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形义溯源(177):甗合甑鬲——谈“鬲”、“曾”、“甗”(中)

 梦泽赤子 2023-04-2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本文约2860字,阅读约需要6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形义溯源

(177)

甗合甑鬲——谈“鬲、曾、甗”

(中)

朱英贵

  (承接上文)

三、“曾祖曾孙”的“曾”

为什么隔代的祖孙会被称为“曾祖曾孙”?原来“曾”字本来就有隔开层次的意思。“曾”字为什么会有隔开层次的意思?这就得从“曾”字的原始构造说起。原来,“曾”就是“甑”的本字,“甑”是什么?熟悉民间习俗的不难知道,“甑”(读作zèng)就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传下来的用来蒸饭的炊具,也就是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村都还在用的一种木制桶状有屉而无底的炊具,又叫“甑子”(参见下图):

图片

古人自从发现并学会利用火,就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动物生存状态,从此以后便以熟食为主了,肉类可以用火直接烧烤着来吃,粮食蔬菜类却不大方便烧烤;自从发明了“鼎”和“鬲”之后,所有食物就都可以烹煮着来吃;人们慢慢发现,食物不但可以用水来煮,还可以用汽来蒸,于是便学会了制作“曾”(甑)这种炊具。不过最早期的“曾”(甑子)可不是木制的,而是一种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将食物置于鬲上蒸熟,就如同现代的蒸屉。请看下面的出土实物图片:

图片

那么就不难理解“曾”字为什么会有隔开层次的意思了,原来这与“甑”这种炊具的蒸隔(隔离功用)的含义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讨论“曾”字的形义源流。 

图片木甑 

四、“曾”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从古文字的字形来看,“曾”是古代的一种用来蒸食物的炊具。“曾”是“甑”的本字,造字之初就写作“曾”,后来“曾”字获得了多种引申义,为了区别起见,就将表示炊具的意思又在“曾”的右边增加了一个形旁“瓦”,于是便成了后起的汉字“甑”。

“曾”字的甲骨文为独体象形字,象这种器具之形,它的下面部分像“田”字或“日”字的形状代表甑底的箅,上面部分表示冒出的蒸汽,整个字形表示用甑蒸食物的意思。(参见下图)

图片“曾”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曾”字的金文在下面又增加了煮水的蒸锅的形象,使表意更为清楚。小篆字形与金文一脉相承,虽略有变异,但其造字原理仍在。据《方言》解释:“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可见“曾”(甑)就是“甗”一类的炊具。至于“甗”是什么,容当后叙。

“曾”的本义为用甑来蒸食物。《说文解字》卷二八部:“曾,詞之舒也。从八从曰,𡆧聲。”又《说文解字》卷十二瓦部:“甑,甗也。从瓦曾聲。《说文》解释“曾”是当作“曾经”的“曾”来解释的,故言“詞之舒也”;而解释“甑”才切近“曾”的造字本义(甗也)。

图片  

五、“曾”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曾”字的构形表示用甑蒸食物,可见其本义应该是动词义,这个动词义的“曾”今天被“蒸”字取代了,于是便将这种蒸食物的炊具也叫做“曾”,这是它的名词义。由于“曾”最早是陶制的,所以人们就为它增加了“瓦”字旁,写作了“甑”,来表示它的名词义,后代一直沿用,例如:“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许子也用锅(釜)甑来做饭(爨是做饭的意思),用铁器的农具来耕田吗?可见在孟子的时代,用作炊具的“曾”就已经写作“甑”了。

用作炊具的“曾”一旦被写作“甑”以后,原来的“曾”字便不再表示炊具的意思了,进而产生了一些引申义。这些引申义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申义,诸如增长、隔离、重叠、过去发生过等动词意思;第二个层次是间接引申义,诸如一直、则、竟然、难道、何曾等副词意思。下面分别加以例证:

图片彩陶甑1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申义,这些意思都是由蒸食物的炊具的意思引申出来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意思:

其一,表示增加,增长(读作zēng)。由于“曾”这种炊具有两层构成,于是就容易引申出“增加”的意思。例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再如:“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汉·桓宽《盐铁论·诏圣》)又如:“将刻诸梓,使子弟读之,而曾曲阜所作四篇。”(明·贝琼《〈唐宋六家文衡〉序》)这个意思的“曾”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土”旁,写作“增”了。

其二,表示隔离,间隔(读作zēng)。同样还是由于“曾”这种炊具有两层构成,于是就容易引申出隔离的意思,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例如:“夫人曾祖某,绥州刺史。”(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再如:“还有个曾孙,叫做卜兑,只有八岁,代人家放牛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有时也可以用来统称孙子以下的后代子孙。又如:“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诗·周颂·维天之命》)汉·郑玄笺:“曾,犹重也。自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

其三,表示重叠,覆叠(读作céng)。还是由于“曾”这种炊具有两层构成,于是就容易引申出重叠的意思。例如:“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楚辞·九章·橘颂》)洪兴祖补注:“曾,重也。”这里的“曾枝”就是层层重叠的树枝。再如:“岁岁曾冰合,纷纷霰雪落。”(南朝·宋·谢灵运《苦寒行》)黄节注:“曾与'层’通。”又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这里的“曾云”就是层层重叠的云。

其四,表示过去发生过,曾经(读作céng)。而被隔离的就会成为过去,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于是则会再进一步引申出过去发生过、曾经的意思。例如:“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墨子·亲士》)再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词)又如:“我曾夜半登祝融,铁笛叫出金钲红。”(清·黄景仁《尹六丈为作云峰阁图歌》)

图片彩陶甑2 

其次,第二个层次是间接引申义,这些意思都是由过去发生过、曾经的直接引申义衍生出来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意思:

其一,表示一直,从来。例如:“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再如:“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曾不肯作威学校,以媚权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

其二,表示则,就。例如:“三代与我同行,五伯与我齐智,彼独有圣智之实,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曾,则也。”

其三,表示乃,竟然。例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曾,乃也。”再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列子·汤问》)又如:“曾无鸟禽乐,虚在人曹中。”(宋·苏舜钦《滞舟》诗)

其四,表示岂,难道。例如:“越曾足以为大虞乎?”(《国语·吴语》)再如:“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庄子·应帝王》)又如:“夫二事者,吾不以为难,而况贫贱者曾足以动吾心乎?”(宋·沈作哲《寓简》卷八)

其五,表示何曾,怎么。例如:“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再如:“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宋·杨万里《木樨》诗之一)又如:“曾信有客里关河,又怎禁夜深风雨。”(元·张翥《绮罗香》词)

根据上面对“曾”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曾”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图片

图片汽柱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