樊迟这样问,回答说,你这几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在孔子看来,樊迟明白了鲁昭公被赶出鲁国所存在的几点过失,说到了点子上。首先对樊迟进行肯定,然后用反问的口气迎合樊迟所问。先事后得。这里的“先”和“后”的运用,在《雍也篇》樊迟问仁时,有“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的回答。孔子的意思是说,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才会有所得,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就是推崇道德吗?孔子是在告诉樊迟,鲁昭公的德行有过失,自己并没有做好一个君主,认为驱逐季氏是为了“崇德”,显然是做不到的,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攻,指责过失。和《先进篇》(16章)“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中的“攻”是同一个意思。其,自己的,指鲁昭公。恶,过失,过错。无,不。孔子的意思是说,指责自己的过失,不指责别人的过失,不就是修正臣子的邪恶吗?不过,作为国君能去指责自己的过失,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汉武帝看到因为连年征战造成的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情状,写下《轮台罪己诏》,那是一道自我反省罪过的诏书。汉武帝重启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本章的“攻其恶”,实际上就是“罪己”。鲁昭公是没有这种胸襟的。那么,鲁昭公当时内心的迷乱,他的迷惑是什么呢?一朝之忿。一朝,一旦,一时。忿,不同于“愤”,愤是指已经愤怒很久了,而“忿”却是一时的愤怒,没有思考明白前因后果的愤怒。这里是指鲁昭公对季氏的愤怒,并没有考虑慎重,对国家,对自身的影响。忘记了自己的身命和自己的父母。“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对于我们常人来说,这种情况太多了。愤怒上来后,控制不住呀,无法压住内心的愤怒之火,恨不得把命搭上。但是在本章的语言环境,意义也就有所指了。一朝之忿,是指鲁昭公第二次举行雩祭,并不冷静,没有从长远计议。以及其亲,这里的“亲”,是指鲁昭公从其鲁襄公那里继承的江山。作为一个国君,逞一时的愤怒,忘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从其父亲手中接过的江山,这不是内心迷乱又是什么?人生最大的惑,就是最终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还弄不明白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