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

 名天空间 2016-03-09

方名: 一加减正气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藿香梗2钱,厚朴2钱,杏仁2钱,茯苓皮2钱,广皮1钱,神曲15分,麦芽15分,绵茵陈2钱,大腹皮1钱。

主治: 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

用法用量: 5杯,煮2杯,再服。

各家论述: 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减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去甘、桔,此证以中焦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浊,厚朴、广皮、茯苓、大腹泻湿满;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道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诸皮皆凉,泻湿热独胜也。

方名: 一甲复脉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加减复脉汤去麻仁,加牡蛎1两。

主治: 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

备注: 温病深入下焦劫阴,必以救阴为急务。然救阴之药多润滑,但见大便溏,不必待日三四行,即以一甲复脉法,复阴之中,预防泄阴之弊。

方名: 一甲煎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生牡蛎2两(碾细)。

主治: 温病下后,大便溏甚,一昼夜三四次,脉仍数者。伤寒肠出血。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温3服。

临床应用: 伤寒肠出血:靖某,男性,18岁。罹病已十六日,经服中西药无效,近两日病情加剧。脉虚大,体温39.5,头晕耳聋,口干舌燥,渴而不欲饮,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大便稀黑如柏油样。辨证为温病瘀血(伤寒肠出血)拟以一甲煎治疗。一剂诸证悉减,连服四剂基本痊愈。继服一甲复脉汤数剂,巩固疗效。

各家论述: 下法后,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而频数,非其人真阳素虚,即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若以复脉滑润,是以存阴之品,反为泻阴之用。故以牡蛎一味,单用则力大,既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三用之。

方名: 二加减正气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藿香梗3钱,广皮2钱,厚朴2钱,茯苓皮3钱,木防己3钱,大豆黄卷2钱,川通草15分,薏苡仁3钱。

主治: 湿温。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3次服。

方名: 二甲复脉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5钱,生鳖甲8钱。

主治: 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

临床应用: 虚劳:陈某,十九岁,脉虚数,头目眩冒,暮有微热,饮食少减,面似桃花,身如柳叶,与二甲复脉法。熟地六钱,生鳖甲八钱,白芍(生)六钱,麦冬(不去心)五钱,生牡蛎五钱,麻仁二钱,阿胶三钱,炙甘草六钱。煮三杯,分三次服。服二十帖,红退晕止,食进,后用专翕大生膏四斤收功。

各家论述: 温病七八日以后,热深不解,口中津液干涸,但觉手指掣动,即当防其痉厥,故以复脉育阴,加入介属潜阳,使阴阳交纽,庶厥不可作也。

方名: 二金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鸡内金5钱,海金沙5钱,厚朴3钱,大腹皮3钱,猪苓3钱,白通草2钱。

功效: 宣通气分。

主治: 夏秋湿热气蒸,外干时令,内蕴水谷,病黄疸而肿胀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方名: 人参石脂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人参3钱,赤石脂(细末)3钱,炮姜2钱,白粳米(炒)1合。

主治: 久痢阳明不阖。

用法用量: 5杯,先煮人参、白米、炮姜令浓,得2杯,后调石脂细末和匀,分2次服。

备注: 本方为辛甘温合涩法,即桃花汤之变法也。

方名: 人参鸟梅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莲子(炒)、炙甘草、乌梅、木瓜、山药。

主治: 久痢伤阴,口渴舌干,微热微咳。

备注: 此方为酸甘化阴法,于救阴之中,仍然兼护脾胃。若液亏甚而土无他病者,则去山药、莲子,加生地、麦冬,又一法也。

方名: 人参泻心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人参2钱,干姜2钱,黄连15分,黄芩15分,枳实1钱,生白芍2钱。

主治: 上焦温热未消,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服。滓再煮1杯服。

各家论述: 本方为苦辛寒兼甘法。里虚,故用人参以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湿中兼热,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降。此邪已内陷,其势不能还表,法用通降,从里治之。

方名: 三才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3钱,天冬2钱,干地黄5钱。

加减: 欲复阴者,加麦冬、五味子;欲复阳者,加茯苓、炙甘草。

主治: 暑邪久热,寝不安,食不甘,神识不清,阴液元气两伤者。

用法用量: 5杯,浓煎两杯,分2次温服。

各家论述: 凡热病久入下焦,消烁真阴,必以复阴为主。其或元气亦伤,又必兼护其阳。三才汤两复阴阳,而偏于复阴为多者也。

方名: 三仁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杏仁5钱,飞滑石6钱,白通草2钱,白蔻仁2钱,竹叶2钱,厚朴2钱,生薏仁6钱,半夏5钱。

功效: 宣化畅中,清热利湿。芳香化浊,通阳利湿。

主治: 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热互结,留恋三焦,及暑湿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之湿重于热者。现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及伤寒、副伤寒之属于湿热为患者。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湿温邪在中焦,亦照顾上下两焦。湿温初起,湿热互结,而湿重于热者。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未曾化燥,湿胜热微,及暑温挟湿。

用法用量: 甘澜水8碗,煮取3碗,每服1碗,13次。

用药禁忌: 若湿已化燥者,不宜使用。

临床应用: 1.湿温:张某某,男,35岁,工人。身热,午后尤甚,时有汗出,身困无力,胸闷纳呆,心烦少寐,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乃湿热交阻,治以芳香化湿,佐以清热,投三仁汤加减:杏仁12g,白蔻仁10g、生薏仁15g、滑石30g、半夏12g、竹叶15g、香薷10g、银柴胡12g、连翘20g、车前草20g,陈皮12g6剂而愈。 2.伤寒、副伤寒:以三仁汤加减治疗伤寒31例,副伤寒6例。其中初期13例,极期22例,缓解期1例,并发肠穿孔中转手术者1例。证属湿重于热者,选加藿香、法半夏;热重于湿者,选加生石膏、知母、黄连;湿热并重者,选加柴胡、黄芩、连翘。大部分病例于服药后2-3天体温下降,5天体温正常,消化道症状也相应改善。 3.急性黄疸型肝炎:以三仁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72例,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368岁,黄疸指数1215030以上者39例;谷丙转氨酶57200以上,200以上者51例,以本方加丹参10g,秦艽6g,茵陈15g、虎杖15g,重症剂量加倍,儿童用量酌减,疗程最短17天,最长49天,平均24.2天,痊愈64例(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显效7例(症状消失,谷丙转氨酶或黄疸指数一项正常),无效1例。 4.肾盂肾炎: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肾盂肾炎15例,其中急性9例,慢性而急性发作6例。症状表现多有腰痛、尿频、尿急,尿道热痛,口干不欲饮,胸闷不饥,或恶寒发热,身重疼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濡数或濡缓;尿常规化验,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脓细胞及红血球,尿培养致病菌均为阳性。根据湿重、热重等症情随症加味,每日一剂,煎取浓汁200毫升左右,分二次服。经治疗痊愈5例,临床治愈7例,好转3例,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为6.4天,尿菌转阴时间平均为26.6天, 5.急性肾炎:许某某,男,8岁。半月前因发寒热,咽痛咳嗽,治疗后外感已除,但晨起面目浮肿,尿少,神疲乏力,纳食不佳,面色苍白少华,舌质正红,苔白而腻,脉来沉缓,尿检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治以三仁汤加赤小豆30g,茯苓皮15g,每日1剂,服3剂后病情好转;惟虑其正气虚弱,增入黄耆克,再服三剂,浮肿全消,舌脉正常,尿检均呈阴性。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2.《中医热病论》:本方用杏仁宣肺利气以化湿,蔻仁、厚朴、半夏芳化理气以燥湿,通草、苡仁、滑石淡渗利湿,竹叶以透热于外,合而共奏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

备注: 本方改为合剂,名三仁合剂(见《中药制剂汇编》)。

方名: 三加减正气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藿香3钱(连梗叶),茯苓皮3钱,厚朴2钱,广皮15分,杏仁3钱,滑石5钱。

主治: 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再服。

各家论述: 《温病学讲义》:舌黄脘痞,为湿阻中焦而微有化热之象,故以藿梗、厚朴、陈皮疏理中焦,滑石、茯苓皮渗湿泄热,因湿渐化热,所以用藿香叶以透热向外,杏仁宣利肺气,气化则湿热俱化。

方名: 三甲复脉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炙甘草6钱,干生地6钱,生白芍6钱,麦冬5钱(不去心),阿胶3钱,麻仁3钱,生牡蛎5钱,生鳖甲8钱,生龟版1两。

