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来历和演变含義

 钟离绝遐之万语 2016-03-06

【中,忡】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中字的来历和演变


中: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金文 )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忡: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六書通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中:秘密。
忡:心中秘密。
 
 
【其他解读】
中,甲骨文像两旗相对,表示两军对峙。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之间的对称位置加一点,并在圆点上加两点(分),表示在相互对峙的两股军事、政治力量。有的甲骨文将圆点简化成"囗"(域),表示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地带。有的甲骨文省去字形下端的旗帜,像一杆旗插在城邑(囗)的核心地带。有的甲骨文将两杆旗都省去,极大地简化字形。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像两旗相对,表示两军对峙。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之间的对称位置加一点指事符号,并在圆点上加两点(分),表示在相互对峙的两股军事、政治力量之间没有倾向。有的甲骨文将圆点简化成“囗”(域),表示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地带。有的甲骨文省去字形下端的旗帜,像一杆旗插在城邑(囗)的核心地带。有的甲骨文将两杆旗都省去,极大地简化字形。造字本义: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    
 
 
 此外,從台閩語「中」的發音 diong 接近 「重要」之「重」的發音 di?ng,而不是「重量」之「重」的發音 dáng 來看,「中」的本意也可能有「重要區域」、「重點區位」、「重心部位」的意思,這似乎也合於遠古「中國」帶有以部落或部族會所爲中心的生活領域的意義。

遠古的「中國」可能只是代表ㄧ個以部落或部族的會所爲中心的區劃範圍較明確的生活領域,也就是和 English 的 zone 及 court 系出同源。zonk 也有「擊中」的意思。


“中”字的“〇”表示湖面,湖面上的旗子倒映在湖“中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名词:对峙的两军之间无倾向的非军事地带。 zhōng     
②名词:与两端等距离的位置。 zhōng       中道 中途          中耳 中指          中缝   中介        中人       中翼 中游         中美洲   
              中道而返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 . 列女传》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③名词:与两点等长的时间点。 zhōng  中班      中稻      中饭      中伏 中秋 中午 中夏        中耕     中古 中世 中叶      中断 中继       中年 中寿    中期 中旬         中试        中衰        中秋节     /        进行中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中古之世(此指虞夏时期)。------《韩非子 . 五蠹》
④名词:与四周等距离的位置。 zhōng   中部 中间 中央      中餐     中东 中欧      中锋 中卫       中服 中衣 中装       中共 中国 中华  中原      中坚     中空 中天       中山 中州         中式        中枢 中统       中土      中外 中西        中文 中药 中医       中心   中正  中子        中草药        中山装     中共中央      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       中心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集中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冲其中坚。------《后汉书 . 光武帝纪》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 . 扬权》
              中间驰至九天。------唐 . 李朝威《柳毅传》
⑤名词:范围之内,内部。 zhōng       中情      /       山中 水中       心中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诗 . 鄘风 . 墙有茨》
              皮树中、闾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礼记 . 乡射礼记》
              察余之中情。------《楚辞 . 离骚》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 . 属远》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 . 非相》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史记 . 淮阴侯列传》
              以益中外之累。------《后汉书 . 列女传》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公来自中,天子所倚。------唐 . 韩愈《祭董相公文》 
              中有都柱。------《后汉书 . 张衡传》
⑥形容词:居平均水平的,无倾向的。 zhōng    中饱      中波 中栏 中流        中常 中和 中庸        中层 中等       中策       中词       中点        中队   中农 中师’    中将 中士 中尉 中校       中性      中学       中雨       中丞        中专       中量级        中学生       中层干部        中产阶级       中篇小说       中庸之道     

