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10.杨氏之子》学习目标: 1.会认三个生字:惠、曰、禽、会写6个生字:梁、惠、诣、乃、曰、禽,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难点) 边读边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本课生字词。 2、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梁()惠()诣()乃()曰()禽() 多音字:为()设果应()生 3、我会理解(1)读题目,“杨氏之子”中的“杨氏”的意思();“之”的意思是();“杨氏之子”指()。 (2)课文写了()国姓()的一家中的()岁男孩用()这句话妙答来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 边赏边悟 1、我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说初读文言文有什么感受。 3、按节奏读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理解文意 (1)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课文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 (3)你觉得杨氏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4)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边悟边写 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他的表情、语言、动作是怎样的)?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话。 当堂检测 1、给蓝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2、按课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___________。为设果,___________。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 学习内容《11.晏子使楚》学习目标: 1、会写“侮辱谎敝矩囚嘻臣淮柑橘枳贼赔”等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辱敝囚淮柑枳贼赔”。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小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难点) 边读边赏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我知道了课题中的“使”是()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我读了遍课文,能读(准确、流利)2、自学生字词:①把生字词圈出、读准确,会认、会记、会写。 ②我认为易错字词是()、。 3、课文写了晏子的()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段。读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用晏子说的话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边读边悟 (一)阅读理解第一个故事。 1、默读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说“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听到传话,为什么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楚王当时是怎样想的?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故事。 (二)阅读理解第2、3两个故事。 1、默读思考:这两个故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怎样? 2、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话的含义: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____。 (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起了强盗,因为____。这句话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三)晏子用自己的能言善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我们来演演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或演课本剧)。 边读边写 给齐王发一条短消息,用简短的几句话话夸夸我们的齐国大夫晏子。最后写上“小记者某某报道”。 当堂检测 1、听写好词语。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敝国——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学习内容《12﹡半截蜡烛》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了如指掌”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重点) 3、从字里行间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 边读边赏 1、我通过读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这样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读记: 伯诺德夫人 强盗 绝密 绝妙 蜡烛 熄灭 秘密 点燃 厄运 摇曳 杰奎琳 盯住 镇定 楼梯 3、交流词语意思:厄运 摇曳 镇定 边读边悟 一、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这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是伯诺德一家三口关注的焦点,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非常焦急、非常紧张。因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秘密——(),情报站——(),同时也意味着——()。 二、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1、伯诺德夫人是这样做的 2、杰克是这样做的: 3、小女儿杰奎琳是这样做的: 边读边写 当奎杰林踏上最后一节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接着会发生什么故事?展开想象,写一写。 当堂检测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 ()的东西 ()的孩子 ()的心情 ()的主意 ()的小姑娘 ()的桌子 ()的儿女 一()蜡烛 一()妇女 一()主意 一()油灯 一()眼睛 一()楼梯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恶狠狠 热()() 笑()() 金()() 白()() 暖()()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②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她手中的蜡烛()熄灭了。 ③()蜡烛烧到金属管处,()会自动熄灭。 ④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想了许多办法,()始终放心不下。 学习内容《13*打电话》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重点)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难点) 边读边赏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时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如果你给你的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儿童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3课《打电话》。 1、自由读课文,我知道了这个相声说的是()这件事儿。 2、找几组同学读,听完之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读了课文,我知道了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 边读边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3、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4、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5、词句的理解。 A句的理解: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罗,叫啰嗦。 B对词语的理解:四害 边读边写 在放学的路上,你发现邻居家的一位老奶奶突然晕倒了,你会怎么做?怎么打这个电话?把你打电话的内容写下来。 当堂检测 一、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耗(hào háo)子 罗嗦(suō suǒ) 甭(biè béng)提 使劲(jìn jìng)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太好了 我请你听戏好不好 票都买好了 2、真猜不着了 我告诉你 歌剧《刘三姐》 没看过吧 看看吧 好极了 三、读课文,填空。 《打电话》是一篇,它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它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表现形式。 【编排:xinbare】 【小学生微课堂】 全体老师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