加减: 剧者,加甘草1两,地黄8钱,白芍8钱,麦冬7钱,日31服。

功效: 滋阴清热,潜阳熄风。

主治: 温病后期,热烁肝肾之阴,虚风内动之手指蠕动,甚则心中痛,舌干齿黑,唇裂,脉沉细数。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二甲复脉,防痉厥之渐,即痉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复脉止厥。兹又加龟版名之三甲者,以心中大动,甚则痛而然也。心中动者,火以水为体,肝风鸱张,立刻有吸尽西江之势,肾水本虚,不能济肝而后发痉,既痉而水难淬补,心之本体欲失,然大动也。甚则痛者,阴维为病主心痛,此证热久伤阴,八脉丽于肝肾,肝肾虚而累及阴维,故心痛,非如寒气客于心胸之痛可用温通,故以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龟版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济成功也。

方名: 三石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飞滑石3钱,生石膏5钱,寒水石3钱,杏仁3钱,竹茹(炒)2钱,银花3钱(花露更妙),金汁1酒杯(冲),白通草2钱。

功效: 辛凉清热,芳香败毒化浊。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主治: 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

用法用量: 5杯,煮成2杯,分2次温服。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三石,紫雪丹中之君药,取其清热退暑利窍,兼走肺胃者也;杏仁、通草为宣气分之用,且通草直达膀胱,杏仁直达大肠;竹茹以通脉络;金汁、银花败暑中之热毒。 2.《温病学》:本证属暑湿弥漫三焦,故予三石汤清宣上中下三焦暑湿之邪。方中以杏仁宣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暑湿易化;石膏、竹茹清泄中焦邪热;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湿热;另用银花、金汁涤暑解毒。全方重在清暑泄热,兼以利湿。

方名: 三香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瓜蒌皮3钱,桔梗3钱,黑山栀2钱,枳壳2钱,郁金2钱,香豉2钱,降香末3钱。

主治: 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临床应用: 右胁胸痛:周某,男,28岁。负重右侧胸胁被撞,自觉疼痛,影响呼吸。平日嗜酒,兼咳嗽有痰,有时不易咯出,口渴,尿黄,大便燥结,食纳较差,舌尖稍红,苔薄黄,脉数而略弦滑。服三香汤加减,二剂告愈。

各家论述: 此证由上焦而来,其机尚浅,故用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山栀轻浮微苦清热;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秽浊而开郁。

方名: 三黄二香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黄连1两,黄柏1两,生大黄1两,乳香5钱,没药5钱。

主治: 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用法用量: 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则用香油调敷。

各家论述: 三黄峻泻诸火而不烂皮肤,二香透络中余热而定痛。

方名: 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苇茎5钱,薏苡仁5钱,桃仁2钱,冬瓜仁2钱,滑石3钱,杏仁3钱。

主治: 太阴湿温喘促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方名: 大定风珠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生白芍6钱,阿胶3钱,生龟版4钱,干地黄6钱,麻仁2钱,五味子2钱,生牡蛎4钱,麦冬(连心)6钱,炙甘草4钱,鸡子黄(生)2枚,鳖甲(生)4钱。

加减: 喘,加入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功效: 滋液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肝肾阴血极虚,内风煽动不息,眩晕不能张目,耳鸣,筋惕肉瞤,心慌泛漾。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3次服。

用药禁忌: 如阴液虽虚,而邪气犹盛者,非本方所宜。

临床应用: 1.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失语:患者赵某,4周岁,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失语、意识不清、痴呆、乱跑不安静、吃石头瓦块纸屑、咬人、晚上睡眠惊悸、有时发热、颜面潮红等症。作者认为,久患热性病,势必热邪伤阴,血络燥结,神经失其滋润,以致神经干燥而蠕动,筋脉拘挛,故有乱跑不安静、夜眠惊悸、发热等症状,拟用育阴镇静剂,遂仿定风珠方加减。生杭芍2钱、阿胶1钱、生龟板2钱、生地8分、生牡蛎1钱、麦冬1钱、条沙参1钱、生石决明2钱、菖蒲5分、鸡子黄1枚。将药煎成过滤,待温和鸡子黄顿服。服后睡眠安静,乱跑减少,白天能午睡约1个多小时,再不发烧,后每10天服1剂,服至3剂,除失语外,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意识较前清醒。服至第6剂,语言完全恢复, 2.肝厥:额氏,22岁,除夕日亥时,先是受寒痹痛,医用桂、附等极燥之品,服之大效;医见其效也,以为此人非此不可,用之1年有余,不知温燥与温养不同,可以治病,不可以养身,以致少阴津液被劫无余,厥阴头痛,单巅顶一点痛不可忍,至于窗间有豆大微光即大叫,必室漆黑而后稍安,1日厥去4-5次,脉弦细数,按之无力,危急已极。勉与定风珠潜阳育阴,以熄肝风。大生地8钱、麻仁4钱、生、白芍4钱、生龟板6钱、麦冬(不去心)4钱、生阿胶4钱、生鳖甲6钱、海参2条、生牡蛎6钱、鸡子黄(去渣后,化入搅匀)2枚、甘草(炙)5钱、煮成8杯,去渣,上火煎成4杯,不时频服。服后见小效,加鲍鱼片1两,煮成10杯。去渣,煎至5杯,服如前。上方服2日,厥止,头痛大减,犹畏明,方法如前。服至第4日,腰以上发热,腰以下冰凉,上下浑如两截;身左半有汗,身右半无汗,左右浑如两畔。此症当令其复厥后再安则愈。照前方定风珠减半,加青蒿8分,当夜即厥2-3次。至第5日,仍照定风珠原方分量,服至第8日而愈。 3.高血压:谭某,男,65岁,素嗜饮酒,且禀性刚强,因劳累过度,五天前突然眩仆,前医从虚论治,屡进温补,病情加重。症见面赤颧红,唇干口燥,舌质红,苔薄黄,脉象细数。血压180/90毫米汞柱。此乃肝肾阴亏,五志之火无制。治用滋阴涵阳法,拟大定风珠加味:阿胶10g(烊冲)、鸡子黄2枚(冲)、白芍15g、干地黄15g、麻仁10g、五味子5g、生牡蛎30g、麦冬10g、炙草5g、鳖甲10g、龟板10g、乌梅10g、蔗汁100ml(兑服)上方连服4剂,头目眩晕减半,血压160/80毫米汞柱。再服12剂,诸证悉除,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4.放疗后舌萎缩:施某,女,50岁,1982818日诊。因患鼻咽癌,曾在医院作放射治疗,治后病情稳定,但出现舌僵硬、左歪、痿缩,感觉基本消失,言语不清,吞咽障碍,不能饮食、脉象弦细,按之无力,舌薄红少苔。此属热伤阴分,津液被劫,舌体失荣,予大定风珠。5剂后舌较柔和,言语略清,能进稀粥,连服17剂,言语基本清楚,能进粥及软饭。 5.产后郁冒自汗《吴鞠通医案》:王氏,郁冒,自汗出,大便难,产后三大症俱备。因血虚极而身热发厥,六脉散大。俗云产后惊风,不知皆内症也。断断不可误认外感症,议翕摄真阴法。大生地6钱、麦冬(不去心)3钱、白芍2钱(炒)、生龟版5钱、阿胶3钱、5味子(制)1钱、生牡蛎3钱、鲍鱼3钱、炙甘草1钱、鸡子黄2枚(去滓后搅入,上火2-3沸)、海参2条、煮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之治也。观脉虚苔少可知,故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一味,从足太阴下安足三阴,上济手三阴,使上下交合,阴得安其位,斯阳可立根基,俾阴阳有眷属一家之义,庶可不致绝脱欤! 2.《中医方剂学讲义》:本方从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加减而成。方用加减复脉汤甘润存阴,加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五味子与甘草合用,取其酸甘化阴;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可以滋阴液、熄风阳。合用以奏酸甘化阴,滋液熄风之效。 3.《医方发挥》:本方用鸡子黄味甘入脾,镇定中焦,上通心气,下达肾气,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血滋阴力强,为治血虚之要药,二药合用滋阴以熄风,为主药;白芍苦酸微寒,甘草甘平,五味子酸温,三药合用酸甘化阴,滋阴柔肝,生地黄养阴生津,麦门冬养阴润肺,火麻仁质润多脂滋养补虚,上六药皆能加强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之效,共为辅药;复用龟板、鳖甲、牡蛎等介类药育阴潜阳,为佐药;其中甘草又可调和诸药,为使。各药合用,使阴液增,浮阳潜,虚风熄,共奏滋阴熄风之效。为治疗虚风内动的有效方剂。

方名: 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半夏8钱,茯苓块6钱,厚朴3钱,生姜5钱,杏仁3钱。

主治: 两太阴暑温,咳嗽,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

用法用量: 甘澜水8杯,煮取3杯,温服,13次。

各家论述: 此暑温而兼水饮者也。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蠲饮和中;再加厚朴、杏仁,利肺泻湿,预夺其喘满之路;水用甘澜,取其走而不守也。

方名: 小定风珠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鸡子黄1枚(生用),真阿胶2钱,生龟版6钱,童便1杯,淡菜3钱。

