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高山仙人掌 2016-03-07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名句】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出处】

宋·李纲《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译注】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①羸(léi)病:瘦弱有病。


【说明】

  《病牛》是宋朝诗人李纲的诗作。建炎二年(公元1128),李纲为相七十日,罢相流放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四年后,太学生陈东等向朝廷上书请命,要求让李纲官复原职,事情失败,陈东也因此被杀,这时的李纲处境更加艰险。这首写于绍兴二年(公元1132),是他谪居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该诗以病牛自抒晚年的心志,表示忠心祖国、报效众生的信念决不动摇,体现了贵为宰相的博爱无私的仁者情怀。


【赏析】

  这首诗运用比拟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是杰出的咏物言志诗。首二句写耕牛终生辛劳,力耕千亩,获实千箱,但它自身却精疲力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的劳苦呢?诗为“病牛”,通过首句的叙写,不言牛之病,已暗含病意。次句以反问加强语气,为病牛打抱不平,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更多有关爱国忧民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后两句“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笔锋陡地一转,以牛的口气作答,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病牛劳苦功高,为人类竭尽一生,却不受人怜惜,这些在病牛看来,并没什么,它甘愿为了人类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这两句诗歌颂了牛的牺牲精神,同时也是作者自喻。李纲为官清正,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希望能为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作出贡献。然而,他屡遭人排挤,心身俱疲,却仍不忘抗金报国的理想。因此,作者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自身形象的化身。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作者的晚年,表现作者为苍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