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报》20160307:济南是历下教育宣传系列之二 静悄悄的革命 ——聚焦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的“文心教育

 戴小眼镜的老师 2016-03-07
济南是历下教育宣传系列之二
静悄悄的革命
——聚焦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的“文心教育”
王静,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校长。工作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倡导“文心教育”理念,用心办教育,构建“以文化人 用心为文”学校文化,引领教师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人文关怀激发出教师发展内动力,造就教师的职业幸福。主持参与多项部级、省、市级课题研究,数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带领并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与整合、建构及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推进学校慕课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多年来,先后荣获省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市数学教育学会会员,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区首届创新型校长等荣誉称号。

    如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个意义上,文东小学“文心教育”的育人模式带来的效果似乎是“静悄悄的革命”,带来了“轻负高效”的教学成果,更多的老师走上了主动研究之路。校本课程的开发、团队的合作、社团活动的丰富,为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时间、空间,更加灵活、多元的评价机制促使师生从注重“有其名”,到更加注重“务其实”的质的飞跃。

    “文心教育”理念的诠释

    【王 静】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文心教育”。引用《文心雕龙》中“用心为文”之意,倡“文心教育”理念,用心办教育,养“用心为师 潜心育人”之德,树“勤 行 上 心”之风,从而引领我们的教师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格局。

    【陶继新】《文心雕龙》博大精深的人文蕴涵与思想光彩,历久弥鲜,生生不息。你们古为今用,赋以时代新意,提出的“文心教育”理念,不但品位高,而且方向对。而用心首先要有育人之德,立德是为师之本,本立而道生。显然,你们找到了教育的本心。

    教师成为发展的主人

    【王 静】学校注重教师的长足发展,坚持教书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工作思路,以师德为根基,建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育人体系,创新施教,既重视教师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重视文化建设对师生成长的影响,以素质提升作为特色建设的切入点,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师成长制度,确定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以螺旋式发展为策略,充分体现出“自发、自觉、自主、自研、自强”的特征,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教学研究,转变理念,用心育人,用心办教育。

    【陶继新】而您所说的“自发、自觉、自主、自研、自强”这“五自”,当是教师发展的核心所在。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而教师的发展,也必须有内在的自觉。所以,学校就要为构建相应的教师发展机制,让教师一步步走向您所说的“五自”道路上。当教师持续发展,且从中享受到发展的幸福时候,发展也就成了其内在的需求。

    【王 静】教师成长的着力点其实是从学习开始的,鼓励我们的教师做自己发展的主人,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因此,鼓励教师自觉地担负起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学校则更多地、更好地提供学习的机会、交流的平台。

    【陶继新】每一个教师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是有的时候其本身没有意识到,或者学校没有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而已。你们不但提供教师发展的平台,而且让教师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于是,内蕴于教师身上的潜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喷发出来了。

    【王 静】教师成长的发展点还是从他们的课堂与教研开始的。课堂是教师理念更新、业务成长的抓手,针对学校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学生学习习惯不一等问题造成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我们进行了捆绑式教研和团队发展的方式,进行潜力互补,创建了适合于教师自身发展、共赢的工作坊,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挖掘最大潜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教师的提升:一是用捆绑发展,相互磨合,来逐步实现教师整体转变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的目的;二是带动和提升教师队伍中的专业弱势群体;三是挖掘教师的潜能,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陶继新】有了教师发展的工作坊这一载体,会让水平本来就比较高的教师产生“更上一层楼”的自我发展欲求,让水平较低的教师也有了跃跃欲试,攀上新台阶的动力。而且,在这种捆绑发展中,水平高的教师帮助水平低的教师很自然地成为份内之事,水平低的教师向水平高的教师学习也有了水到渠成之势。因为合作才能共赢,才能共享取得成绩的幸福。而合作意识的持续提升,不但让教师群体业务水平汇成一股洪流出现“水涨船高”,还让教师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刚柔相济的制度文化

    【王 静】我们用刚性的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同时用赞赏的机制,激活教师队伍,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心。真诚和谐是我校管理的原则,自然也是实施教学管理的柔性方法。在常规管理中善于发现老师的闪光点加以赞美,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让普通的教师有更多进步的自信和动力。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看到发展的方向,让每位教师“工作有尊严、生活有品位、发展有方向”。对于教师的不足,我们换位思考,就能理解,真心帮助,就能转变。真诚就能带来和谐,带来幸福,带来愉悦的工作状态,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陶继新】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表扬与赞赏,因为由此会激发其自信心与自豪感。更何况您对他们的表扬与赞赏又都是有着“道法自然”的真诚呢!所以,让每位教师都感到了“工作有尊严、生活有品位、发展有方向”。于是,各色各样的优秀和梦被打包“下载”后,学校的和谐也就不求自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应运而生。