主治: 下焦温病,既厥且哕(俗名呃忒),脉细而劲。

用法用量: 5杯,先煎龟版、淡菜,得2杯,去滓,入阿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

用药禁忌: 小定风珠似乎腻滞,非脉证审确,不可轻用。

各家论述: 《温病条辨》:温邪久踞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阴阳俱减则细,肝木横强则劲。故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龟版补任而镇冲脉;阿胶沉降,补液而熄肝风;淡菜生于咸水之中而能淡,外偶内奇,有坎卦之象,能补阴中之真阳,其形翕阖,故又能潜真阳之上动;童便以浊液仍归浊道,用以为使也。名定风珠者,以鸡子黄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熄肝风,肝为巽木,巽为风也。

方名: 小柴胡加干姜陈皮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小柴胡汤加干姜2钱,陈皮2钱。

主治: 少阳疟而脉弦迟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方名: 小陷胸加枳实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黄连2钱,栝楼3钱,枳实2钱,半夏5钱。

主治: 阳明暑温,水结在胸,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

用法用量: 急流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各家论述: 暑兼湿热,热甚则渴,引水求救,湿郁中焦,水不下行,反而上逆则呕;胃气不降,则大便闭。故以黄连、栝楼,清在里之热痰,半夏除水痰而强胃;加枳实者,取其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也。

方名: 专翕大生膏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2斤(无力者以制洋参代之),茯苓2斤,龟版1斤(另熬胶),乌骨鸡1对,鳖甲1斤(另熬胶),牡蛎1斤,鲍鱼2斤,海参2斤,白芍2斤,五味子半斤,麦冬2斤(不去心),羊腰子8对,猪脊髓1斤,鸡子黄20圆,阿胶2斤,莲子2斤,芡实2斤,熟地黄3斤,沙苑蒺藜1斤,白蜜1斤,枸杞子1斤(炒黑)。

加减: 肝虚而热者,加天冬1斤,桑寄生1斤同熬膏,再加鹿茸24两为末。

主治: 燥久伤及肝肾之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者。

制备方法: 上药分4铜锅(忌铁器搅,用铜勺),以有情归有情者二,无情归无情者二,文火细炼6昼夜,去滓,再熬3昼夜,陆续合为1锅,煎炼成膏,末下3胶,合蜜和匀,以方中有粉无汁之茯苓、白芍、莲子、芡实为细末,合膏为丸。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渐加至3钱,13次,约11两,期年为度。

各家论述: 专翕取乾坤之静,多用血肉之品,熬膏为丸,从缓治。益下焦深远,草木无情,故用有情缓治。专翕之妙,以下焦丧失皆腥臭脂膏,即以腥臭脂膏补之。较之丹溪之知柏地黄,云治雷龙之火而安肾燥,明眼自能辨之。盖凡甘能补,苦能泻,独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乎?再雷龙不能以刚药直折也。肾水足则静,自能安其专翕之性;肾水亏则动而躁,因燥而躁也。善安雷龙者,莫如专翕。

方名: 五加减正气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藿香梗2钱,广皮15分,茯苓块3钱,厚朴2钱,大腹皮15分,谷芽1钱,苍术2钱。

主治: 秽湿着里,脘闷便泄。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12次。

各家论述: 秽湿而致脘闷,故用正气散之香开;便泄而知脾胃俱伤,故加大腹运脾气,谷芽升胃气也。

方名: 五汁饮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

加减: 欲清表热,则加竹叶、连翘;欲泻阳明独胜之热,而保肺之化源,则加知母;欲救阴血,则加生地、元参;欲宣肺气,则加杏仁;欲行三焦开邪出路,则加滑石。

功效: 甘寒救液。

主治: 太阴温病,口渴,吐白沫粘滞不快者。瘅疟,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

用法用量: 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临床应用: 1.不食:庆室女;16岁。不食十余日,诸医不效,面赤,脉洪。与五汁饮降胃阴法,兼服牛乳,三日而大食矣。 2.低热:邱,18岁。温热愈后,午后微热不除,脉弦数,面赤。与五汁饮三日,热退进食,七日全愈。

各家论述: 《成方便读》:方中五物,皆用鲜汁,取其甘凉退热,而其力较干者煎汤为尤甚。且五物之中,虽皆属甘寒,而各自为用。如梨之清肺,芦之清胃,二味皆能流利大肠;温邪虽属无形,恐内有痰滞,荸荠可以消导之;热伤阴血,则血热相瘀,藕汁可以行散之;甘蔗甘平,和中养胃,一如方中用甘草之意,此亦善于立方者耳。

方名: 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五苓散,防己1两,桂枝1两半(足前成2两),薏仁2两。

加减: 寒甚脉紧者,再加附子大者1枚。

主治: 霍乱兼转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百沸汤和,13次,剧者日31。得卧则勿再今服。

方名: 化斑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石膏1两,知母4钱,生甘草3钱,元参3钱,犀角2钱,白粳米1合。

主治: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反发斑疹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日3服;滓再煮1钟,夜1服。

各家论述: 此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法也,前人悉用白虎汤。作化斑汤者,以其为阳明证也,阳明主肌肉,斑家遍体皆赤,自内而外,故以石膏清肺胃之热,知母清金保肺,而治阳明独胜之热,甘草清热解毒和中,粳米清胃热而保胃液,白粳米阳明燥金之岁谷也。本论独加元参、犀角者,以斑色正赤,木火太过,其变最速。但用白虎燥金之品,清肃上焦,恐不胜任,故加元参,启肾经之气,上交于肺,庶水天一气,上下循环,不致泉源暴绝也。犀角咸寒,禀水木火相生之气,为灵异之兽,具阳刚之体,主治血毒蛊注,邪鬼瘴气,取其咸寒,救肾水以济心火,托斑外出,而又败毒辟瘟也。再病至发斑,不独在气分矣,故加二味凉血之品。

方名: 化癥回生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人参6两,安南桂2两,两头尖2两,麝香2两,片子姜黄2两,公丁香3两,川椒炭2两,虻虫2两,京三棱2两,蒲黄炭1两,藏红花2两,苏木3两,桃仁3两,苏子霜2两,五灵脂2两,降真香2两,干漆2两,当归尾4两,没药2两,白芍4两,杏仁3两,香附米2两,吴茱萸2两,元胡索2两,水蛭2两,阿魏2两,小茴香炭3两,川芎2两,乳香2两,良姜2两,艾炭2两,益母膏8两,熟地黄4两,鳖甲胶1斤,大黄8两(为细末,以高米醋1斤半熬浓,晒干为末,再加醋熬,如是3次,晒干,末之)。

主治: 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而成癥者。癥结不散不痛,癥发痛甚;血痹;妇女干血痨证之属实证;疟母左胁痛而寒热者;妇女经前作痛,古谓之痛经者;妇女将欲行经而寒热者;妇女将欲行经,误食生冷腹痛者;妇女经闭;妇女经来紫黑,甚至成块者;腰痛之因于跌扑死血者;产后瘀血,少腹痛,拒按者;跌扑昏晕欲死者;金疮棒疮之有瘀滞者。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鳖甲、益母、大黄三胶和匀,再加炼蜜为丸,重15分,蜡皮封护。

用法用量: 用时温开水和,空心服;瘀甚之证,黄酒下。

各家论述: 化癥回生丹法,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也。方从《金匮》鳖甲煎丸与回生丹脱化而出。此方以参、桂、椒、姜通补阳气,白芍、熟地守补阴液,益母膏通补阴气而清水气,鳖甲胶通补肝气而消癥瘕,余俱芳香入络而化浊。且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又以醋熬大黄三次,约入病所,不伤他脏,久病坚结不散者,非此不可。或者病其药味太多,不知用药之道,少用独用,则力大而急;多用众用,则功分而缓,古人缓化之方皆然。所谓有制之师不畏多,无制之师少亦乱也。

方名: 双补汤

别名: 脾肾双补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苁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

主治: 老年久痢,脾阳受伤,食滑便溏,肾阳亦衰。

各家论述: 方中以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甘温而淡者补脾渗湿,再莲子、芡实水中之谷,补土而不克水者也;以补骨脂、苁蓉、巴戟、菟丝、覆盆、萸肉、五味酸甘微辛者,升补肾脏阴中之阳,而兼能益精气安五脏者也。

备注: 脾肾双补汤(《镐京直指》卷二)。

方名: 天根月窟膏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五。

药物组成: 鹿茸1斤,乌骨鸡1对,鲍鱼2斤,鹿角胶1斤,鸡子黄16枚,海参2斤,龟板2斤,羊腰子16枚,桑螵蛸1斤,乌贼骨1斤,茯苓2斤,牡蛎2斤,洋参3斤,菟丝子1斤,龙骨2斤,莲子3斤,桂圆肉1斤,熟地4斤,沙苑蒺藜2斤,白芍2斤,芡实2斤,归身1斤,小茴香1斤,补骨脂2斤,枸杞子2斤,肉苁蓉2斤,萸肉1斤,紫石英1斤,生杜仲1斤,牛膝1斤,萆薢1斤,白蜜3斤。

