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法院文化周刊》荐读:人民福利是最高的法律

 太原老街图书馆 2016-03-06


人民福利是最高的法律

陈泰和



就财产权的重要性而言,福利权是最重要的。它比人权更重要,尽管福利权也许就是来自于人权,但是,人权虚空不切实际。例如吃穿温饱是人权也是福利权,但是接受平等的教育则不一定是人权,却是福利权。如今人们一般不会认为接受教育权比温饱轻忽。福利权也比我们现在理解的物权更重要。例如农民拥有一块农村承包经营集体土地,或者美国农民拥有40英亩农地的无条件继承的不动产权,如果没有福利,可怜的农民得了白血病,那么旋踵功夫,土地拥有者的农民就会倾家荡产,高昂的医疗费可以吞噬那可怜的财产所有权。即便没有病痛灾难,如果农民的农业经营没有政府补贴,农民的财产权同样没有保证,因为在工业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中,农业始终处于社会交换的劣势。拿玉米跟Windows来交换,赚大钱的一定是比尔·盖茨。同样,福利权比房屋所有权、汽车所有权等都重要,因为福利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汽车会折旧,房屋尽管可以增值,但是,当房屋不能带来经营性收入的时候,例如失业工人,房屋所体现的财产权是寒碜的。于是,最低生活保障、政府救济比房屋所有权就更重要了。


人类社会首创福利社会之先河的是英国。17世纪的洛克关于福利的论述是有洞见的:“人民的福利是最高法律……凡是显然为人民谋取福利以及把政府建立在它的真正基础之上的任何行为,都是而且永远是正当的特权。”


但作为最高法律的福利权显然不是统治者的施舍,而是对自己财产的控制,甚至是相当于控制农业财产权那样的控制。如果福利是统治者的施舍,那么就无异于中国古代的皇恩浩荡,需要感激涕零以谢恩。而现代财产权中交给公共部分的那些财产权使得财产制度中个人和政府之间存有一条混乱的边界。可是,在一个尤其重视物质福利的社会里,控制这种福利的一部分的能力是个人独立的根本。


在缴税、交换价值、市场经济、政府控制的现代社会中,美国作为典型具有一定的前鉴意义。赖希认为,美国在过去10年里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政府作为一个主要财富源泉的出现。政府是一个巨大的虹吸管。它吸入税收和权力,喷出财富:金钱、利益、服务、合同、特权和执照。政府一直有这个职能。但是过去,这种职能是次要的,而今天对物品的分配则是巨大规模的……一些最重要的权力现在是来自政府的:给农民和商人的补贴,航空公司的航线和电视台频道;国防、教育行业的长期合同;个人的社会安全养老金。这些安全来源,不论私人的还是公共的,都不再认为是奢侈或者赏赐了;对于接受者来说,它们是必不可少的,完全应该的得到的,而且绝不是施舍……简而言之,现在把各种各样的权力,包括“福利款”,看成是财产而不是赏赐可能是现实的。


福利权是一种财产权,根据福利是最高法律的精神。这份财产权只存在以交换价值为灵魂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其实,要说国家福利,古罗马恺撒时期,或者更早就存在些许萌蘖。恺撒提供罗马人民的玉米赈济,之前的某个执政官提出把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分配给罗马人民的构想,都是福利在古代的昙花一现。福利在古代农业社会必定是不长久的。因为农业财产权决定了福利不是人们拥有的一种正当的权利资格,或者说正当的理直气壮的恰如一般物权那样的财产权。


古代福利被看成是一种对无财产者的施舍和恩赐。富裕的地主没有义务把自己的财产散发给饥寒交迫的农民,因为财产所有权是地主的。而在依靠种植土地、牧养牲畜——利用土地的使用价值,自给自足的时代,贫穷只能算作是懒惰、怯懦、天灾等的倒霉蛋。这是使用价值做主的社会理念。但是,今天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们已经知道市场规律具有缺陷——农业时代那样分配的财产权一般无法保障人们的财产权。自由竞争、无计划的资本主义必然产生大量的无产者,而他们得到的赤贫境地并不是活该的、可笑的。也许最准确的说法是,他们的失败正是社会依靠市场得以鉴别落后和先进的牺牲品,也正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施以国家援助就是正当的。在英国,国家援助的任何形式都被视为市场的附属物,因此,更把福利国家看成是一种市场经济必然的综合制度的安排。


