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捏朱泥供春紫砂壶*朱泥梨皮壶

 GOGOTOO 2016-03-06


DSC_8039.jpg


DSC_8040.jpg


DSC_8041.jpg

DSC_8042.jpg


DSC_8044.jpg


DSC_8046.jpg

供春壶制作过程,老段泥,全手工。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打泥片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围身桶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打身桶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封底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収肩部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做效果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裁口片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口片和身桶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封好的身桶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把的零部件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成型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做效果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嘴的雏形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做效果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通好的嘴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开网孔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装嘴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装好嘴把的身桶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做好效果的盖片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完成的盖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休整好的身桶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刻画好纹路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开口片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底部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敲章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底款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做好的生坯

[转载]供春壶制作过程

生坯壶





  紫砂壶是中国汉民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古来名壶,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功夫。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紫砂制品的珍贵,以壶为例,表现着一种古朴醇厚的美。今天紫壶轩与您共赏它的诞生过程。


【壶身制作】


1、练好的泥料拍打成片。


2、专业圆规划出壶身泥料打成片等待划壶底。


3、仍旧用圆规划壶底。


4、壶身壶底初步镶接。


5、拍打出雏形。


6、老宜兴常说:茶壶是拍出来的。


7、身筒的拍打成型,并非简单的一个步骤,而是反复进行的多个步骤。每一步都接近最终的成型阶段,但每一步的要求又各不相同。


8、壶底拍平。


9、壶底勾边。


10、从高深筒到最终的虚扁造型,完全以手工方式逐步拍打而成,然后需要仔细修整。



【壶盖制作】


1、比对壶口形状做壶盖雏形。


2、壶盖贴边儿。



【壶体零件镶贴】


1、装置壶身的零件,搓出壶把儿。


2、壶把成型。


3、装壶把和壶嘴,一定要成一条直线,分毫无差。壶型大美之一,亦在于此规正中。


4、壶嘴雏形。


5、细致掏空壶嘴。


6、开孔,孔开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出水。


7、壶体初步整形。


8、壶纽儿成型。


9、装壶纽儿,开气孔精细打磨。


10、整壶最后的整形细修。到这一步,紫砂壶壶身制作就算初步完成了,只待篆刻花纹或者直接进窑烧制。


【刻绘烧制】


壶身上刻绘图案烧制成壶。


  或许只是一双糙手,只是地底的一团泥,结合在一起,一刀刀,一步步,辅着沉静的心意,涅磐出一把精美的紫砂壶。


附:中国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


供春壶



  供春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作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壶盖止口外缘刻有四十五字隶书铭文:“做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壶者石民,提记者稚君。”供春,明正德至嘉庆年间茗壶创始人,他为紫砂文化开创了新局面。供春壶现藏于中国博物馆。


大仿古壶



  大仿古壶凝炼历代紫砂壶精华而成,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钮扁圆有劲,嘴、把匀称,姿态优美,极宜品茗,为民间人士所宝爱,流传甚广。近代?程寿珍制,是其杰出代表作之一,各大博物馆皆有收藏,是他一生精典之作。


石瓢壶



  石瓢壶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此款初见于杨彭年年制,曾分别于陈曼生,瞿应绍合作,诗书画印于一壶,格调高雅,时称三绝壶。一提梁款为沪上八壶精舍唐云所藏,一款存上海博物馆。


掇球壶



  掇球壶从整体造型来看似乎并不象球,但细细分解无不取之于球!壶身就是一个大球,壶盖是半个球,盖的又是一个球,而壶嘴及壶把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弧,壶腹稍稍往上移一点,这就使壶身更显挺拔俊秀,壶肩至壶口必须有一个直挺的过度与衔接,壶口与盖的相接要有线条承载。掇球壶一身素气,光滑可鉴,完全是让简练形体来展示其美的内蕴。


鱼化龙壶



  鱼化龙壶造型构思巧妙,鱼、龙、云的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通身作海水波浪状,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以龙尾执柄奇趣极生。 据史料记载,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制作过“龙戏海涛”壶,但未有实物流传下来。有专家认为“龙戏海涛”壶就是“鱼化龙壶”,陈仲美就是“鱼化龙壶”的创造者。直到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经过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壶”才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紫砂壶壶型。


高井栏壶



  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把圈大,外扁平,里圆润,底圆而大。其造型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属“曼生壶”式的经典之作。


风卷葵壶



  风卷葵壶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图案规则,做工精致,仿古式而合度,器形的工艺甜味浓厚,把梢下钤篆书阳文“杨氏”小圆印。此壶由杨凤年设计,是杨彭年的胞妹,此风卷葵壶的神韵,也可得观其造壶艺术的一斑。


梅报春壶



  “梅报春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 本壶的设计者朱可心为民初紫砂名师,朱氏擅长花货造型,喜以松、竹、梅为题材,所作茗壶,皆法度谐宜,生意盎然,韵神俱佳。


提壁壶



  此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一,也是顾景舟毕生的经典之作,曾经多次制作、修改壶器造型,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感慨。


八卦龙头一捆竹



  此壶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成太极图,颇有匠心。此壶为邵大亨名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1.打泥条
2.拍身筒
3.封底
4.收口
5.做造型
6.做壶盖
7.做壶嘴、壶把
8.装壶嘴、壶把、壶钮


9.盖章

10.做开片造型

    朱泥梨皮壶

朱泥梨皮壶

    古代的紫砂壶泥料用手工加工而成,泥团颗粒粗细悬殊,烧成后外表颗粒略有凸出,形成梨皮状,同时具有滋润光泽的质感。

    而现代仿制明清名家的紫砂壶,用的是经过机械加工后十分细腻的泥料,即使调了砂,也感觉死板,不若古代梨皮泥那样自然天成。

    从胎质方面看,清雍正至乾隆时期的红泥制品,由于当时的窑温低,烧出的胎骨松而不坚,敲击时的声音暗哑。

    朱泥壶制作比其它泥种的紫砂壶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主要因素是朱泥收缩大,在高温烧制时,由于结构嫰软,容易变形。正因如此软嫩之特性,朱泥只适宜制作小品壶系。烧制时,朱泥系因收缩或砂浆比例的缘故,所以壶身表面易现“节皱纹”,故古人云:“无皱不成朱”,这也是古今爱壶人认定上品朱泥壶的要件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