功效: 阴阳两补,通守兼施。

主治: 下焦阴阳两伤,八脉告损,急不能复,胃气尚健,无湿热证者;男子遗精滑泄,精寒无子,腰膝腹痛之属肾虚者;老年体瘦,痱中,头晕耳鸣,左肢麻痹,缓纵不收,属下焦阴阳两虚者;妇人产后下亏,淋带癥瘕,胞宫虚寒无子,数数殒胎,或少年生育过多,年老腰膝尻胯酸痛者。

制备方法: 上药用铜锅4口,以有情归有情者二,无情归无情者二,文火次第煎炼取汁;另入一净锅内,细炼9昼夜成膏,后下胶、蜜,以方中有粉无汁之茯苓、莲子、芡实、牡蛎、龙骨、鹿茸、白芍、乌贼骨8味为极细末,和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13次。

用药禁忌: 胃弱不能传化重浊之药者,有湿热者,单属下焦阴虚者不宜此方。

方名: 半苓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半夏5钱,茯苓块5钱,川连1钱,厚朴3钱,通草8钱(煎汤煮前药)。

主治: 足太阴寒湿,痞结胸满,不饥不食。

用法用量: 12杯,煮通草成8杯,再入余药煮成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半夏、茯苓培阳土,以吸阴土之湿;厚朴苦温以泻湿满;黄连苦以渗湿;重用通草以利水道,使邪有出路也。

方名: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半夏1两,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2钱,杏仁3钱。

主治: 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去干姜。非伤寒误下之虚痞,故去人参、甘草、大枣,且畏其助湿作满也。

方名: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实生姜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半夏6钱,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3钱,生姜3钱。

加减: 虚者,复纳入参、大枣。

主治: 呕甚而痞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方名: 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柴胡3钱,黄芩2钱,人参1钱,丹皮1钱,白芍2钱(炒),当归15分(土炒),谷芽15分,山楂15分(炒)。

主治: 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各家论述: 本方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浅,合黄芩两和阴阳之邪;以人参合谷芽,宣补胃阳;丹皮、归、芍,内护三阴;谷芽推气分之滞,山楂推血分之滞;谷芽升气分,故推谷滞;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滞也。

方名: 加减木防己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防己6钱,桂枝3钱,石膏6钱,杏仁4钱,滑石4钱,白通草2钱,薏仁3钱。

加减: 风胜则引,引者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肿者加滑石、萆薢、苍术;寒胜则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重加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多者,加黄耆、炙甘草;兼痰饮者,加半夏、厚朴、广皮。

主治: 暑湿痹证。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见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31

方名: 加减复脉汤

别名: 复脉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炙甘草6钱,干地黄6钱,生白芍6钱,麦冬5钱(不去心),阿胶3钱,麻仁3钱。

主治: 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烈,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或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6-7日以外,脉尚躁盛者;或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者脉两至者;或汗下后,口燥咽干,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剧者,加甘草至1两,地黄、白芍8钱,麦冬7钱。日31服。

各家论述: 在仲景当日,立炙甘草汤(即复脉汤)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于参、桂、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乃于该方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此用古法而不拘于古方,医者之化裁也。

方名: 加减生脉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沙参3钱,麦冬3钱,五味子1钱,丹皮2钱,细生地3钱。

主治: 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

用法用量: 5杯,煮2杯,分温再服。

方名: 加味异功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3钱,当归15分,肉桂15分,炙甘草2钱,茯苓3钱,于术(炒焦)3钱,生姜3钱,大枣(去核)2个,广皮2钱。

功效: 辛甘温阳。

主治: 疟邪久羁,因疟成劳,而成劳疟;络虚而痛,阳虚而胀,胁有疟母,邪留正伤。

用法用量: 5杯,煮成两杯,滓再煮1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此证气血两伤,《经》云:劳者温之。故以异功温补中焦之气,归、桂合异功,温养下焦之血,以姜、枣调和营卫,使气血相生,而劳疟自愈。此方补气,人所易见,补血人所不知,《经》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凡阴阳两伤者,必于气中补血,定例也。

方名: 加味参苓白术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2钱,白术15分(炒焦),茯苓15分,扁豆2钱(炒),薏仁15分,桔梗1钱,砂仁7分(炒),炮姜1钱,肉豆蔻1钱,炙甘草5分。

主治: 噤口痢,呕恶不饥,积少痛缓,形衰脉弦,舌白不渴。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15分,香粳米汤调服,日2次。

各家论述: 参苓白术散兼治脾胃,而以胃为主,其功但止土虚无邪之泄泻而已。此方则通宣三焦,提上焦,涩下焦,而以醒中焦为要者也。方中以四君两补脾胃;加扁豆、薏仁以补肺胃之体;炮姜以补脾肾之用,桔梗从上焦开提清气;砂仁、肉蔻从下焦固涩浊气,二物皆芳香,能涩滑脱,而又能通下焦之郁滞,兼醒脾胃;引以粳米芳香悦土,以胃所喜为补也。

方名: 加减人参泻心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人参2钱,黄连15分,枳实1钱,干姜15分,生姜2钱,牡蛎2钱。

主治: 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韧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方名: 加味清宫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清宫汤加知母3钱,银花2钱。

主治: 暑温漫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用法用量: 竹沥5茶匙冲入服。

各家论述: 此苦辛寒法也。知母泻阳明独胜之热,而保肺清金;银花败毒而清络;竹沥除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合清宫汤为暑延三焦血分之治也。

方名: 四加减正气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藿香梗3钱,厚朴2钱,茯苓3钱,广皮15分,草果1钱,楂肉(炒)5钱,神曲2钱。

主治: 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渣再煮1杯,3次服。

方名: 四苓合苓芍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苍术2钱,猪苓2钱,茯苓2钱,泽泻2钱,白芍2钱,黄芩2钱,广皮15分,厚朴2钱,木香1钱。

主治: 自利不爽,欲作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用药禁忌: 久痢不宜用之。

各家论述: 四苓散分阑门,通膀胱,开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肠;合芩芍法宣气分,清积滞,预夺其滞下之路也。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阴伤,不可分利,故方后云:久利不宜用之。

方名: 四苓加厚朴秦皮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茅术3钱,厚朴3钱,茯苓块5钱,猪苓4钱,秦皮2钱,泽泻4钱。

主治: 足太阴寒湿,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滞下者。

用法用量: 8杯,煮成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四苓辛淡渗湿,使膀胱开而出邪,以厚朴泻胀,以秦皮洗肝也。

方名: 四苓加木瓜厚朴草果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生于白术3钱,猪苓15分,泽泻15分,赤苓块5钱,木瓜1钱,厚朴1钱,草果8分,半夏3钱。

加减: 阳素虚者,加附子2钱。

主治: 足太阴寒湿,四肢乍冷,自利,目黄,舌白滑,甚则灰,神倦不语,邪阻脾窍,舌蹇语重。

用法用量: 8杯,煮取8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湿以下行为顺,故以四苓散驱湿下行;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不胜也;厚朴以温中行滞;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芳香而达窍,补火以生土,驱浊以生清也。

方名: 加减理阴煎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熟地、白芍、附子、五味、炮姜、茯苓。

主治: 久痢,小便不通,厌食欲呕。

各家论述: 此由阳而伤及阴也。小便不通,阴液涸矣,厌食欲呕,脾胃两阳败矣。故以熟地、白芍、五味收三阴之阴,附子通肾阳,炮姜理脾阳,茯苓理胃阳也。按原方通守兼施,刚柔互用,而名理阴煎者,意在偏护阴也。熟地守下焦血分,甘草守中焦气分,炮姜通中焦气分,当归通下焦血分,炮姜通中焦气分,盖气能统血,由气分之通,及血分之守,此其所以为理也。此方去甘草、当归,加白芍、五味、附子、茯苓者,为其厌食欲呕也。若久痢阳不见伤,无食少欲呕之象,但阴伤甚者,又可以去刚增柔矣,用成方总以活泼流动,对证审药为要。

方名: 加减黄连阿胶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黄连3钱,阿胶3钱,黄芩2钱,炒生地4钱,生白芍5钱,炙甘草15分。

主治: 春温内陷下痢,易致厥脱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方名: 加减银翘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连翘10分,银花8分,元参5分,犀角5分,麦冬5分(不去心),竹叶3分。

主治: 心疟。疟邪在肺,逆传心包,热多昏狂,詀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受邪较浅者。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煎成去滓,点荷叶汁2-3茶匙,日3服。

方名: 加减桃仁承气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大黄3钱(制),桃仁3钱(炒),细生地6钱,丹皮4钱,泽兰2钱,人中白2钱。

