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

 刘又也 2016-03-08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文/小荷

先说说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赵元任先生,写过的一首小诗,我给大家读出来,也请大家看着文字听我读,否则你会蒙圈的,这首小诗是这样的: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

怎么样,没看文字对照的,只听我读的荷粉们,蒙圈没。这是赵元任先生的一首叙事短诗,大概意思是说:一条名叫西溪的水流旁,有一头贪玩的小犀牛,一个叫席熙的男孩每天带着犀牛出去,席熙忙着细心帮犀牛洗澡,犀牛吸着溪水喷向席熙也逗着他玩,席熙笑着让犀牛不要闹,可是犀牛乐此不疲、快乐活泼的继续玩耍。

这首短诗的精妙之处有两点:首先,它几乎用同一读音、不同字形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名叫席熙的儿童与一头顽皮的犀牛在小溪边嬉戏的情景。这是其他语言所不能或难以做到的;其次,它延续了中国人喜欢删繁就简的语言表达,半文言的形式简单通俗又节省了纸墨。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

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和官方语言,已经延展开它的魅力,有超过15亿人在使用。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所以像赵元任先生写出《熙戏犀》这种只能看不能读的神奇好文章,除了他自身的功底之外,更得益于汉语言文学的纵向精髓。我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如果要正儿八经讨论一种语言的优劣,就必须从两个角度来讨论,第一是文字,第二是语音。

在次生文明逐渐替代原生文明的时代,表意文字逐渐退化,表音文字逐渐增多。表音文字的广泛使用,这并不说明表音文字就优秀。只能说这世界上的原生文明实在太少。而汉语,仍然保留着大部分表意文字,传承着古文明。汉语甚至牺牲发音的非歧义性而保表意的高效性,比如汉语中的医学化学术语,本土化、提示意义强。而其他语言的术语,往往使用拉丁等外来语种显示自己的专业性。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

再说说语音。所有的语言都是从口语发展出来的,书面的文字,实际上是语言的一个记录工具,而口语的核心就是语音。语言实际上是把人的思想通过发音器官变成一串频率不同、波形不同的声波,然后由另一个个体的听觉器官和相关的脑部组织重新转变回思想。传输的绝对优势:声调。

汉语发音有三大要素:声母、韵母、声调。一般的语言只有两个要素:声母和韵母。而汉语声调的价值就在于,使用单个音节,汉语能够表达的不同信息的种类,最高可以达到一般外语的4倍。就像开头说的那个小短诗是一样的。

为什么外国人学汉语学得这么辛苦,而中国人学英语则没有那么辛苦,就是中国人是已经学会了高级的,现在再去学容易的,而外国人是相反。在学习汉语中,外国人最吃力的问题之一就是声调,因为这是要在他们习惯的表意能力上提升一个维度。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

很多其他语言,由于缺少单音节词,比如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说“公鸡”、“母鸡”、“小鸡”、“鸡蛋”。而英语里就成了“Cock”、 “Hen”、 “Chick”、 “Egg”。类似的发音长度,中文能负担起逻辑结构,而英文就负担不起来。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

此外,方言也是个神奇的现象,因为人多,因为地广,所以方言也丰富。我国的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区方言。

你该为汉语如此神奇而自豪

汉语,它的文字传承着原生文明,它的音调独特干脆,除了这些,成语的使用、拼音的创造都是汉语的魅力。我今天说这么多,不是为了证明汉语是最好的语言,而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中,提醒大家不要觉得汉语言文学在褪色,汉语庞大而光辉,用好它,珍惜它,我们该为自己拥有汉语而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