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丝投稿】三姐,我曾那样爱过你!

 wunianyi 2016-03-08


文/小扣肉儿


初次在电视剧中看尤三姐自刎那一幕,深深地震撼。一袭红衣的她那般美丽,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里,她将鸳鸯剑送还给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男人,然后,在他愕然的目光中,拔剑自刎。


彼时我并不能体会这个女子的绝望于痛楚。多年后,我渐渐明白了这个女子的痛苦、抗争和她的情深似海。


尤三姐的痛苦和不幸,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家庭。尤氏一家,并不是名门望族,也不是富商巨贾。


充其量是个小康之家,而更糟糕的是,二姐三姐在这个家庭中是以“拖油瓶”这样尴尬的身份存活。


虽然大姐尤氏是一个和善的人,在那个社会,这种身份所带来的苦闷与酸楚并不是轻易能消除的。


不幸的是,尤氏嫁入贾府成为了贾珍的继室,宁国府的当家大奶奶。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姐妹俩尴尬的身份,她们成为了名义上的亲戚。


可是却不能享受长辈应有的尊重和优待,而是沦为了贾珍父子淫辱的对象——她们终究是那个时代所谓的女流之辈,只能依附父权或者夫权才能存活下去。


原本,她们的门第在巍巍国公府前只是草芥一般,更何况贾珍是何等豪横荒唐的人?就连儿媳都不曾放过,更何况是这两个名不正言不顺、却花容月貌的小姨呢?


对于这样荒诞的关系,我想尤氏是心知肚明的。可她是那样怕事,秦可卿事件时尚且不能明火执仗的对抗贾珍,又何谈这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呢?而她们的母亲更是昏聩。在六十三回中可见一斑:


 

贾蓉又和尤老娘道:“放心罢,我父亲每日为两位姨娘操心。要寻两个有根基的富贵人家,又年轻又俏皮两位姨娘父亲,好聘嫁这两位姨娘。


这几年总没拣着,可巧前儿路上才相准了一个。”尤老娘只当是真话,忙问:“是谁家的?”


这位娘亲,甚至在贾蓉公然和自己的女儿们调情之时还能高卧,又如何保护的了两个女儿呢?


可能对两个女儿的遭遇和痛苦都不曾体察。或者说,即使她知道,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就连自己,恐怕都要依附所谓的女婿活着。



所以,这两个女孩子只有自己保护自己,二姐太懦弱了,逆来顺受。只有三姐,她勇敢的抗争,六十五回,三姐正式向贾珍兄弟宣战:


“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


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姊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了二房,‘偷来的锣鼓儿打不得’。


我也要会会这凤奶奶去,看他是几个脑袋?几只手?若大家好取和儿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出来,再和那泼妇拚了这条命!”


她恨透了贾府的男人,更恨透了依附他们活下去的日子。他们几乎毁了姐姐和自己的一生。她的刚烈,曾经让我以为她真的会去大闹一场,去和凤姐拼命。


可是我没想到,这样一个烈性的,决绝的女子,居然会爱,且爱的百转柔肠,情深似海。


柳湘莲,这个形容俊美,放浪行骇的男子,在常人看来,或许真的不是佳偶。四十七回里,他和宝玉的对话就可以看出:


湘莲:“你知道,我一贫如洗,家里是没的积聚的;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省的到了跟前扎煞手。”


宝玉道:“我也正为这个,要打发焙茗找你。你又不大在家,知道你天天萍踪浪迹,没个一定的去处。 ”


这个男人没有钱,没有官职,甚至居无定所。可他却是三姐的梦,是她的希望:“若有了姓柳的来,我便嫁他。从今儿起,我吃常斋念佛,伏侍母亲,等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


三姐想要的,只是他这个人而已,即使一贫如洗,即使吃糠咽菜又如何?只要能和他走过余生,妾愿独自走过无数青灯古佛,远山春水的日日夜夜,只盼他能来。


所以,我能明白,三姐得到了鸳鸯剑以后的日子里,是何等的开心?她终于可以嫁给他了,终于能告别所有不堪和伤痛,和心爱的男人白头偕老。她会有多少绮梦幽思,柔肠百转呢?


可是转瞬间,她的梦碎了。湘莲不愿要她。其实也怨不得湘莲,他只知道贾府的肮脏与不堪,他不知道三姐对他深情如斯。


所以,当三姐亲手将鸳鸯剑还给他的时候,也就亲手埋葬了这一世的爱情和唯一幸福的可能。她爱了这个人一辈子,却从他的嘴里听见了自己的不堪和他的厌弃。


生有何恋?我想,在三姐的心中,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还活着,却再也不能见到他。


玉山倾倒难再扶,她死在他眼前。此刻湘莲才明白:她原来是这样刚烈的女子。他愧悔不已,甚至堕入空门。可那毕竟只是愧疚,却不是爱。


因为终其一生,他都无法体会三姐对他的刻骨深情,毕竟,他永远无法知道,这个女子为了他经历了怎样的执着和等待。


只是我想,三姐是不会怨的吧。“妾以死报此痴情。”值得以死相报的是对他的爱恋,即使是没有和他在一起,这份感情本身,就已经重过生命。不再有什么遗憾和痛苦。


这一世都在为他哭,为他笑,为他牵肠挂肚,到最后,这份心意,终究是让他知道了,也就了却了心里的牵挂。我曾那样爱过你,这就足矣。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fu@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刘仁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