主治: 热病经水适至,十数日不解,舌痿饮冷,心烦热,神气忽清忽乱,脉右长左沉,瘀热在里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先服1杯。候六时,得下黑血,下后神清渴减,止后服。不知,渐进。

方名: 加减芩芍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白芍3钱,黄芩2钱,黄连15分,厚朴2钱,木香1钱(煨),广皮2钱。

加减: 肛坠者,加槟榔2钱;腹痛甚欲便,便后痛减,再痛再便者,白滞加附子15分,酒炒大黄3钱;红滞加肉桂15分,酒炒大黄3钱;红积加归尾15分,红花1钱,桃仁2钱;舌浊脉实,有食积者,加查肉15分,神曲2钱,枳壳15分;湿重者,目黄、舌白、不渴,加茵陈3钱,白通草1钱,滑石1钱。

主治: 滞下已成,腹胀痛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用药禁忌: 忌油腻生冷。

方名: 加减泻心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川连、黄芩、干姜、银花、查炭、白芍、木香汁。

主治: 噤口痢。左脉细数,右手脉弦,干呕,腹痛,里急后重,积下不爽。

方名: 加减补中益气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人参2钱,黄耆2钱,广皮1钱,炙甘草1钱,归身2钱,炒白芍3钱,防风5分,升麻3分。

功效: 升补。

主治: 下痢由于气虚下陷,门户不藏,邪少虚多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方名: 加减附子理中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白术3钱,附子2钱,干姜半钱,茯苓3钱,厚朴2钱。

功效: 温脏。

主治: 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脉濡而小,病在太阴。

用法用量: 5杯,煮水2杯,分2次温服。

方名: 半夏桂枝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半夏6钱,秫米1两,白芍6钱,桂枝4钱,炙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2枚(去核)。

主治: 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温3服。

方名: 术附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生茅术5钱,人参2钱,厚朴3钱,生附子3钱,炮姜3钱,广皮3钱。

主治: 浊湿久留,下注于肛,气闭肛门坠痛,胃不喜食,舌苔腐白。

用法用量: 5杯,煮成2杯,先服1杯,约3时,再服1杯。以肛痛愈为度。

各家论述: 气虚而为寒湿所闭,故以参、附峻补肾中元阳之气;姜、术补脾中健运之气,朴、橘行浊湿之滞气。俾虚者充,闭者通,浊者行,而坠痛自止,胃开进食矣。

方名: 水仙膏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

主治: 温毒外肿,一切痈疮。

制备方法: 剥去老赤皮与根须,入石臼捣如膏。

用法用量: 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易之,以肌肤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

各家论述: 水仙花得金水之精,隆冬开花,味苦微辛,寒滑无毒。苦能升火败毒,辛能散邪热之结,寒能胜热,滑能利痰,其妙用全在汁之胶粘,能拔毒外出,使毒邪不致深入脏腑伤人也。

方名: 牛乳饮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牛乳1杯。

主治: 胃液干燥、外感已净者。

用法用量: 重汤炖熟,顿服之。甚者再服。

方名: 加味露姜饮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人参1钱,半夏2钱,草果1钱,生姜2钱,广皮1钱,青皮(醋炒)1钱。

主治: 太阴脾疟,脉弦而缓,寒战,甚则呕吐噫气,腹鸣溏泄。

用法用量: 2杯半,煮成1杯,滴荷叶露3匙,温服,滓再煮1杯服。

方名: 冬地三黄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麦冬8钱,黄连1钱,苇根汁半酒杯(冲),元参4钱,黄柏1钱,银花露半酒杯(冲),细生地4钱,黄芩1钱,生甘草3钱。

主治: 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

方名: 加味白头翁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白头翁3钱,秦皮2钱,黄连2钱,黄柏2钱,白芍2钱,黄芩3钱。

主治: 内虚下陷,热利下重腹痛,脉左小右大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方名: 牛黄承气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安宫牛黄丸2丸,生大黄(末)3钱。

主治: 阳明温病,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

用法用量: 用安宫牛黄丸化开,调生大黄末,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方名: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

别名: 加减玉女煎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生石膏1两,知母4钱,玄参4钱,细生地6钱,麦冬6钱。

功效: 清气分、血分之热。

主治: 春温、秋燥,壮热口渴,烦躁不宁,苔黄舌绛,或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衄血,属气血两燔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2次服,滓再煮1钟服。

各家论述: 《温病学释义》:本方系从景岳玉女煎加减而成。方用石膏、知母清气分之热;玄参、生地、麦冬凉营养阴;共奏气血两清之效。

备注: 加减玉女煎(《温病学释义》)。

方名: 术附姜苓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生白术5钱,附子3钱,干姜3钱,茯苓5钱。

主治: 湿久伤阳,痿弱不振,肢体麻痹,痔疮下血。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日服2次。

方名: 玉竹麦门冬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玉竹3钱,麦冬3钱,沙参2钱,生甘草1钱。

加减: 土虚者,加生扁豆;气虚者,加人参。

主治: 燥伤胃阴。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方名: 立生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母丁香12钱,沉香4钱,茅苍术12钱,明雄黄12钱。

主治: 伤暑、霍乱、痧证、疟、痢、泄泻、心痛、胃痛、腹痛、吞吐酸水、及一切阴寒之证、结胸、小儿寒痉。蝎、蜂螫。死胎不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蟾酥8钱,铜锅内加火酒1小杯,化开,入前药末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 每服2丸,小儿1丸,温水送下,被蝎、蜂蝥者调涂。

用药禁忌: 孕妇忌之。

各家论述: 此方妙在刚燥药中加芳香透络。蟾乃土之精,上应月魄,物之浊而灵者,其酥入络,以毒攻毒,而方又有所监制,故应手取效耳。

方名: 肉苁蓉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肉苁蓉1两(泡淡),附子2钱,人参2钱,干姜炭2钱,当归2钱,白芍3钱(肉桂汤浸,炒)。

主治: 噤口痢,胃关不开,由于肾关不开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缓缓服,胃稍开,再作服。

各家论述: 方之重用苁蓉者,以苁蓉感马精而生,精血所生之草,而有肉者也。马为火畜,精为水阴,禀少阴水火之气,而归于太阴坤土之药,其性温润平和,有从容之意,故得从容之名。补下焦阳中之阳有殊功。《本经》称其强阴益精,消癥瘕。强阴者,火气也;益精者,水气也。癥瘕乃气血积聚有形之邪,水火既济,中土气盛,积聚自消。兹有噤口痢阴阳俱损,水土两伤,而又滞下之积聚未清,苁蓉乃确当之品也。佐以附子,补阴中之阳,人参、干姜补土,当归、白芍补肝肾。芍用桂制者,恐其呆滞,且束入少阴血分也。

方名: 至宝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犀角(镑)1两,朱砂(飞)、琥珀(研)1两,玳瑁(镑)1两,牛黄5钱,麝香5钱。

主治: 太阴温病,发汗过多,神昏谵语者。

制备方法: 以安息重汤炖化,和诸药为丸100丸,蜡护。

各家论述: 此方会萃各种灵异,皆能补心体,通心用,除邪秽。解热结,共成拨乱反正之功。大抵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用对证斟酌可也。

方名: 竹叶玉女煎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生石膏6钱,干地黄4钱,麦冬4钱,知母2钱,牛膝2钱,竹叶3钱。

功效: 两清表里之热。

主治: 妇女温病。

用法用量: 用水8杯,先煮石膏、地黄得5杯,再入余4味,煮成2杯,先服1杯,候6时复之,病解停后服.不解再服。

方名: 护胃承气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生大黄3钱,元参3钱,细生地3钱,丹皮2钱,知母2钱,麦冬(连心)3钱。

主治: 温病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先服1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方名: 护阳和阴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白芍5钱,炙甘草2钱,人参2钱,麦冬(连心炒)2钱,干地黄(炒)3钱。

主治: 温病热入血室,医与两清气血,邪去其半,脉数,余邪不解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各家论述: 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佐以清邪。故以参、甘护元阳,白芍、麦冬、生地和阴清邪也。

方名: 杏仁薏苡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杏仁3钱,薏苡仁3钱,桂枝5分,生姜7分,厚朴1钱,半夏15分,防己15分,白蒺藜2钱。

主治: 风暑寒湿,杂感混淆,气不主宣,咳嗽头胀,不饥,舌白,肢体若废。

用法用量: 5杯,煮3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方名: 安肾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

加减: 大便溏者,加赤石脂。

主治: 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久病恶汤者,可用20分作丸。

各家论述: 凡肾阳惫者,必补督脉,故以鹿茸为君,附子、韭子等补肾中真阳;但以苓术二味,渗湿而补脾阳,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肾者,肾以阳为体,体立而用安矣。

备注: 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

方名: 安宫牛黄丸

别名: 新定牛黄清心、安宫丸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牛黄1两,郁金1两,犀角1两,黄连1两,朱砂1两,梅片25分,麝香25分,真珠5钱,山栀1两,雄黄1两,金箔衣、黄芩1两。

