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阮籍济世才华作《酒狂》

 宥其 2016-03-08

 在中国文化史中,魏晋风度无疑是最令后世文人所津津乐道的—清谈巩固其志气,药酒陶冶其趣味。可惜的是,千秋而后,高谈阔论不绝,献筹交错不止;而风度却只能是魏晋的风度,后人有其“风度”者,实为凤毛麟角。

    言及魏晋风度,不得不提起“竹林七贤”。这七位名士,在山阳(今河南省修武县)城东北二十里地的竹林内,态意酣饮,酒墨淋漓,傲脱世俗,游心太玄……好酒,好诗,好音乐,好老庄。琴音之中流淌着他们对自由的向往;酒药之下埋藏着一颗颗优伤而不屈的灵魂。阮籍就是其中的代表。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出生于名门,他的父亲就是“建安七子”中的阮璃。阮璃不但文采闻名天下,而且精通音律,尤其善弹古琴,曾师从音乐家蔡邕。

      阮瑀去世的时候,阮籍才三岁。虽然家境清苦,阮籍却是奇才异质,素有济世之志。他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可惜生不逢时,当时司马氏独专朝政,杀戮异己,被株连者甚多。阮籍在政治上亦是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篡权极为不满,但又感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以求苟全于乱世。

    阮籍嗜酒,世间闻名。酒,是他在司马集团高压政权之下得以生存的方式。他不像稽康,刚正不阿,宁折不屈。阮籍性格内敛,喜怒不行于色,采取了一种  “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据说,在家中喝酒时,阮籍常常披头散发,赤身裸体,盘膝而坐。阮籍还经常率意独自驾车外出,毫无目的地在野外游荡,每至穷途末路之时,便痛哭而返。

    阮籍喝酒不拘礼法,经常纵酒肆悠,有时甚至有些荒唐离奇。阮籍隔壁酒店有个女子长得很漂亮,阮籍经常去喝酒,喝醉了就睡在她的脚边。最初那个女子的丈夫有些怀疑,暗地里提防了很久,最终发现阮籍并没有任何的不轨行为。可是按照当时的礼教男女授受不亲,就是嫂子掉到水里也不能直接用手拉,但在阮籍眼里,那些披着礼教外衣的家伙只不过是一群欺世盗名的无赖之徒,那些自诩忠孝的臣子亦不过是一伙窥视权力的小偷而已。

    身处劣境的阮籍,行事极为谨慎。司马昭知其好酒,并没有加害于他。甚至阮籍在服重孝期间,违背风俗教化喝酒吃肉的时候,司马昭也念及阮籍放荡不羁,且体弱多病,并未加罪于他。对于“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司马昭对于阮籍,可谓是善待有加了。

    虽说如此,司马昭对这位从不趋炎附势的当代名士也不是全无戒心。每当他找阮籍闲聊,以探究其真实想法的时候,阮籍每次都借醉酒之势,云山雾罩,顾左右而言他,既不议论时事,亦不褒贬人物,使司马昭无从着手,摸不着头脑。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司马昭听说阮籍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就派人向阮籍提亲,希望借此网罗阮籍。阮籍当然不愿意,但又不敢直言相拒,只能不停地狂饮,喝了醉,醉了喝,据说一连酣醉了六十天,以致司马昭派去的说亲之人,始终无法和阮籍说话,只好不了了之。司马昭听说之后,气恼不已,遂派自己的心腹钟会去问阮籍一些敏感的问题,以求用最直接的方式了解阮籍心中的真正想法。阮籍见钟会来访,自然知晓他的来意,也不说破,拉着钟会就开始对饮。钟会有事在身,自然不敢多饮。阮籍亦不多劝,一杯接一杯,连续不绝,而后又似乎不过瘾,抱起酒坛直接灌人口中,终于不耐酒劲,酣然人睡。钟会见此,不得已只能离去。如此一而再,再而三,钟会每次只能看到一个醉醺醺的阮籍,无法从他口中听到只言片语,无奈之下,只得作罢。阮籍就用这样的方式,逃过了司马昭一次又一次的阴谋。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解,乃求为步兵校尉。”为了窖中的三百解酒,不乐仕宦的阮籍破例去做了步兵校尉,以便能纵饮美酒。也因为此,后人又称他为犷阮步兵”。不理解的人,笑言阮籍好酒贪杯,为了三百解酒,就放弃不人仕途的原则;但理解阮籍的人知道,他是用“酒”来表达对人和事的反抗。“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只有在“酣醉”之时所犯的谬误,才能免于加罪,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但终是还有醉酒也逃避不了的事情。263年,也就是阮籍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司马昭封晋公、加九锡,阮籍被指定撰写《劝进书》。阮籍又一次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上睡着了,想再次借酒推脱,但没能如愿。在司马昭来人不断地催逼之下,阮籍无奈乘醉挥毫。对这篇被誉为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的文章,阮籍又愧又悔,数月之后就在自责和优郁中死去。

    《酒狂》就是表达了阮籍“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酗酒,以乐终身之志”的一首琴曲。这首名曲相传为阮籍所作,最早见载于明代的《神奇秘谱》。

    姚丙炎是近代著名的琴家,亦好酒。由他打谱的《酒狂》,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音乐内涵。他大胆采用了六八拍这一节奏,奠定了《酒狂》这支琴曲的框架,既表现酸酸然的醉态,又不失其风骨。最后一段“仙人吐酒”一气呵成,仿佛是将内心深处的愤愚一吐而尽。

    还是鲁迅一语道破了天机:“加夏侯玄在内吃药的三个都被杀,只喝酒的阮籍混过去了。”阮籍是幸运的,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他终是全身而退;但他也是不幸的,壶中埋藏了他济世的才华,轻狂的岁月也淹留了他一生无尽的痛苦。


龚一版的《酒狂》


文图来源网络,转载出于传播古琴文化和分享学习之目的!如有投稿请联系微信号:gzgqgzgq


更多琴友交流 古琴吧QQ群号:418071279


古琴谱免费索取、古琴免费认养活动

投稿、交流请个人微信


阅读原文进入古琴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