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探微(102):形孤影只——释“只”(隻)

 秋琰 2020-10-07

本文约4100字,阅读约需要8分钟


朱英贵

一、“只”(隻)字小引

“形单影只”这个成语见于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这句话的意思是: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辈中只有你一个,在儿子辈中只有我一个,两代都是独根独苗,你我二人不仅形体孤单,就连影子也都孤单。可见这其中的“只”是孤单的意思。

然而,孤单并不是“只”字的造字本义,只是它的一种引申义。其实,如今写的“只”字是个简化字,被它所替代的正体字有两个:

一个是“隻”(读作zhī),通常用作量词,也含有孤单的意思。例如:《水浒传》第四六回:“拿起笔来,又做了这隻《临江仙》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一只、两只”(本应写作“一隻、两隻”)的“只”(隻)。诸如今天所说的“孤身只影”、“只言片语”、“形单影只”、“只字不提”等等,都是原本写作“孤身隻影”、“隻言片语”、“形单影隻”、“隻字不提”的。

另一个是“衹”(读作zhǐ),通常用作副词,是“恰好,仅仅”的意思,例如:《左传·僖公十五年》:“晋未可灭,而杀其君,衹以成恶。”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只好”(本应写作“衹好”)的“只”(衹)。诸如今天所说的“只此一家”、“只管去做”、“只有一件”、“只欠东风”等等,都是原本写作“衹此一家”、“衹管去做”、“衹有一件”、“衹欠东风”的。

本文只(衹)讨论造字理据跟飞禽有关的可以用作量词的“只”(隻zhī),不关涉用作副词的“只”(衹zhǐ),因为这两个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字,原本就没有什么字形与字义方面的联系,那都是汉字简化惹的祸。

二、“只”(隻)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隻”(只)与“獲”(获)的甲骨文初文本是同一个字,因此,“隻”(只)的构字理据当为获得的“獲”(获)。下面我们将分别来讨论“隻”(只)与“獲”(获)的初文构字理据及其造字本义,先来看“只”(隻)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参见下图)

 “只”(隻)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隻”字的几个古文字字形来看,“隻”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都是一脉相承的,其构字理据都是由表示侧面手形的“又”和表示鸟类的“隹”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説文解字》卷四隹部:“隻,鳥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

许慎的解释意谓:“隻”,就是一个(一枚)小鸟。它的字形采用“又”(手)握持“隹”(鸟)来会意,就像用手握住小鸟的样子。握住一个小鸟叫“隻”(只),握住两个小鸟叫“雙”(双)。

那么,“隻”字的造字本义究竟是什么呢?它一开始真的就是为了“一只、两只”的“只”这个量词造的字吗?这要先来看看这个字所拥有的十分丰富的古文字字形:


从上面两图中的50个甲骨文与18个金文字形来看,构字理据十分清楚,都是表示一只侧面手形(又)握持一只禽鸟(隹)的意思。只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为了表示一个量词,没有必要造出数十个如此丰富的字形,更何况汉语的绝大多数量词都是由表示实体意义的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拙文认为“隻”字的造字本义当为表示捕获意义的动词,这有甲骨卜辞中的“隻”字用例为证。在甲骨卜辞中,“隻”字除了用作人名、地名、祭名之外,有几例就是用作捕获、获得意义的动词的,例如:

①……允隻犀七。(铁182·1)

②戊戌王卜,贞:田羌往来亡灾,王占曰:吉。兹御隻鹿八。(前2·34·4)

另据《甲骨文編》:“卜辞隻字,象以手捕鸟,用为获得之获。”也就是说,上面卜辞例①中的“隻犀七”就是获得七头犀,例②中的“隻鹿八”就是捕获八只鹿。

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获”(獲)字的古文字字形:

 “获”(獲)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上图显示的是“获”(獲)字的古文字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第一、二两个形体是“獲”(获)字的甲骨文字形,它跟“隻”(只)字的甲骨文字形其实就是同一个字,这就告诉我们,“隻”的造字本义原本就是“獲”(获);第三、四两个形体是“獲”(获)字的金文字形,它们只是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略有变形而已,其构字理据是一致的;第五、六两个形体分别是“獲”(获)字的战国(楚、秦)简牍字形,其字形开始分化,将原来从“隹”从“又”的字形用作表量词的引申义,而将增添了“犬”和“卝”(读作guàn)的字形用来表示捕获的造字本义,这个字便是“獲”(获)。于是,说文小篆的“獲”字便成为由“犬”与“蒦”构成的会意字了,其中的“蒦”,从“又”持“雈”(实际上相当于“雚”或“鹳”的意思),也是表示获得的意思。