这种安排起因包括避免贫民阶层的暴动和革命,也包括从基督教已开始的上帝对灾民的赈济。但是,如今则远远超过这些农业社会才存在的观念,因为福利已经上升为一种正当的财产权。这种财产权来自以交换价值为中心、公权力深入卷入的现代社会财产权和经济运作所必然应当产生的结果。例如美国农民的贫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并不是用规范土地所有权就能解决的,因此,给予福利补贴是农民们正当的财产权,而不是上帝的仁慈和大户的恩典。贫困不再单独与道德失败相关联,在明显的不可控的和随意性的经济力量背景下,几乎任何人都是潜在的脆弱者,个人行动责任观念的应用范围似乎有限——农业财产权把土地划分给个人以求依靠个人行为保障自己的财产权的理念是有限的。既然如此,潜在的、现实的脆弱者获得福利救助就不再是其他东西,而是与社会正义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获得国家救助不是一种需要履行对价的封建恳求,而是一种权利资格。每个人都有权利在市场经济、现代社会财产制度中获得国家福利的切实保障。当然,依靠这个原理,国家福利发展呈现出多种形式,保险、联保、就业培训、教育支持、国家福利投资都是促进福利的积极手段。但这些东西,最终确保的是人们的福利权利,在人们需要福利保障的时候,可以独立自主地、以财产权所有人的身份去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那部分福利财产、利益、特权、机会等。


福利的这个理念比私人财产交公之后的私人财产权更具有进步意义,因为私产交公之后的财产权所表现出来的宪法宪政权力的逻辑基础是公民有私财交公的前提。但福利则不然,福利所假定的前提是,每个人在市场经济中都会失败,都会身无分文,都有成为脆弱者的可能,亦即每个人的财产权,现实社会的现金、土地、房屋——我们归纳的物权,都可能会在市场交换中和经济发展总贬值、丧失,但只有接受福利的权利和应当得到福利的那部分财产的权利、利益、机会不会丧失。


财产、财产权仅仅相差一个字——“权”,但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财产的权利和权力抽象,与当今社会的抽象的权利财产是非常匹配的。福利权尤其如此。如果停留在福利二字,人们可能会对之加以形而下之的理解。福利可能仅仅局限在夏天的高温补贴、职工的医疗保险、失业工人的最低现金补贴等。但是,如果是福利权,诚如英语welfare所包括的意义那样,是指一切能够使人改善、变好的好状况,那么福利权就广义、深远得多。于是,有了农业补贴、有了教育贷款、有了平等权、有了儿童营养补助……有了新加坡人发明的progress package。更重要的,每个人都像主人那样有积极主动的权利去主张实现这些能够改善自己生活的各种权力。因此,韩国农民要求政府退出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协定从而保持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不受低价产品的竞争,是他们在行使自己拥有的财产权。中央政府给予农民农业补贴,是完全正当的,也是正义的。美国政府提供政府补助的廉价住房、租房同样是应该的。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实现人们对好的生活状况的追求,改善社会福利。所以,一定是权利财产的财产权,而不是具体僵硬的物质财产在实现社会每个人的福利。


法律就是分配人们权利义务的艺术。因此,今天的人们用法律来分配财产权,而不是分配财产。如果用“法律”来分配财产,那么该“法律”不是法律,而是行政权力。社会就会陷入由人为权利生硬分配物质财产的效率低下、严重束缚人们生产生活能动性的计划经济牢笼。交换价值在其中就丧失了最本质、最核心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的分配,价格都是计划控制的,人们自由平等地交换交易、营造市场就会流于虚无。因此,福利权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经济的分配体制只能够导致人们贫穷落后,距离人们要求的“好的状况”会越来越远。所以,美国人明确指出,福利权不是完全否定自由市场和自由经济,而是遵循自由市场的经济规律,并且深深地理解、预知市场经济的缺陷之后对缺陷的改善、弥补、平衡。所以,法律是分配人们抽象的权利义务的,而不是分配具体的财产物体的。自由市场给予每个私人财产权人以最大限度的独立自主,自由创造的权利,并设置了最为平等的市场竞争的起点和机会,于是,社会的财产权便被细化、转化、溶解成为各种权力并量化为具体的交换价值,自由交易、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法律不但保护、巩固这个制度,而且,还在已经知道必然会有优胜劣汰下来的失败者的前提情况下,重新分配权利义务,从而使得每个个体都会朝着好的状况改善。这就是福利权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所以,法律必然是市场经济的上层建筑反映,肯定、鼓励、支持促进市场经济,是法律给予社会的第一次分配。同时,法律还必须给予社会第二次分配,再分配,让市场经济中的失败者通过各种财富方式,无论是私人慈善基金,还是国家福利支付,获得社会经济总量和财富增长的利益,分享其中的美好和谐。


于是洛克说,人们的福利就是最高的法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福利权在社会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就在于再分配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


来源:2013年4月11日《太原法院文化周刊》C8版


倘有赐稿者,可发下面两个邮箱注明转我。。。。。。


E-mail:369994849@qq.com / 380019615@qq.com


本刊刊训:


在这里,激情碰撞文化,诗意表述法治。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可直接关注《太原法院文化周刊》!






《山西市场导报·黎氏阁晋街坊》专刊创刊号


黎氏阁晋街坊




百川归大海
厚德自风采

岁月的故事光阴说
幸福的故事街坊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