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逸夫巧设信托基金实现双赢

 财商导师吕财神 2016-03-06

邵逸夫巧设信托基金实现双赢

107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去世引起了华语世界大范围地追悼与缅怀。同时,邵逸夫先生洒脱的家族产业信托处理方式,也引发了专业人士的诸多解读。

通过控股平台把控邵氏主要产业

据报道,邵逸夫名下的基金主要有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下称“慈善信托基金”)、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邵氏基金”)、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下称“奖基金”)。其中,邵氏基金是最常见的捐赠主体,遍布大陆的“逸夫楼”基本均为该基金捐建;奖基金是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公益基金。慈善信托基金就是媒体所称的“为儿女成立的信托基金”,是邵氏家族主要财产的最终持有者。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慈善信托基金的信托人(受托人)为 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系于1995年5月26日在瑙鲁共和国注册成立的投资公司,指定人(委托人)为邵逸夫本人,受益人则包括受托人根据信托契据挑选之任何人士或慈善团体。目前,无法确认这个信托的受益人都有哪些,但几乎可以确定包括邵逸夫的四个子女。

根据邵氏兄弟2009年私有化时公告(下称“公告”)透露, ShawHoldings Inc.通过全资附属子公司持有TVB 6.23%的股权。而邵氏基金持有的TVB股权与其2011年捐赠之前持有TVB的股权之和恰为6.23%。由此可见,Shaw Holdings Inc.不仅持有私有化之后的邵氏兄弟100%的股权,也是邵氏基金的全资母公司。按照合理的推论,运营邵逸夫奖的邵逸夫奖基金会,也可能是Shaw Holdings Inc.的全资子公司(但目前暂未找到公开资料支撑这一推论)。

再往上一层,公告又透露,慈善信托基金全资拥有Shaw Holdings Inc.。也就是说,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通过ShawHoldings Inc.这个控股平台, 100%地持有了邵氏兄弟的股权(已经变现为现金),也100%地持有了邵氏基金的股权,同时也可能100%持有邵逸夫奖基金会,从而,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成为邵氏家族财产的最终持有者

实现慈善与财富传承双重角色

在香港的200多家上市家族公司中,约有1/3的企业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控股。而设立多个信托分别实现传承家族财富和慈善事业等不同目标,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例如,李嘉诚名下设有The Li Ka-shing Unity Discretionary Trust等四个全权信托,用以持有家族成员在上市公司的权益,此外,他还单独设立了李嘉诚慈善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

邵氏信托基金集合了承担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两种功能。根据文件显示,慈善信托基金的受益人则包括根据信托契约要求挑选的任何个人或慈善组织。由此可见,这是一份指定的受益人“包括信托契约挑选的任何人士或慈善团体”用途兼顾的信托。

大隐隐于市”,曾经有形的产业帝国化作现金流入邵氏慈善信托,再度以投资的方式进入市场之时,必然面目全非。纵使邵逸夫先生“子女缘薄”,巨额资产运营收益所得也将传承子孙,守护家业长青。

同时,很大一部分财富将继续用于慈善事业。与隐去的家族产业相比,慈善反而将成为邵逸夫的有形资产,那些矗立在内陆广袤土地上的“逸夫楼”将永远提示学子们记得这样一位慈善家,其精神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于世人。

其实,家族信托关乎个人隐私与家族秘密,真正了解核心资料的人不多。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外界其实很难获知创始人的真实意图,专业人士也不敢随意揣度。所幸这份家族信托已经运作了近20年,至少留给我们推断的空间。(作者: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金融专业委员会合伙人 律师卢春阳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