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文学:李亮《漳滨柳》

 东海若水斋 2016-03-08


《漳川即事寄韩丕拾遗》

【宋四锡

漳滨柳色弄微黄,春日情怀咏载阳。
自念安边无上策,如何补衮与周行。
身如回雁来河朔,心似浮云在帝乡。
吟寄昌黎韩小谏,嘉谟应有好封章。



李亮  《中国环境报》2011512

 

漳河上的柳,我总觉得比别处多姿窈窕而媚,令人浮想翩,思接千里。她那婷婷玉立的干,挺拔而俊美,好像舞女的腰肢;她那细细丝条,柔,好像少女的秀;她那碧青碧青的香色,透生命的地,人以青春向上、朝的力量。它一排排,一行行,沐浴在金色的光中,展身在和煦的柔里,摇荡着娇美的身段,出一波一波的清新,一浪一浪的意。这时候,光也得一的翠绿,一缕缕的金,翠绿与原了生活的底色,增添吉祥。漳柳呈现着超凡的情俗的姿,清奇的骨,高而素雅,令人神清爽,心神怡。其,她不止生在漳河之,也生在大山下,青峰怀里,古老而焕发着时息的故小城,平添出一道媚的景。站在山坡向下望,那婆娑的柳又像柔柔的绿云,春,漾出绿色的漪,大山就像漂浮在这涟漪接漪的碧波绿涛上,不大的一阵风,似乎也可悠悠地漂了去了。

春天的柳,尤其柔韧细长细长得又如玉衣上的金。那蓄了一冬的汁液,受了光的孵化,春姑娘的召从温热的地表下升起,升起,沿嫩嫩的柔,在薄如翼的紫皮下,涌澎湃成绿的激流,暗暗地奔向碧嫩的枝梢,催促新芽的急速生,把生命之火燃致。云白了,天了,黄鹂在柳浪中鸣啭听的春歌。漳河水在天白云的映照下,翻卷起一浪一浪的色波。放牛的孩子,褪下一截柳皮,制出一管紫笛,在鹅鸭声中,吹奏出一支绿色的歌,那才是一支真正的春歌。风从东方吹过来,千条万条尽向西,柔柔的,顺顺的,拂得是那的情意往,意情移,柔舒爽得人魂意!快如剪刀的春,把一树树的新绿,裁剪成一面面的疏帘,河水罩在绿纱般的幕里。绿的柳帘,引的春雨,桃花被悄悄地色,的一枝,深的一枝,深深浅浅又一枝,隙透出,越红与绿的相益彰,红与绿的和谐娇媚。大雁们来得要早些,若一痕的雁字,在天蠕蠕的移动着,叫声却是那的清晰而嘹亮,巧巧地落在春堤春河上,宛若一的小溪,流稻田,流进苇塘,更流的心里。分,雁字弯弯地落下了,就像一黑而纤细虹,又像一巧巧的黛眉,到春的沙滩与泥岸上。偎芽初抽,新泥初,大雁的身影便罩进这绿透明的柳帘里。雁儿们来自江南,带来了西子湖畔的馨,洞庭湖上的柔波,滕王前的草色,也裹挟来黄鹤楼头的流云,寒山寺前的钟声。它是去年就好了期,也预约好此时节的宿地。它义鸟,言而有信。漳柳早们张起了幔,春草早们铺好了床,河塘早们养下了小,山也早将这里的泥土暖。 雁夫妻们这时便缠绵在河岸上, 喁喁讲着情言蜜,在河上击溅出一重重的情波,河水里映出它那吹歌的交合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心到我心上,我心长进你心里。漳河岸的柳林啊,成就了情侣们多少好如痴如幻的好

柳的生命更是极强的。它不像枣树,落最早,抽芽最。漳柳的新芽儿抽得最早,落得最,常挂上雪花而不肯落去,将叶的生命延伸到致。人,松竹梅寒三友;我,柳柿可寒山兄弟。玉兔升,秋乍起,大如梧桐,小如金,一片片黄叶离枝了,落了,枝那些色了,柳愈加碧绿,愈加老,由春前的嫩绿变成老绿凭着受了三百几十天的桑巨,一直持到深秋,持到更晚,那老的柿芬芳,一比老。柿枝上的片片上的片片绿,在山,在河袂起舞,相映成趣。而重登高,看着这古柳,勾起多的悠情古意……

而今,漳河上的柳,愈加得到了人的垂青,不似昔日的“章台柳”,人折了那人攀;今的漳柳,河新前,新生活装点得更美



作者简介:李亮,本名李之清,生于1936年,涉县西戌镇东戌村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邯郸市作协顾问,著有《李亮文集》六卷。李亮于1955年10月创作第一篇小说《林儿和羊》,此后50余年,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百万余字,获省级或全国大奖多项,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河北省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文化工作者”,被中国作家协会接纳为会员。其中,小说《鹰崖碑》获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小说《雁来二月》获“东丽杯全国梁斌小说评奖”,散文《夜宿巴东》获“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赛”一等奖。他不但自己搞创作,还创办报纸《涉县文艺》、《崇州文艺》,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