    【王 静】在这种制度之外,对教师评价的统一制度和评价尺度,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心理平衡,与评价制度相辅的,还要有一套评价(即软性评价),更贴近教师的精神追求,更容易针对教师个体,激发不同发展层面的教师发展活力,从而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格局。在这个好的格局下,催生了独特的学校管理风格,产生了不同的办学效果。学校打造课程文化,用“文心教育”的育人模式,孕育我们孩子优良的心智、健康的体质和创新的能力,让我们的孩子无限接近阳光,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以文育心、以文化心、以文润心”的育人愿景。

    【陶继新】你们的制度已经形成了文化。什么是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它不但内化到了教师的心里,而且老师们在依制度而行的时候,已经形成习惯。于是,这就是真正的制度文化了。当然,制度有刚性与软性之别,但“化”的意义是相通的。您提出的“以文育心、以文化心、以文润心”,可谓直接抵达制度文化的核心,直接融化到血液里。没有“化”与“心”,则没有教师愉悦的接纳,更没有自觉的行动,也称不上制度文化。

    课程润泽孩子的心灵

    【王 静】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推动孩子能够脱离家长和老师去自己做事,希望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包括管理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活跃的身影,看到他们有所作为并不断地超越自己。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年龄发展的综合身心发育规律,引导并呵护学生形成完整、健康、积极、向善的品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校研发并实施了校本课程《心育》《软式棒垒球》《阅读与赏析》等,校本课程的实施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前沿而又独具特色的育人板块,体现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体育》等课程的知识、实践和育人形态,以一种新的导学形式,让学习的内容、方式更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课程的整合与统一,育人与发展。

    【陶继新】让孩子们自己做事,并不断地超越自己,这不只是对孩子放手,还有对他们的信任与培养。你们的校本课程,正是为孩子更好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样,不但可以让个性不同的孩子从这些课程中体会到快乐与收获,而且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让人格健康发展起来,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拥有了更强的能力。

    【王 静】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们对国家数学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研究尝试开设了校本课程《妙趣数学》,并积极介入现实,在近五年的实施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给学生提供一种泛在的学习环境,让枯燥学习消失、和现实生活融合,让学生获得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在更广阔的空间,更直接地实现轻松有趣的数学学习。一种学习环境会给养一种类型的学习、养成一种类型的学习者,所养成的是自主发展的人。课程编制以“学”为中心,不论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还是提供学习资源、进行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都很好地贯彻这一理念,凝聚一切可用资源,给予教师自由的空间,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让学生在点对点、平面式的学习互联中,学会解决问题、进行思维训练,同时注意挖掘学生潜能。我们激发兴趣,顺应小学生天性质疑好问的成长逻辑,使之产生“肯定”的愉悦感,从而觉得“学习很有趣”。课程的改革、促进有意义学习的途径的多样性令人乐观。

    【陶继新】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久而久之,还会成为自主发展的人。而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变成一种享受的时候,学习也就成了孩子的天性。数学学习在一般人看来多是枯燥的,可是,你们的实践与探索证明,数学学习也可以让孩子走进兴趣盎然的境地里。于是,不但有了很高的学习效率,还有了很好的学习效益;因为它在学生那里积淀而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未知探索的浓厚兴趣,以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审美追求。

    【王 静】我校尝试开展了“校园排舞”活动。“校园排舞”,舞步多元,简单易学,是一种即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舞蹈。它既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校园排舞对培养每位同学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增强体质健康非常有益。每当听到欢快的音乐响起,同学们总能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律动起来,神采飞扬,仿佛进入了欢乐的海洋。校园排舞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大课间活动,也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艺体活动创新,推动特色发展,彰显学校艺体教育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特色艺体项目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培养体魄健康和开朗向上的优秀品质。

    【陶继新】“校园排舞”是一项活动,也是一种隐性课程。对于艺体,孩子们有着天然的情趣;而别具一格的排舞,不但彰显了艺体的魅力,也有了属于你们学校的文化符号。孩子们生命状态的好坏,与艺体开展得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与烙印着学校特色的艺体教育更是休戚相关。一个在学校里快乐以至具有审美感受的学生,不但会对学校产生浓厚的感情,还会让心理更愉悦,身体更健康。这不只有益于当下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还会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产生绵延不断的作用。

    【王 静】在课程中,所有孩子们都不是旁观者、伴随者,而是有了不需假设的身心参与。在这过程中,老师对学生感兴趣的、困惑的问题逐一解答,并经常提醒孩子,尽可能于其中获取心得,启迪智慧,悄然实现我们期待的那种进步。这种学生经受锻炼的历程以及显示的风度,正是童年时代的纯净,执着于勇往直前。就如一条河,有了热闹的上游,才会有壮阔的下游。通过学习与参与,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把最美的素质、风格展现出来,也以观察者和欣赏者的心情分享其他人展现的知识、智慧和精神,用包容的心态学会欣赏、学会理解、学会选择。并学会主动进行调整适应,形成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在合作中展现众美。实现“文心教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陶继新】人各有异,不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还是育人施慧的教师,都是一道绝妙文心、智慧美丽的风景。可是,如果不去追求美、创造美,原有的形态就有可能褪色。所以《大学》开篇才有了“明明德”的经典之语。不过,只有自己美还是不够的,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秉承天地自然之道的时候,就会形成满天彩虹的绚丽大美。唯其如此,生命才能变得更充盈,教师才能感受为师者的自豪,学生才能感受为生者的骄傲。