综上所述,“隻”的造字本义原本就是获得的“獲”(获),它的甲骨文字形从“又”从“隹”,正像以手持鸟的样子。金文字形从“又”持“隹”,与甲骨文同形,为“獲”之初文。至战国时,“隻”字分化为二:手持鸟者为“隻”,猎所获者则加“犬”作“獲”,成为从犬、蒦声的构形。犬为狗,作为表意的形旁,表示字义与犬有关;“蒦”从又持雈,也是获得的意思,既表示字义又表示音读。

三、“只”(隻)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只”(隻)字的造字本义应该为动词义:捕获一只禽鸟;然后,词义往扩大方向引申为动词义:捕获,获得;再后来,字形字义发生分化:“獲”字侧重表示动词义,“隻”字又朝着两个方向演化:

其一,表示形容词义:单独,孤单。例如:“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再如:“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又如:“今世男子初入学,多用五岁或七岁,盖俗有男忌双女忌只之说”(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四)

其二,表示量词义:一只,一个。例如:“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再如:“读书虽复具只眼,贮酒其如无别肠。”(宋·陆游《书志》)又如:“若不是你今天偶尔透露,我还不知道呢!这几个月,她对这一切只字不提。”(张扬《第二次握手》二七)

根据上面对“只”(隻)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只”(隻)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只”(隻)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成语中的“只”字读作zhǐ的,即表示“恰好,仅仅”意思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其余的则要么表示形容词“单独,孤单”的意思,要么表示量词“一只,一个”的意思。现分别举例如下:

其一,成语中的“只”字表示形容词单独、孤单意思的,例如:

凤只鸾孤——只:单独。鸾传说是凤凰一类的鸟。凤和鸾比喻夫妻。单只的凤,孤独的鸾。比喻夫妻离散。语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又作“鸾孤凤只”。

孤身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形容孤儿无亲。语见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孤文只义——指零碎的文字材料。语见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片词只句——指零碎的文字材料。语见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序》:“噫,后之学者褊浅,片词只句,未能自辨,已侧目相诋訾矣。”又作“片言只字”、“片言只语”、“片语只辞”、“只言片语”。

片言只字——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语见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又作“片纸只字”、“片言只句”、“片言只语”、“片语只辞”、“只言片语”。

片语只辞——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语见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自甘吻颊,非凡响所能及耳。”又作“片词只句”、“片言只语”、“片言只字”、“只言片语”。

只言片语——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语见高阳《胭脂井》:“其中或者有只言片语可采,敬烦删定。”又作“片言只语”、“片纸只字”、“片言只句”、“片语只辞”、“片语只字”。

片文只事——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语见《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形单影只——形:身体;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语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又作“形只影单”、“形孤影只”。

其二,成语中的“只”字表示量词一只、一个意思的,例如:

别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源自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又作“独具只眼”。

斗酒只鸡——斗:酒器。此为追悼亡友的话。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语见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又作“只鸡斗酒”。

只鸡樽酒——指简单的酒菜。语见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又作“只鸡斗酒”。

只鸡絮酒——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源自《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匹马只轮——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语见《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又作“只轮无反”、“只轮不反”。

只轮无反——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军覆没。语见《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又作“只轮不反”、“匹马只轮”。

只轮不反——比喻全军覆没。同只轮无反”。语见晋·潘岳《西征赋》:“曾只轮之不反,绁三帅而济河。”又见南朝梁·沈约《宋书·袁淑传》:“必剪元雄,悬首麾下,乃将只轮不反,战辝无旋矣。”又作“只轮无反”、“匹马只轮”。

只骑不反——比喻全军覆没。同只轮不反”。语见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只骑不反,踦轮无匹。”

只字不提——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语见张扬《第二次握手》二七:“若不是你今天偶尔透露,我还不知道呢!这几个月,她对这一切只字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