              头颈必中。------《礼记 . 玉藻》
              儒有衣冠中。------《礼记 . 儒行》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 . 雍也》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受中赏。------《战国策 . 齐策》
              材能不及中庸。------汉 . 贾谊《过秦论》
              才能不及中人。------汉 . 贾谊《过秦论》
              中军临川殿下。------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副词:在一半位置,不偏不倚地。 zhōng      中辍        中挫 中休 中止         中立 中兴 中转  
              天门中断。------唐 . 李白《望天门山》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三国魏 . 邯郸淳《笑林》         
⑧动词:合乎心意,合乎。  zhòng        中看 中用          中肯 中意          中不中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 . 养生主》
              其曲中规。------《荀子 . 劝学》
⑨动词:到位,达成目标。  zhòng       中标 中的 中签       中彩 中奖       中举 中选       /      猜中  命中  击中   
              中其茎。------《考工记 . 桃氏》
              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 . 齐策二》
              敌中则夺。------《荀子 . 彊国》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射者中。------宋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⑩动词:遭受,受到。 zhòng       中弹 中毒 中风 中计 中魔 中伤 中暑 中邪           
              欲以吏事中商。------《汉书 . 何武传》
              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后汉书 . 杨秉传》
              好事者未尝不中。------《淮南子 . 原道》

國字的来历和演变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金文 )  
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体象形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國:干戈之地。甲骨文的後期才引申為部落。
 
 
【其他解读】 
 
"或"是"域"、"國"的本字。或,甲骨文甲骨文,象形文字,金文,篆文,汉字的演变=(戈,武力)+(囗,城邑),造字本义: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当"或"的"疆域"本义消失后,金文甲骨文,象形文字,金文,篆文,汉字的演变再加(囗,城邑)另造"國"代替,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有武力守卫的城邦。有的金文甲骨文,象形文字,金文,篆文,汉字的演变=甲骨文,象形文字,金文,篆文,汉字的演变(或,即"域",领地)+(王),强调"国"是"王的领地"。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是“”、“”的本字。,甲骨文(戈,武力)(囗,城邑),表示有武力护卫的城邑、疆域。当”的“疆域”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囗”(四境)另造“”代替,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有武力守卫的城邦。有的金文(或,即“域”,领地)(王),强调“”是“王的领地”。造字本义: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综合金文字形,在“”(四境)内的“”(拥有最高军权者)字上加一点(不是“玉”),写成指事字,表示“四境之内皆为王土”。《汉字简化方案》承续了这一简化。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國,邦也。从囗从或。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国,诸候受封之地。字形采用"囗、或"会义。  
 
    
或=戈+口,此“口”是人口,非“囗”。字形上有很大区别。表示有武装力量和人口的部落。先民没有严格的地域概念,“或”与和城邦的“囗”意义

 土国地漕。——《诗 ? 邶风 ? 击鼓》 应该是:土国城漕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名词: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  国度   国家        国宝 国粹 国故         国宾 国舅 国戚        国柄 国界 国境 国土       国产 国营 国有      国策 国典 国法          国耻 国难 国殇 国丧       国都 国号 国徽 国魂 国歌 国旗        国防 国力       国格 国籍      国光 国威       国花 国色     国画 国货      国会 国宴      国技 国术     国际 国内 国外    国脚 国手      国君 国王    国库 国债    国立 国庆     国民 国贼       国情 国事 国务       国势 国运      国文 国音 国语       国务卿 国子监      国务院        国计民生   国民经济 国民收入      国民政府       国难当头      国色天香       国泰民安    /     邦国        故国         战国       中国        诸侯国        皇亲国戚       天姿国色     

             
 
  国,邦也。------《说文》
              土国城漕。------《诗 . 邶风 . 击鼓》
              聊以行国。------《诗 . 魏风 . 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 . 大雅 . 民劳》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 . 太宰》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 . 大司马》
              三曰国禁。------《周礼 . 士师》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 . 微子》
              骊姬者,国色也。------《公羊传 . 僖公十年》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 . 隐公元年》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 隐公元年》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 . 庄公十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 . 齐策》
              孟尝君就国于薛。------《战国策 . 齐策》
              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贼。------《荀子 . 臣道》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 . 匠人》
              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史记 . 留侯之家》
              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后汉书 . 孔融传》
              愿相国与诸大夫关定国是也。------《后汉书 . 桓谭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 . 刘禹锡《赏牡丹》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名词:地域,地区。      /        北国 南国          乐国         雪国        理想国       小人国   
  
