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碎片化,是挑战更是机遇

 转识成智了然 2016-03-07

 互联网颠覆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其标志之一就是碎片化生存。碎片化有几个表现,一是信息编码通过“0”和“1”的字符串,将物理世界中连续的信息变成了跳跃和不连续的;二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单一的媒介变成多种碎片化的媒介。比如从电视剧、网络小说、微博、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各种渠道获得一个个零碎信息,拼凑成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三是人本身也被碎片成多处和多面,在不同的时空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人的思维依然是线性逻辑的特点。

碎片化带来很多挑战。一是信息量的激增。以指数函数方式增加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现在一天所产生的信息总量,一个人用一辈子来学习都学不完;二是知识表象化。各种信息通过碎片化的方式连绵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大脑,让人始终处于有新发现的喜悦之中。但这些信息往往只告诉表象的东西,却不告诉其背后的原理,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让人失去耐心。一个信息如果过长,人们就不会耐心地阅读,受到大家喜欢的反倒不是文字,而是那些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短文,我们正在重新回到读图时代;四是降低人们的注意力。太过频繁的在碎片化信息之间转换,就无法做到专注。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做一件事情没几分钟,就会被电话、微信等信息所打断,而要让注意力再回到原来的任务上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五是多任务并行。在学习的同时听音乐、读邮件、看微信,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常态,好像自己可以同时开展多项任务的工作似的。但其实人脑并不能真正地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它只是在不同的任务间来回切换……

面对挑战其实同时也是机遇。人类已经走进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生存是一种必然,一味地批判碎片化徒劳无益,我们需要抓住机遇,积极利用碎片化的特点,探索新时代的生存方式。这其中,有几个方面是需要着力去实践的:一是增强信息选择和甄别的能力,提升文化判断力;二是充分利用碎片化信息点多量广的特点,引导人们关注信息背后的联系和结构,加强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三是找寻适合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深度阅读的内容和素材,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泛滥成灾;四是探索碎片化背景下以形象的图表为特征的新新媒体的呈现特征,加大脑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右脑功能的开发,为人们在新媒体背景下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探路……对上述这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碎片化生存的状况下阅读和学习的新路径,为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经验。

抱怨无益,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才是正理。让我们转变自身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来拥抱互联网时代,积极应对碎片化所带来的挑战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