功效: 解热去毒,通窍镇静。

主治: 太阴温病;手厥阴暑温;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疹、温毒。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1钱,金箔为衣,蜡护。

用法用量: 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每服1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2次,甚至每日3次,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1.急性肝昏迷:钟某某,男,5岁。前二天脸上略现黄色,四肢软弱,精神困倦,略有冷热,当时检查指纹色紫,舌苔黄腻,全身黄色,面无表情,体温38.5,小便红赤。曾用茵陈等清热利湿退黄中药及青霉素、肝精注射二天无效,反而进入昏迷状态。患者欲转县人民医院治疗,行至中途,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认为绝望,转来治疗。经会诊采用安宫牛黄丸一颗,分二次化服。次日复诊,诸症大减,续用此丸半颗,另用中药清热利湿退黄,并注射肝精、葡萄糖,每日一次,连治三天痊愈。 2.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乙脑8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5.66%,有后遗症者2例。作者认为,对于完全昏迷的患者,需持续应用足量的安宫牛黄丸为主,至3-4日之久。再加针刺十宣、曲池、合谷、涌泉等才能收效。 3.急性脑出血昏迷:用针刺配合本方治疗急性脑出血昏迷16例,9例生命获得挽救,其中3例完全恢复健康,疗效为56.3%,死亡率降低至43.7%。方法:用轻而短的手法针刺人中等穴的同时,内服本方(不能吞咽者鼻饲),每日1-4丸,随证增减。 4.副鼻窦炎:治疗副鼻窦炎24例,其中病程半年以内者4例,半年-1年者8例,1年以上者12例。均有头痛头晕,鼻塞或流浊涕,嗅觉减退,口干红,舌质粗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头痛剧烈,痛处灼热拒按,怯寒发热。选用安宫牛黄丸内服,并用纱布或药棉外裹少许塞入患侧鼻孔,5-7天为1疗程,一般用1-2个疗程。治后18例症状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6例症状显减,或症状消失但半年内又有轻度发作。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牛黄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真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雄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黄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 2.《成方便读》:热邪内陷,不传阳明胃腑,则传入心包。若邪入心包。则见神昏谵语诸证,其势最虑内闭。牛黄芳香气清之品,轻灵之物,直入心包,僻邪而解秽;然温邪内陷之证,必有粘腻秽浊之气留恋于膈间,故以郁金芳香辛苦,散气行血,直达病所,为之先声,而后芩连苦寒性燥者,祛逐上焦之湿热;黑栀清上而导下,以除不尽之邪;辰砂色赤气寒,内含真汞,清心热,护心阴,安神明,镇君主,僻邪解毒。

备注: 新定牛黄清心丸(《重订通俗伤寒论》)、安宫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按:《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将本方改为散剂,名安宫牛黄散

方名: 导亦承气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赤芍3钱,细生地5钱,生大黄3钱,黄连2钱,黄柏2钱,芒消1钱。

主治: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先服1杯;不下再服。

方名: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生茅术3钱,人参15分,炮干姜15分,厚朴2钱,广皮15分,生附片15分(炮黑)。

主治: 阳阴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

用法用量: 用水5杯,煮取82杯,分2次服。

各家论述: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胃受寒湿所伤,故肛门坠痛而便不爽;阳明失阖,故不喜食。理中之人参补阳明之正,苍术补太阴而渗湿,姜、附运坤阳以劫寒,盖脾阳转而后湿行,湿行而后胃阳复。去甘草,畏其满中也;加厚朴、广皮,取其行气。合而言之,辛甘为阳,辛苦能通之义也。

方名: 攻温固脉煎

处方来源: 《温病坏证》。

药物组成: 熟地1两,当归1两,洋参3钱,紫草3钱,泽兰3钱,大黄(酒浸)3钱,芒消3钱,白僵蚕(酒炒)3钱,全蝉脱12个,白蜜1两,黄酒1两,黄连3钱,黄芩3钱,栀子3钱。

加减: 痰盛,加枳实、姜黄。

主治: 温病脉浮洪而散,或沉微而涩,属其腑脏久虚,痰火久郁,正不胜邪,水不胜火,危在1-2日者。

用法用量: 2-3沸,倾出,调蜜酒匀冷服。服后不时饮雪梨汁,调新汲水1钟,滋其化源,使不致燥。

方名: 杏仁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杏仁3钱,黄芩15分,连翘15分,滑石3钱,桑叶15分,茯苓3钱,白蔻皮8分,梨皮2钱。

主治: 肺疟,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

用法用量: 3杯,煮取2杯,1日服2次。

各家论述: 《成方便读》:此为伏暑留于肺络而发也,故以一派轻宣肺气,清肃上焦之品,治之自愈。白蔻宣肺滞;杏仁降肺气,使肺金复其清肃之令;桑叶轻扬入络,散之于外;黄芩苦寒清金,降之于里;连翘散上焦之血凝气聚;梨皮利肺部之热蕴邪留;滑石、茯苓皆入肺引邪下导耳。

方名: 杏仁石膏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杏仁5钱,石膏8钱,半夏5钱,山栀3钱,黄柏3钱,枳实汁(每次3茶匙冲),姜汁(每次3茶匙冲)。

主治: 黄疸脉沉,中痞恶心,便结溺赤,病属三焦里证。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杏仁、石膏开上焦,姜、半开中焦,枳实则由中驱下矣,山栀通行三焦,黄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虽统宣三焦之方,而汤则名杏仁石膏也。

方名: 杏仁滑石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杏仁3钱,滑石3钱,黄芩2钱,橘红15分,黄连1钱,郁金2钱,通草1钱,厚朴2钱,半夏3钱。

主治: 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非偏寒偏热可治,故以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气,由肺而达膀胱以利湿;厚朴苦温而泻湿满;芩、连清里而止湿热之利;郁金芳香走窍而开闭结;橘、半强胃而宣湿化痰,以止呕恶,俾三焦湿处之邪,各得分解矣。

方名: 杏苏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

加减: 无汗,脉弦甚或紫,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主治: 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

各家论述: 此苦温甘辛法也。外感燥凉,故以苏叶、前胡辛温之轻者达表;无汗脉紧,故加羌活辛温之重者,微发其汗;甘、桔从上开,枳、杏、前、芩从下降,则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橘、半、茯苓逐饮而补肺胃之阳,以白芷易原方之白术者,白术中焦脾药也,白芷肺胃本经之药也,且能温肌肉而达皮毛,姜、枣为调和荣卫之用,若表凉退而里邪未除,咳不止者,则去走表之苏叶,加降里之苏梗,泄泻腹满,金气大实之里证也,故去黄芩之苦寒,加术、朴之苦辛温也。

方名: 扶阳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鹿茸(生锉末,先用黄酒煎透)5钱,熟附子3钱,人参2钱,粗桂枝3钱,当归2钱,蜀漆(炒黑)3钱。

主治: 少阴三疟,久而不愈,形寒嗜卧,舌淡脉微,发时不渴,气血两虚。

用法用量: 8杯,加入鹿茸酒,煎成3小杯,每日3服。

临床应用: 少阴三疟:萧某,33岁,少阴三疟,久而不愈,六脉弦紧,形寒嗜卧,发时口不知味,不渴,肾气上泛,面目黧黑,与扶阳汤法。毛鹿茸三钱(生锉末,先用酒煎)、桂枝三钱、当归三钱、熟附子二钱、人参一钱、蜀漆二钱,煮三杯,分三次服。四帖。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辛甘温阳法,以鹿茸为君,峻补督脉,一者八脉丽于肝肾,少阴虚,则八脉亦虚,一者督脉总督诸阳,为卫气之根本;人参、附子、桂枝随鹿茸而峻补太阳,以实卫气;当归随鹿茸以补血中之气,通阴中之阳;单以蜀漆一味,急提难出之疟邪,随诸阳药努力奋争,从卫而出。阴脏阴证,故汤以扶阳为名。 2.《成方便读》:此方为肾脏真阳不足,邪伏至深,非轻浅药饵所能疗治者而设。鹿茸大补肾脏之阳,能通督脉,督脉总督诸阳,为卫气之根本,使周良阳气充满流行,而后人参、当归大补气血,助以附子之温,随鹿茸同归于肾,正气内充,伏邪自溃;蜀漆提其蕴结之邪,升之于上;桂枝解其游散之邪,疏之于表耳。

方名: 连梅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云连2钱,乌梅(去核)3钱,麦冬(连心)3钱,生地3钱,阿胶2钱。