 
 
 
 



中(方位词)

在《破译甲骨文字二十四》中,我破译了作为上和下之间的中字。因为甲骨文字在造字之初是单义的,即一字一义。所以在甲古文中另有一字表示作为方位词的中。                  
                                  破译甲骨文字之二十七:中(方位词)             

这个作为方位词的中字,象形是一面旗帜,这个中字的上下部是飘扬的旌羽,在旗帜的中部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口字。这个口字代表什么呢?我认为它一定和这面旗帜的用途相关。

远古的旗帜不外乎两种用途:一是所谓大纛,作战时和军事指挥在一起,用于集聚标志和指挥用;二是祭祀时使用,所谓本氏族的标志。无论这两种用途的那一种,旗帜都是立于中心的,所以卜辞用这面旗帜来表示方位的中心。这是中字是一个象形字,它的本义是:军中战旗。引申为方位词中心。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中字中间的口,是战鼓或者祭祀用的鼓。我国远古祭祀时有以牲血衅鼓的习俗。战斗中有鸣鼓进攻的惯例。《曹刿论战》中就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记述。

四川涪陵出土的东周时期的巴人淳于的14枚铜编钟中的一件,上面也有这个中字的甲骨文图形,如图:

                                    

 

 

图中船上的右侧是凤凰,一种吉兆;左侧就是中字的原型。何新解释为饰羽鼓,我基本赞成。但是这个所谓饰羽鼓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从这个图案分析,是巴人用来祭祀的可能性较大。巴人采用饰羽鼓(卜辞中字)、凤凰(中原视为吉兆)和船的图案作为自己的祭祀符号说明:这些巴人是来自中原,他们是乘船溯江河而上到达四川涪陵的.太阳被船超越,说明他们是从东方来。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中的本义:军中战旗(曲柄旗)。引申为方位词中心。


或与國

 


西周初始有國字。或与國的区别仅仅在于或字无周围的半包围结构,而國字有一个半包围结构“匚”。如图;

破译甲骨文字之二十三:或与國金文·古文  破译甲骨文字之二十三:或与國 卜辞

或:从戈,从口。这个口字在甲骨文中可以代表很多象形的意义,比如井,邑,口等等,在或这个字里,口表示的是宫殿或者社。宫殿和社是形影不离的两种建筑,宫殿是统治所在,社是祖宗所在的祭祀场所。战士执戈保卫宫殿或者保卫社,意味着或是一个国家的首都的意思。就是说,或的甲骨文本义是首都,国都。

到了西周初期,或的首都和国都的本义产生了國这个字。國在或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半包围结构“匚”。这个“匚”代表的是国都的城墙。西周的两京都是三面围城,剩下一面是有卫兵守护的大门。“匚”表示西周丰、镐两京的大门可能是朝向正东的,因为如果城门正门向南,其國字的半包围结构也可以向下成为“冂”。《逸周书·作雒解》记载的东周的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外城郭)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北邙山)”说明东周国都似乎也是有城墙的。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考古学的证据证明:夏二里头,商殷墟,周丰镐,楚郢都早期都是没有城墙的。虽然國有城墙得到《世本》“鲧作城郭”记载的支持,但是國没有城墙也是得到了先秦的文献支持的。

    “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竟。慎其四竟,结其四援,民狎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这是《左传·昭二十三年》中楚国大夫沈尹戌为楚令解释国为什么不用城垣的说辞。而事实上,自楚文王迁都到湖北江陵纪南城以后,就一直没有建城垣。知道楚平王之世才开始建造城墙。有《水经注》为证。“江陵西北有纪南城,楚文王自丹阳徙此,平王城之。班固言:'楚之郢都也。’”《水经注·沔水篇》

