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吃喝秘境

 激扬文字 2016-03-08

故宫吃喝秘境

热爱美食的人,去到故宫,总会想找一找御膳房,看看皇上的厨房到底什么样。可惜,你百分之百是找不到的。御膳房遗址就在现在珍宝馆附近,不过早就被改成了库房,并不对外开放。但是紫禁城里跟美食相关的秘境还有很多,而且不少都在明处,就不知道你能不能认得出了。

故宫吃喝秘境

太和殿

一进故宫,第一个景观就是太和殿,悬山式建筑,三层石栏,巍峨雄壮,大家都知道这里是皇帝登基的所在。每当新皇登基,文武百官跪在大殿以里或者太和殿广场两侧,执事在广场中央挥舞长鞭,百官根据长鞭抽打地面的响声行三拜九叩大礼。

故宫吃喝秘境

太和殿的规制是故宫当中最高的,所以平时并不太常用,但宫廷最重要的大宴,都在这里举行。比如,清代宫廷的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都在这里举办。皇帝端坐在太和殿内,坐前设金龙大宴桌,其他人等,按身份坐于殿内两侧。不过太和殿内空间有限,能坐在屋里的主要是皇亲贵胄、享有殊荣的一、二品大员,其他人则根据品级高低坐廊下或太和殿广场上。

宴会的程序很简单,进汤羹,进酒膳,动乐相贺,之后可能还会有一段舞蹈,像冬至节时会有侍卫们跳庆隆舞。全部时长不会超过20分钟,特别是冬天,坐在露天广场上的大臣们实在寒苦难捱,这样也是比较符合大家心意的。

故宫吃喝秘境

宫廷大宴一般有两个承办单位,一个叫光禄寺,一个叫内务府。不要以为参加国宴你就能享受到宫廷美食,光禄寺一般负责群臣的饮食,内务府负责皇家饮食。光禄寺承办的宴席中有满汉两种,满席6等,汉席5类。内务府是御膳房的上级机关,自然这种差事还是御膳房来办理,其实说白了,皇上平时吃什么,在国宴的时候照旧吃什么。

故宫吃喝秘境

除了太和殿,故宫的其它地方也会设有国宴,比如保和殿的除夕宴,文华殿的经筵宴。故宫里其它时间的宴席,多属于皇上的家庭聚会,就比较随意了,有的在乾清宫,有的在慈宁宫,就没有太和殿大宴这样的规模了。

南书房

越过三大殿,就来到了乾清门,这里是外朝与后宫的分界线。乾清门两侧各有两排小房,西侧是著名的军机处,东侧则是南书房。其实这里也是跟吃有重要关联的。南书房在清中前期是皇上与内阁学士讨论学术、吟诗作画的地方,到了清末改为了会见外国使节的场所。但一成不变的是,南书房外在清代都是太监们腌制面酱的地方。

故宫吃喝秘境

齐如山先生曾在回忆录中记述,宫廷面酱格外珍贵,清代被称为“宫酱”,各王府宅门都争相采购,这是全体太监的一笔重要收入。宫酱的原料都是御膳房点心局剩下的点心渣子,我想大概是因为宫廷点心做的细腻,所以用它们酿出的面酱会格外好吃。据说,当初南书房外有一排大缸,就是太监们腌酱的器具。腌酱属于发酵工艺,但凡发酵,就会产生异味,尤其是夏天,一定是具有极大杀伤力的穿透性武器。早年读书画画的皇帝和学士们倒还好说,晚清的时候,这里是接见西方使节的外交场所,那些大使、公使也得捏着鼻子受命陪闻。

故宫吃喝秘境

皇上那么大的权威,就不能要求挪个地方,或者干脆下令禁止腌酱吗?其实皇上作为个体,在后宫的地位虽然最尊贵,但是面对一个庞大的太监群体,他又是弱势的。整个后宫,其实也是太监的天下,特别是晚清,皇帝幼小无能,对这种事情往往就手下留情了。现在的南书房已经改成故宫文创商店,一排大缸也早已被搬走了,如果游览至此,还不赶紧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想想这要是在想当初,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即便是皇上也享受不到。

故宫吃喝秘境

坤宁宫

透过坤宁宫正中央的玻璃窗,映入眼帘的是三口大锅。这里不是皇后的寝宫吗?怎么会有锅?难道是娘娘为了显示贤惠,专门在这里做饭?其实不然,明代时,坤宁宫确是皇后的寝宫,到了清代,这里就升格为更为庄严的神堂。因为满人信封萨满教,每天都要进行朝祭、夕祭等萨满祭祀,所谓祭杆子、祭堂子,那么每天早晚都会在这里制作祭肉和祭祀所用的饽饽,这三口大锅,就是干这个的。而殿外偏东南处,还有一座杆子的遗址,就是过去神杆的座基。清代的神杆,跟现在的旗杆比较像,杆子上方有一圆斗,斗内放有谷物,负责给过往的乌鸦进行补给。神杆已经不知去向,但基座上留有明显的痕迹。

故宫吃喝秘境

其实祭肉跟我们平常吃过的东西还有很大的关系,清代北京人吃“神余”,也就是祭祀过后的白肉。除了皇宫,王府、宅门等很多人家也会有萨满祭祀,特别是西城的很多王府,他们把祭祀后剩下的肉就便宜卖给一家小吃摊,结果买卖越做越火,成为了今天的老字号“砂锅居”!

故宫吃喝秘境

宁寿宫花园

宁寿宫花园在现在的珍宝馆以里,这里有边吃边看戏的畅音阁,还有曲水流觞的饮酒赋诗之所,但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小的细节,跟我们吃过的名菜有特别大的联系。宁寿宫花园最北端的院落里,房间当中打上了木制隔断,隔断如一扇一扇的小窗棱,中间安装了紫色的绢纱,绢纱的中央都是一些名臣为皇帝提写的诗词。这些诗词上都有落款,写着臣某某某敬书。就在这些隔断上,有一位名写家张贴了很多幅作品,他就是陆润庠。

故宫吃喝秘境

陆润庠,号凤石,苏州人,光绪朝的状元,以诗文、书法著称。陆凤石还有一大爱好,就是享用美食。他在进京赶考之时,住在宣南,常光临现在的老字号致美斋,把他最爱的猪蹄的做法就传给了厨子,后来他中了状元,烧烩爪尖就传遍了京城,成为各大饭馆争相模仿的菜品。要说现在每逢高考,各餐厅都会推出状元套餐,其实这烧烩爪尖才是真正的状元菜,不仅金榜题名,还独占鳌头。

故宫吃喝秘境

故宫是古代皇帝、妃嫔居住的地方,处处都有历史文化的遗迹,跟吃喝有关的自然也不少。我们现在游览紫禁城,往往只注重了建筑的雄伟、文物的精美,如果再带着一些小知识,前来凭吊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文化,是不是就更有趣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