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捂秋冻不生病 “春捂”应该如何捂哪你知道吗?

 永昌佳 2016-03-06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春天离我们也是越来越近,唐山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王清贤为大家支招应该如何做好“春捂”。

“春捂”
“春捂”

“春捂”如何捂?

忽冷忽热的三月里,气温变得快,人们的衣着变得更快。但春季衣着应慢慢过渡,衣服减得过早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春天的气候很容易不稳定,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骤然下降,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最大,如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我们不要着急脱衣服,需要提示您的是,在不急脱冬衣的同时也不要过分“春捂”——不要急着只穿单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使人上火、血压升高。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需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此外,春天阳气开始上升,高血压病人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此类人应特别注意避免熬夜。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易患哮喘、心脏病、慢性胃病的几率更高,此时,人们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有节,按时起居。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您知道该捂哪儿吗?

据唐山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王清贤介绍,春捂的原则是要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近些年,发生膝关节病变的病例越来越多,而且以女性为主,许多女性有冬季爱穿裙子、春季过早换春装的习惯,特别是脚下露出脚面的“瓢鞋”,更是寒气侵入体内的主要途径,而受凉是关节病等病症的主要诱发因素。因为通常人体的下半部血液循环要比上半部差,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也就是“寒自脚下生”。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热就急忙减衣服,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发烧,甚至还会在上了年纪之后出现膝关节疼痛,逐渐发展为膝关节骨质增生,重者还会出现膝关节积液、屈伸不利等病症。所以王清贤特别提醒年轻女性,早春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又常有冷空气侵袭,因此,一定不要过早减少衣服,更不要早早穿上凉鞋“秀”玉足,多“捂”几天有益健康。

王清贤建议:在春捂秋冻的“非常”时期,人们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第一,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好利于出行的天气,全家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第四,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第五,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故事广播记者于硕、通讯员史爱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