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的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

 tnj660630 2016-03-06


孩子不爱写作业往往不是一次、两次的偶然行为,一般待家长发现之时,孩子已经形成了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的矫正是需要耐心和科学的方法的。希望下面所举的5种不良表现及其纠正策略,能给家长们带来启迪。

一、逃避型:逃避义务,说谎不写

李勇踢球、游泳等体育活动,样样都不错,就是经常撒谎不写作业。后来家长想出了一个办法,具体做法是:1、注重对“量”的要求,对“质”的要求相对降低。一开始,李勇需要完成作业的三分之一才能玩,一段时间后,改为完成二分之一才能“自由”,之后是四分之三,最后是全部完成才能自由活动。2、家长“执法如山”。当孩子抵触时,家长进行耐心的教育,并尽量避免发脾气。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李勇改掉了“逃避义务,说谎不写”的毛病。

温馨提示:教育上的表扬与惩罚就如医学上的保养与治病,在正常情况下要用表扬和鼓励去“保养”孩子的身心发育,但当孩子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时,就必须用批评和惩罚这两味药去治孩子的“病”。批评和惩罚虽然有副作用,但必须用它制止孩子当前的不当行为。只是“药到病除”后,家长还要善用表扬和鼓励去“保养”孩子。

二、依赖型:家长陪读,依赖性强

涛涛开始写作业时,妈妈常在一边观看。时间长了,只有妈妈呆在书房,涛涛才能踏实地写作业,否则,他一个字也写不下去。后来妈妈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改正了他的不良习惯:1.坐在旁边指导或监督他写作业;2.坐在书房缝衣服或织毛衣;3.坐在书房但偶尔会离开;4.坐在书房但会中途离开;5.在客厅或厨房做家务,允许涛涛开着书房门;6.涛涛独自在书房闭门学习。两个月后,涛涛写作业时不再要求妈妈陪着了。

温馨提示:陪读既不利于孩子的独立发展,又给家长带来很大的负担。习惯的形成与改变要谨记“欲速则达”的道理,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讲究教育策略。先迁就孩子某种行为(依赖家长陪读,如步骤1),然后逐渐降低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外部条件(如步骤2、3、4、5),直到完全符合自然条件(如步骤6)为止,孩子的适宜行为(独立学习)最终自然形成。

三、马虎型:马马虎虎,潦草敷衍

婷婷写作业时字迹潦草。—天,妈妈看到她“鹅”字写得很工整,灵机一劝说:“你要能写一行工整的字,我就送你一个玩具。如果把作业都写工整,给你两朵小红花,攒够20朵,就带你去一次游乐场。”婷婷从此认真地写作业,有几次没得到小红花也不放弃,坚持到第二周,她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去游乐园的奖励。三个月后,婷婷的作业已经“旧貌换新颜”。

温馨提示:语文作业有很多字,让孩子把所有的字都写好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写好一个字就给一次奖励。父母应把一个大的奖励(去游乐场),分解成多次较小的奖励(小红花),小奖励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换大奖励。使用这种策略要注意避免孩子因为不断得到奖励而对该奖励的需求降低,因此,父母及时兑现大奖励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磨蹭型:磨磨蹭蹭,边写边玩

小刚上小学三年级,做作业时爱磨蹭,这令他妈妈很头疼。后来,妈妈与他“约法三章”:如果在一小时内离开座位不超过3次,就让他第二天晚上看动画片,否则就取消他看电视的权利。第一周,小刚有4天达标,第二周就完全做到了。于是妈妈把标准依次减少为2次、1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刚的毛病就完全改掉了。

温馨提示:改变这种行为,家长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要在一定限度内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逐步提高标准,直到他完全改掉坏习惯。此外,给孩子的奖品要投其所好,兑现时要守信用;一个标准达到巩固水平后,再定新标准,不可奢望孩子一夜之间变“新人”。

五、忘记型:丢三落四,忘写作业

雷雷常忘记写作业,或者作业只写一部分,有时即便写完也会忘记带到学校。爸爸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给他买了一个有卡通标志的书包,书包上有很多口袋,其中有一个小口袋专门放他所喜欢的小卡片,用于记录当天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开始,雷雷还需家长提醒一下,后来是家长偶尔提醒一下。两个星期以后,雷雷不再需要提醒,依靠卡片就能圆满完成作业了。

温馨提示:孩子丢三落四是正常的事情,但他们也并非事事如此,令他们着迷的事情更能记忆长久,比如卡通人物或游戏。利用孩子所喜欢的事物(卡片)作为线索,把他们需要牢记的任务(作业)“附着”在这条线索上,就能有效控制孩子的记忆内容,这样比单纯警告或责骂要好得多,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