加减: 脉虚大而芤者,加人参。

主治: 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入厥阴麻痹者,及心热烦躁神迷甚者。

用法用量: 以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各家论述: 肾主五液而恶燥,暑先入心,助心火独亢于上,肾液不供,故消渴也。再心与肾均为少阴,主火,暑为火邪,以火从火,二火相搏,水难为济,不消渴得乎?以黄连泻壮火,使不烁津,以乌梅之酸以生津合黄连酸苦为阴;以色黑沉降之阿胶救肾水麦冬、生地合乌梅酸甘化阴,庶消渴可止也肝主筋而受液于肾,热邪伤阴,筋经无所秉受,故麻痹也。再包络与肝均为厥阴,主风木,暑先入心,包络代受,风火相搏,不麻痹得乎?以黄连泻克水之火,以乌梅得木气之先,补肝之正,阿胶增液而熄肝风,冬、地补水以柔木,庶麻痹可止也。心热烦躁神迷者,先与紫雪丹者,开暑邪之出路,俾梅、连有入路也。

方名: 连翘赤豆饮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连翘2钱,山栀1钱,通草1钱,赤豆2钱,花粉1钱,香豆豉1钱。

主治: 素积劳倦,再感湿温,误用发表,身面俱黄,不饥溺赤。

用法用量: 煎,送保和丸3钱。

方名: 沙参麦冬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沙参3钱,玉竹2钱,生甘草1钱,冬桑叶15分,麦冬3钱,生扁豆15分,花粉15分。

加减: 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3钱。

功效: 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 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现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属于肺胃阴伤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每日服2次。

临床应用: 1.小儿迁延性肺炎: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25例,结果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1例。 2.小儿口疮: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口疮34例,结果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3-5剂,溃疡面愈合。

各家论述: 《中医方剂学》:方中沙参、麦冬清养肺胃,玉竹、花粉生津解渴,生扁豆、生甘草益气培中、甘缓和胃,配以桑叶,轻宣燥热,合而成方,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方名: 麦冬麻仁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麦冬(连心)5钱,火麻仁4钱,生白芍4钱,何首乌3钱,乌梅肉2钱,知母2钱。

主治: 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方名: 参芍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白芍、附子、茯苓、炙甘草、五味子。

主治: 休息痢,经年不愈,下焦阴阳皆虚,不能收摄,少腹气结,有似癥瘕。

各家论述: 纯然虚证,以痢久滑泄太过,下焦阴阳两伤。气结似乎癥瘕,而实非癥瘕,舍温补其何从?故以参、茶、炙草守补中焦;参、附固下焦之阳;白芍、五昧收三阴阳之阴,而以少阴为主,盖肾司二便也。汤名参芍者,取阴阳兼固之义也。

方名: 参茸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鹿茸、附子、当归(炒)、茴香(炒)、菟丝子、杜仲。

加减: 若其人但坠而不腰脊痛,偏于阴伤多者,去附子加补骨脂。

主治: 痢久阴阳两伤,少腹肛坠,腰胯脊髀痠痛,由脏腑伤及奇经。

各家论述: 少腹坠,冲脉虚也;肛坠,下焦之阴虚也。腰,肾之腑也;胯,胆之穴也(谓环跳);脊,太阳夹督脉之部也;髀,阳明部也;俱痠痛者,由阴络而伤及奇经也。参补阳明,鹿补督脉,归、茴补冲脉,菟丝、附子升少阴,杜仲主腰痛,俾八脉有权,肝肾有养,而痛可生,坠可升提也。

方名: 承气合小陷胸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生大黄5钱,厚朴2钱,枳实2钱,半夏3钱,栝楼3钱,黄连2钱。

主治: 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先服1杯,不下再取1杯,得快利,止后服,不便再服。

方名: 苓姜术桂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茯苓块5钱,生姜3钱,炒白术3钱,桂枝3钱。

功效: 运脾胃,宣通阳气。

主治: 寒湿伤脾胃两阳,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或酒客湿聚。

用法用量: 5杯,煮取4杯,分温再服。

方名: 青蒿鳖甲汤

别名: 青蒿鳖甲煎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青蒿2钱,鳖甲5钱,细生地4钱,知母2钱,丹皮3钱。

主治: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每日服2次。

各家论述: 夜行阴分而热,日行阳分而凉,邪气深伏阴分可知,热退无汗,邪不出表,而仍归阴分,更可知矣,故曰热自阴分而来,非上、中焦之阳热也。邪气深伏阴分,混处气血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故以鳖甲蠕动之物,入肝经至阴之分,既能养阴,又能入络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络,从少阳领邪外出;细生地清阴络之热;丹皮泻血中之伏火;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鳖甲、青蒿而成搜剔之功焉。再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方名: 青蒿鳖甲汤

处方来源: 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六,名见《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青蒿、桑叶、丹皮、花粉、鳖甲、知母。

主治: 脉左弦,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少阳疟偏于热重者。

各家论述: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用小柴胡法而小变之,却不用小柴胡之药者,小柴胡原为伤寒立方,疟缘于暑湿,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变通其药味,以同在少阳一经,故不能离其法。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领邪,青蒿较柴胡力软,且芳香逐秽开络之功,则较柴胡有独胜。寒邪伤阳,柴胡汤中之人参、甘草、生姜皆护阳者也,胃热伤阴,故改用鳖甲护阴,鳖甲乃蠕动之物,且能入阴络搜邪。柴胡汤以胁痛、干呕为饮所致,故以姜、半通阳降阴而清饮邪。青蒿鳖甲汤以邪热伤阴,则用知母,花粉以清热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阳血分,桑叶清少阳络中气分。宗古法而变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热不同也,此叶氏之读古书,善用古方,岂他人之死于句下者,所可同日语哉。

备注: 《温病条辨》本方用青蒿三钱,知母二钱,桑叶二钱,鳖甲五钱,丹皮二钱,花粉二钱,水五杯,煮取二杯,疟来前,分二次温服。

方名: 厚朴草果汤

处方来源: 方出《临症指南医案》卷六,名见《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厚朴1钱半,杏仁1钱半,草果仁1钱,半夏1钱半,茯苓3钱,广皮白1钱半。

功效: 苦辛通降。

主治: 湿疟。湿邪内蕴,脾阳不主宣达,舌白脘闷,寒起四末,渴喜热饮。

各家论述: 《成方便读》:夫疟之一证,多因伏暑所致。然暑必兼湿,若脾胃湿盛之人受之者,发则以上等证作矣。故虽热渴,而仍欲热饮也。治之者,当以苦辛温之法以化之,使湿化则暑无依附,而病自愈耳。草果辛温香燥,气猛而刚,能治太阴独胜之寒,可化脾部稽留之湿;助以半夏、茯苓之燥,厚朴、广皮之散以佐之;湿阻则周身气机皆滞,肺主一身之气,故以杏仁开其肺,使之清肃下行,其湿焉有不去者乎。

方名: 复亨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倭硫黄(即石硫黄)10分,鹿茸8分(酒炙),枸杞子6分,人参4分,云茯苓8分,淡苁蓉8分,安南桂4分,萆薢6分,全当归6分(酒浸),小茴香6分(酒浸,与当归同炒黑),川椒炭3分,炙龟版4分。

主治: 燥气久伏下焦,不与血搏,老年八脉空虚。

制备方法: 益母膏为丸,如小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开水送下,12次。冬日渐加至3钱。

各家论述: 复亨大义,谓剥极而复,复则能亨也。其方以温养温燥兼用,盖温燥之方,可暂不可久,况久病虽曰阳虚,阴亦不能独足,至老年八脉空虚,更当豫护其阴。故以石硫黄补下焦真阳,而不伤阴之品为君;佐以鹿茸、枸杞、人参、茯苓、苁蓉补正;而但以归、茴、椒、桂、丁香、萆薢通冲任与肝肾之邪也。

方名: 宣中降逆汤

处方来源: 《温病刍言》。

药物组成: 清半夏10g,广皮10g,旋覆花10g,赭石10-30g,沉香5g,刀豆30g,生枇杷叶20g

功效: 宣中降气。

主治: 呕逆。

各家论述: 刀豆温中下气,益肾归元;旋覆花、赭石平肝降逆;清半夏、广皮、沉香理气宽中;生枇杷叶降逆气,气不上冲,则呃逆自止。

方名: 宣白承气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生石膏5钱,生大黄3钱,杏仁粉2钱,栝楼皮15分。

主治: 阳明湿病,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先服1杯。不知再服。

临床应用: 小儿麻疹并发肺炎:患儿于19693月患麻疹,第五日夜间皮疹突然隐没,伴喘咳,呼吸困难。体温40.5,脉搏168次/分。面色苍白,双目紧闭,喘咳,呼吸表浅而急促,鼻翼煽动,口唇舌质呈青紫色。口腔可见麻疹粘膜斑,胸腹、头面四肢均可见紫暗色隐没的小疹点。对光反射,睫反射迟钝。胸腹灼热而胀满,四肢膝肘以下厥冷,并时有抽搐。指纹青紫色,直透三关射甲。听诊:两肺布满中等大小的湿性罗音,诊为麻疹合并肺炎。治以宣白承气汤加味:大黄、杏仁、石膏、连翘、银花各10g,麻黄3g,赤芍、僵蚕、蝉蜕、党参各6g,水煎服一剂。服药后约半小时开始腹泻,至夜半共十余次,四肢发热,腹色转红,紫绀解除,呼吸平稳,心率116次/分,体温37.8,转危为安。次日服沙参麦冬汤加连翘、银花、杏仁,二剂而愈。

