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近代资本主义不可能在上古工商业文明基础上产生的原因 上古的以工商业为基础的文明发展为什么不能产生像近代资本主义那样的资本主义呢?这也是一些历史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我认为,究其根源,就是上古时期,整个欧洲的农业落后,和商品生产与交换区域的狭窄和简单。 我们知道,在上古时期,在地中海区域和在地域上与其相连的广大欧洲地区,如西欧、东欧地区,农业在整体上是极端落后的,除地中海沿岸、周边的少数地区外,如两河流域、古埃及以及亚非里加和西西里岛,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或者相当落后,或者根本不存在。比如在广阔的欧洲草原上,大部分的地区还处在原始游牧业阶段。在整个农业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商品交换市场就会极其狭窄,因而,工商业也就不可能获得广泛和长足的发展。这是其一;其二,从上述区域看,上古时期的手工业发达的地区,也仅仅局限在地中海沿岸和周边的地区,如希腊半岛、叙利亚、埃及的亚历山大、两河流域的巴格达以及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等,而大部分地区,其手工业或者极其落后,或者几乎不存在,如西欧和东欧的广大地区。手工业在整体上的区域狭窄性,决定了整个市场的狭窄性、简单性,所以使整个上古时期的地中海区域的工商业的发展,不可能突破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其三,地中海区域的商品交换的发展,极端依赖地中海的自然水运条件,这一方面说明,其工商业是狭隘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其整体的交通运输条件也是落后的,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上古时期的工商业的普遍发展。 相反,在欧洲中世纪后期,农业已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获得了广泛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农业已与东方的两河流域、埃及等地区的农业连城一片。农业的这一发展,显然为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并且,也为该地区工商业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在欧洲中世纪后期,工商业城市在欧洲尤其是西欧普遍的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星罗棋布的、广阔的欧洲工商业市场网,工商业及其市场在欧洲的普遍发展,必然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近代资本主义的曙光照耀在这块土地上。在欧洲中世纪后期,交通运输业也普遍的发展起来,在广阔的欧洲沿海和内陆地区,商路是四通八达的,尤其是新航路的开辟,使东西方贸易获得了极大的扩展。所以,近代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直接产生于上古时期的工商业文明的基础上的。 拜占庭是上古工商业文明的继承者,但到了拜占庭时期,由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工商业的活动区域就被大大缩小了。而且,到了中世纪后期(即十五世纪以后),欧洲的工商业活动的中心已从拜占庭、意大利转向西欧沿海地区,所以,作为上古时期的古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的拜占庭,终于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打击下灭亡了。 五、在某些特定的生产力和社会条件下,社会发展也受必然性的支配 我们上面说,整个古代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受偶然性和特殊条件支配的,其发展并不是必然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认必然性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比如,在上古农业文明发生后,这一农业文明就极大的影响、推动着该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的发展,推动着该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的发展等等。如在古埃及,灌溉农业最初主要发生在尼罗河的上游,后来才逐步发展到下游,而且在古埃及早期,下游的沼泽地区是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的,但后来,随着灌溉、排水技术的发展,下游的沼泽地区也被逐步开发成农田。早期,古埃及的灌溉农业只在经河水泛滥过的河谷上进行,而后来,周边的未经河水泛滥过的土地也被开发了,这显然是与灌溉技术的进步有关的。 两河流域也是类似的。两河流域的灌溉农业最初主要产生在下游,而后则逐步扩展到上游,而且在灌溉农业产生后,灌溉农业还进一步的扩展到一些沙漠绿洲地区。农业文明的产生,还极大的促进了两河流域的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该地区的畜牧业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也是推动国家产生的前提,不论在古埃及、还是两河流域,其国家最初都是小国寡民的,只是随着农业文明的扩大和在地域上的延伸,统治范围较大的国家才出现了。尤其是由于两河流域地区在地理上的开放性,以这里为中心,曾形成过许多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国。 中国的情况也类似。灌溉农业最初主要产生在黄河流域的中西部地区,而后逐步向东部、南部和北部地区发展,西周末期,灌溉农业已在长江以北至燕国的广阔地域上发展起来。这种发展是造成西周的封建化统治瓦解的根本原因。至春秋战国,上述地区的农业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使这种发展进一步扩展到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农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为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统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由于中国在整体地理环境上的相对封闭性,从而使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可长期存在。 当然,上古农业文明的产生及其发展,必然以发展的最终停滞为结局。这是因为,上古农业文明的产生、发展,造就了国家的以农业为主要依托的特征。以农业为主要依托的特征,不仅反映了国家在经济上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了国家在政治上的需要,从而使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依附于农业,这样也就使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成为不可能。因而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只能在农业曾经极其落后的西欧地区,因为这里并没有真正的产生过古代的农业文明。在这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所要依托的不可能首先是农业,而必然是城市的工商业,这里所说的国家指的是西欧产生于十五世纪的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当然,西欧在五世纪以后,由于受古罗马农牧业的影响,其农牧业也开始了其缓慢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也是具有必然性的。尤其到十世纪以后,其工商业开始获得普遍发展,这也是必然的。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工商业的普遍发展是在其极其狭隘的庄园—领主制的经济之外发生的,所以,才使其十五世纪时的国家的出现可产生对城市工商业的强依赖性,从而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由上述分析可知,古代历史的发展,是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的。一般说来,当新的生产力因素产生以后,在一定的时期内,会产生一个受必然性支配的发展过程;但新的生产力因素的产生,一般则受特殊条件的影响或支配,没有这种特殊条件的影响、支配,新的生产力因素就不会产生。因为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是较弱的,是缺乏独立的发展能力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邮箱:mor100@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