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二孩,不止是调整人口政策

 一帆风顺1078 2016-03-08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消息甫一发布,便如预料之中一样,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热议。

一方面,这一政策事实上宣告了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另一方面,更在于这一“生育选项”早已被大部分“80后”家庭思考了无数遍。因此,对于 “80后”来说,这一所谓的“超预期政策”,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

所以,在政策正式落地后,大部分人才会异口同声地表示,“全面二孩”看似是阳光普照,但真正要让每个中国家庭实施,所遇到的现实仍然 “骨感”。总而言之就一个字:难!

为什么“难”?许多媒体的分析其实已经道出个中原因,经济负担是最核心也是最现实的因素。网络上有好事者精确计算了国内主要城市抚养孩子的成本,即使如重庆这样的西部城市,抚养一个孩子到成年也需要投入60-70万。可见,对于国内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二胎”无疑就件“奢侈品”。

不过,当我们深入分析这种沉重的生育负担之后,会发现其中潜藏的是今天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仔细分析抚养成本的明细,我们可以看到,生育成本的“大头”其实就是教育成本。在今天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里,教育资源的精英化已是显而易见的趋势,这导致教育成本仍在水涨船高:学区房、私立或贵族学校的学费、课外补习班、海外游学……这些五花八门的教育支出,就像黑洞般吮吸着每个家庭的账户。

更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中国家庭即使并不崇尚“虎妈式”教育,但总归抱持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最终造成中国家长在教育方式和观念上产生“羊群效应”。因此,中国家庭大多是自愿投身于上述“黑洞”,却没有人愿意理智地分析,这些投入对于孩子的教育究竟起到什么效果。

其次, “二孩”政策的难以实施,还囿于今天的中国企业对于女性职工普遍存在的一种潜在的“歧视”。

事实上,存在于今天的中国职场的这种女性“歧视”,不同于封建社会,并未真的将女性看作是“二等公民”,而完全是出于功利目的,将女性自觉不自觉地分为“未婚未育”、“已婚未育”和“已婚已育”等不同类别,其中“已婚未育”的女性对于雇主来说收益最差,也因此遭到最明显的就业歧视。

在功利主义占据主流的今天,许多中国企业抱持这样的态度有其可恨之处,也有其可怜之处。今天的中国企业,大部分仍处于利润低薄的产业底层,其自身生存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自然无法承担太高的职工保障水平,再加上国家相关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没有跟上,整个大环境也就给处于相对“弱势”的部分女性,以较大的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