     國字从甲骨文开始的演变说明了商殷墟到西周早期一般建都不用城墙。西周后期因为当时经济的繁荣和国际关系的紧张等一系列原因,国都开始建造城垣了。于是國字逐渐取代了或字成为国都的专用字。

 这种三面围墙的城是鲧发明的。帝尧之时洪水泛滥,鲧奉命治水,他采取的方法是堵和防。《世本》记载“鲧作城郭”。《淮南子·原道》有“夏鲧作三仞之城”,说明那时的城郭是三面围墙,缺其一面以战士持戈把守。说明金文國字中的半包围结构“匚”正是那时城墙的象形。

这个國字在商的甲骨文中为什么就没有“匚”半包围结构呢?这就要从卜辞的产生时代考证一下。卜辞产生于晚商,就是盘庚迁殷以后。中商三期的洹北商城发掘中没有出土刻辞的甲骨。殷墟甲骨中盘庚朝的甲骨也非常少见,这就证明甲骨文成熟于盘庚朝以后的晚商时期。殷墟考古已经是硕果累累,有一点可以确证,晚商自殷墟以后国都是没有围墙的。从甲骨文或字也可以反证,殷墟作为商的晚期国都是没有围墙的。《古本竹书纪年》所说的“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说明尽管晚商时代宫殿区和商王的寝宫可能有向南向北迁邑的情况,但是作为国都的殷墟一直在不断地扩张中。到了武王伐纣时,晚商的国都朝歌已经发展到了“王畿千里”和处处离宫的状态。但是迄今为止的考古没有证据证明盘庚迁殷以后这二百七十三年中晚商的国都曾经有过城墙。

我们从造字原则、甲骨文结构、卜辞本义考证了晚商国都或,是没有城墙的。但是截止商纣灭亡时,这个或(西周以后为國)字的本义是不是国都呢?这就需要从历史文献中获得印证。

《说文》囗部“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

        邑部“邦者,國也。”或、國、邦三字互训。段注:盖或國在周时为古今字。

段注固然不错,但是段玉裁忽视了这个字古今的演化是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的。殷商国都无城垣,故卜辞从或;西周国都有城垣,故金文从國。当然在殷商之前的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洹北商城都是有城垣的,但是,卜辞的造字源于殷商时期的现实。在卜辞中,或可当国都解。

【例一】“乙丑卜,贞:囗以沚或伐固受祐”(粹1164

【例二】“甲子贞:王从沚或在月”(戬45.12

【例三】“癸酉贞:王从沚或伐[召方]”(京津4395

郭沫若解或为國。

再看《史记·夏本纪》“令天子之國五百里甸服……”。

《史记·周本纪》“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咸待於郊。”这里國是商之朝歌。

再看《汉书》:太原郡晉陽,“故《诗》唐國”。《左传·定四年》祝佗谓唐叔封于夏墟,啓以夏政。服虔以为尧居冀州,虞夏因之。是夏之都即是唐尧旧都。这里的唐國的國本义是国都。

《汉书》颍川郡,阳翟,“夏禹國”“應劭曰:夏禹都也。”这里的國的本义也是国都。

“《汉志》於偃师曰殷商所都,於朝歌曰紂所都,於故侯國皆曰过。”(吕思勉)

这样的例子在先秦文献中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了。

从训诂学的角度看:

國,或也,域也。國,郭也。其意义均有城市、城邑和城郭的意思。

【结论】甲骨文或的本义应该是指一国的国都,而不是指一国的疆土四至,即封。西周初期在金文中或演化为國,春秋战国时代,國字逐渐演化为国家的意思,指代一个国家的整个疆域,从而成为一个行政区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