    学生本位的翻转课堂

    【王 静】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我们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翻转课堂”和“智慧教室”的尝试与应用研究。以“团队发展”的思路,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有效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和“智慧课堂”的教学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转变,推进了教育的发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自身优势组建了“课程教改研究工作坊”,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把学科研究和实践的主动权放给教师,坚持聚焦课堂,让课堂成为变革和探究的主阵地。学校“翻转课堂与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团队,齐心协力,共同研发。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学校推进新课改、发展特色化办学的设想。

    【陶继新】翻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景象,大都呈现出热火朝天之势。不过,这并不等于说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了,甚至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作用更大。因为它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一旦进入热闹非凡的状态,往往让时间会拉长。如何既不打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把控好教学的时间,这当是一门学问。所以,有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某些环节就作了时间的标记,让教案不只是一个摆设,而是成为执行案。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比如小组之间的合作,发言时的节奏与形态,以及必要的文化约定等,都要进行培训。当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学习方式,在各个操作流程中都能游刃有余时,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王 静】我们还把当前教育界关注的课堂教学改革热点结合到自己的课堂改革中,从理论行走进了实践。在实践中,真正在“以学生为本”、“加强自主学习”等方面不断追求超越时下、超越时限。它的灵魂在于创造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这个意义上,它就不是对口或适应,不是外在与被动,而是内生与主动的,指向学生学习的未来效能,养成自主发展、培养有更多领悟与作为的人。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经历了不论何种形式的课堂学习之后是否发生了切切实实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转变了角色,“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身边的指导者”。从知识传授与互动的课堂空间扩大至网络空间的传授与互动,延伸了课堂对话,实现了教学对话主体的多极化,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空间。

    【陶继新】有的人在研究高效教学的时候,只是将眼睛盯在当下,盯在学生考试成绩上,至于未来能不能有一个长效的发展,却几乎不予考虑。我认为,这样的高效,是一种畸形的高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因为它不是内生的,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主要甚至纯然为了应试而进行的。所以,它扼杀了学生发展的潜能,让孩子们未来发展的空间大大缩减。所以,高效教学就有一个不少人忽略了的问题:是只要当下高效,还是特别关注了未来的高效。你们从孩子未来生命成长考虑,立足当下,更瞩目未来,让高效教学有了持久的发展效益。

    多元评价的智慧管理

    【王 静】随着发展与需求,我校逐渐形成了激励式管理模式,建起了文东教师导航式成长档案和激励式评价体系,借助课程的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开发,信息平台的运用,激起了教师自我发展、合力研究、共同成长的激情,激发出教师发展内动力,促进了教师专业通力发展。学校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辟新途径,采用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合理多元化评价,完善师生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既重视学生的成绩,也重视学生品德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感觉成功的快乐,汲取奋进的动力,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陶继新】多元评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它符合新时代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培养要求。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也可以很好地发展。关键是如何引导改变他们的思维定式,去心造风景。如何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找到自我发展,迅速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您所谈的关注过程评价问题。人们多关注结果,这无可非议;不可思议是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过程。其实,任何的结果,都有一个与之相应的过程。不过,结果的显现,有的时间要长一些,有的会短一些。所以,作为评价,不能急功近利,而应当关注近期结果的时候,还要关注长期效应甚至终身发展走向。诚如您言,要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 静】有效的学校管理一方面要基于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方面要关注如何创造能够让教师最大限度地体会到职业幸福感的环境,让每位教师在平衡的心态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一种富有智慧的管理方法,是更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只有核心价值观而没有定法,要求管理者必须关注教师心理,构建适合学校自身价值取向的文化氛围,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家校关系”、“和谐的教师关系”、“和谐的管理关系”等,以促进教师心态的平衡,体验职业幸福为旨归。在管理评价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不妨回归评价的本质,让评价直接作用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更多地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陶继新】上面您谈到的教师评价问题中有一句话特别重要:“让每位教师在平衡的心态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里面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要有平衡的心态。当下一些教师工作得并不幸福,甚至很压抑,职业倦怠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而您所谈到几个“和谐”,当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第二层意义是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更为重要。教师应当具备奉献精神,但绝对不能一直徘徊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悲哀之中。孔子教了一辈子书,而且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更重要的是,他终生也在快乐且发展着,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所以,当教师有了自身价值实现的时候,他一定是快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