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四宝之龙纹随形砚|文房雅趣

 老刘tdrhg 2016-03-07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因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以清代居多,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文人墨客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砚台仅作为一种文房用具使用,而是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文人们将个人的思想抒发融于砚雕的创作,追求自然随形、朴素含蓄。


  刻砚、赏砚、藏砚,也就形成了一种时尚的风气,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这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而在现代,砚台逐渐成为一种媒体,一个方面反映着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造物精神,另一方面传递着不同时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思,印记着时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缩影。


  获嘉同盟古玩城收藏着一方清代的龙纹随形砚,它长20cm,宽18cm,底部稍有残缺。何谓随形砚?随形砚,也称异形砚,是根据砚石的自然形态进行设计制作的。龙纹随形砚的图案就是随石的天然花纹的形状雕刻成型的。但随形并不是随意,不是每一块砚石都能制作成随形砚,它必须符合审美的意味,必须符合观赏的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