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图如画。画如地图。

 我爱祖国爱人民 2016-03-06

几年前,结识了一位研究古地图的朋友,她但凡给我介绍古地图时,先要强调一句:“古地图很美观,但不精确。”言下之意大概是:你就把它们当画来看,不要太当真。


唐 张彦远编著的《历代名画记》



确实,人们对地图最普遍的要求就是客观真实,地图的精确度越高,对地物的反应就越接近客观真实,也就越便于人们按图索骥。而古地图在表现地物之间的距离、高差以及方位时,有时不甚讲究。大多数绘图者采用的是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形象表示法,而非现代的地图投影和经纬度法,其结果是中国传统地图就像是图画地图,地图如画,画如地图。有史实为证:在唐代,地图被认作是画的一种,唐张彦远编著的《历代名画记》,就将东汉张衡与西晋裴秀绘制的地图收录其中。



马王堆三号汉墓 绘在帛上的地图


不过,像画的地图就不好吗?地图的功能只是表达地形、地貌、地物吗?如果我们能宽容一点,接受地图还有其他功效,换个角度,如山水画般的古地图,就趣味盎然了。比如,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3幅绘在帛上的地图。这3幅图分别是地形图、城邑图和驻军图。


美国华裔学者余定国在他的《世界地图学史》里表达了这么一种观点:中国传统地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换言之,也可以说是诗与画的产物。于是中国古地图超出了对地表状况表示的范畴,更强调地图的多功能性。因此,古地图这样来阅读最好:左图右史,或者,左画右诗。(文章节选自中华遗产杂志黄秀芳) 


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北京市老地图,供大家欣赏!















看完老地图,再随小编看看艺术家制作的地图,看看到底是画还是地图?!























欢迎关注艺术台

精致艺术,精致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