方名: 宣痹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枇杷叶2钱,郁金15分,射干1钱,白通草1钱,香豆豉15分。

功效: 苦辛通阳,轻宣肺痹。

主治: 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临床应用: 1.呃逆:陈某某,女,成年,售货员。呃逆频作,治疗三月余未效。症见呃逆连声,偶有嗳气,食欲不振,郁郁寡欢,苔薄白,脉缓。治以炙枇杷叶12g,郁金10g,射干10g,香豉6g,炙旋覆花12g,柿蒂10g,香附子10g,通花5g,进二剂,呃逆大减,续服而愈。 2.胸痛:刘某某,女,30岁,工人。患有胸膜炎经西药治愈,唯胸膜增厚,胸部憋闷不适,疼痛经久不愈,服中西药罔效。凡负重或咳嗽,胸痛加剧,精神抑郁,食量减少,舌淡苔薄,脉弦。治以炙枇杷叶10g,郁金10g,射干10g,降香10g,橘络5g,路路通10g,炙旋覆花10g,丝瓜络15g,瓜蒌壳15g,青皮8g,通花5g,连进三帖,疼痛减轻,服至十余帖,诸证悉愈。 3.喉痹:冯某某,女,35岁,工人。三月以来咽中不爽,常有异物梗阻感,饮食吞咽无异常不适,胃纳减少,形体偏瘦,心怀恐惧,神志不乐,舌红苔少,脉濡细数。治以炙枇杷叶12g,射干10g,郁金10g,瓜壳15g,北沙参15g,麦冬12g,重楼10g,大青叶10g,降香10g,通花5g。守方出入十余帖而愈。

方名: 宣痹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防己5钱,杏仁5钱,滑石5钱,连翘3钱,山栀3钱,薏苡5钱,半夏(醋炒)3钱,晚蚕沙3钱,赤小豆皮3钱(赤小豆乃五谷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凉水浸,取应用。非药肆中之赤小豆,药肆中之赤小豆乃广中野豆,赤皮蒂黑肉黄,不入药者也)。

加减: 痛甚,加片子姜黄2钱,海桐皮3钱。

功效: 辛苦通阳。

主治: 湿痹。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温3服。

各家论述: 舌灰目黄,知其为湿中生热,寒战热炽,知其在经络;骨骱疼痛,知其为痹证。若泛用治湿之药,而不知循经入络,则罔效矣。故以防己急走经络之湿,杏仁开肺气之先,连翘清气分之湿热,赤豆清血分之湿热,滑石利窍而清热中之湿,山栀肃肺而泻湿中之热,薏苡淡渗而主挛痹,半夏辛平而主寒热,蚕沙化油道中清气。痛甚,加片子姜黄、海桐皮者,所以宣络而止痛也。

方名: 栀子豉加姜汁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栀子豉汤加姜汁5匙。

主治: 阳明温病,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甚至反复颠倒,呕吐者。

方名: 茯苓皮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茯苓皮5钱,生薏仁5钱,猪苓3钱,大腹皮3钱,白通草3钱,淡竹叶2钱。

主治: 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先服安宫牛黄丸,继用茯苓皮汤。

方名: 茵陈白芷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绵茵陈、白芷、北秦皮、茯苓皮、黄柏、藿香。

主治: 酒客久痢,饮食不减。

各家论述: 久痢无他证,而且能饮食如故,知其病之未伤脏真胃土,而在肠中也。痢久不止者,酒客湿热下注,故以风药之辛,佐以苦味入肠,芳香凉淡也。盖辛能胜湿,而升脾阳,苦能渗湿清热,芳香悦脾而燥湿,凉能清热,淡能渗湿也。俾湿热去而脾阳升,痢自止矣。

方名: 草果茵陈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草果1钱,茵陈3钱,茯苓皮3钱,厚朴2钱,广皮15分,猪苓2钱,大腹皮2钱,泽泻15分。

主治: 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各家论述: 湿滞痞结,非温通而兼开窍不可,放以草果为君;茵陈推陈生新,生发阳气之机最速,故以之为佐;广皮、大腹、厚朴,共成泻痞之功;猪苓、泽泻以导湿外出也。

方名: 香附旋复花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生香附3钱,旋复花3钱(绢包),苏子霜3钱,广皮2钱,半夏5钱,茯苓块3钱,薏仁5钱。

加减: 腹满者,加厚朴;痛甚者,加降香末。

主治: 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

用法用量: 上以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方名: 宽中降逆汤

处方来源: 《温病刍言》。

药物组成: 莱菔子10g,焦山楂10g,麦芽10g,焦曲10g,厚朴6g,酒大黄6g,枳实6g

功效: 宣导中焦,理气降逆。

主治: 食滞中焦,脘腹胀满,呃逆嗳气,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方名: 桂枝姜附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桂枝6钱,干姜3钱,白术(生)3钱,熟附子3钱。

主治: 寒湿伤阳,经络拘束,形寒不渴,脉缓,舌淡或白滑。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服。

各家论述: 形寒脉缓,舌白不渴,而经络拘束,全系寒证,故以姜、附温中,白术燥湿,桂枝通行表阳也。

方名: 桂枝柴胡各半汤加吴萸楝子茴香木香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桂枝、吴茱萸、黄芩、柴胡、人参、广木香、生姜、白芍、大枣(去核)、川楝子、小茴香、半夏、炙甘草。

主治: 燥金司令,头痛,身寒热,胸胁痛,甚则疝瘕痛者。

各家论述: 此金胜克木也,木病与金病并见,表里齐病。故以柴胡达少阳之气,即所以达肝木之气,合桂枝而外出太阳,加芳香定痛,苦温通降也。湿燥寒同为阴邪,故仍从足经例。

方名: 桃花粥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人参3钱,炙甘草3钱,赤石脂6钱(细末),白粳米2合。

加减: 或先因过用寒凉,脉不数,身不热者,加干姜3钱。

主治: 温病7-8日以后,脉虚数,舌绛苔少,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身虽热者。

用法用量: 10杯,先煮参、草,得6杯,去渣,再入粳米,煮得3杯,纳石脂末3钱,顿服之。利不止,再服第2杯,如上法,利止,停后服。

方名: 桑杏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桑叶1钱,杏仁15分,沙参2钱,象贝1钱,香豉1钱,栀皮1钱,梨皮1钱。

功效: 清气分之燥。

主治: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2杯,煮取1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各家论述: 《方剂学》:方中以桑叶、豆豉宣肺散邪,以杏仁宣肺利气,沙参、贝母、梨皮润肺止咳,栀子清泄胸膈之热。诸药合用,共奏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之效。

方名: 桑柴饮

处方来源: 《温病刍言》。

药物组成: 桑叶10g,黄芩10g,法半夏10g,柴胡5g,薄荷5g,忍冬藤12g,连翘12g

功效: 辛凉解表,和解少阳。

主治: 温热之邪入于半表半里,而仍偏表,寒热往来1日数作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方名: 桑菊饮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杏仁2钱,连翘15分,薄荷8分,桑叶25分,菊花1钱,苦梗2钱,甘草8分(生),苇根2钱。

加减: 2-3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2钱、犀角1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2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功效: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

用法用量: 上用水2杯,煮取1杯。日2服。

各家论述: 《方剂学》: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受邪轻浅,所以身热不甚,口微渴。治当以辛以散风,凉以清肺为法。本方用桑叶清透肺络之热,菊花清散上焦风热,并作君药。臣以辛凉之薄荷,助桑菊散上焦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宣肃肺气以止咳。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苇根清热生津止渴,用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作使药。诸药配合,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但药轻力薄,若邪甚病重者,处方时应酌情加减。

备注: 本方改为散剂,名桑菊散(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方名: 益胃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沙参3钱,麦冬5线,冰糖1钱,细生地5钱,玉竹(炒香)15分。

主治: 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服,滓再煮1杯服。

方名: 通补奇经丸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五。

药物组成: 鹿茸8两(力不能者以嫩毛角代之),紫石英(生研极细)2两,龟版(炙)4两,枸杞子4两,当归(炒黑)4两,肉苁蓉6两,小茴香(炒黑)4两,鹿角胶6两,沙苑蒺藜2两,补骨脂4两,人参2两(力绵者,以九制洋参4两代之),杜仲2两。

加减: 大便溏者,加莲子、芡实、牡蛎各4两,以蒺藜、洋参熬膏为丸;淋带者,加桑螵蛸、菟丝子各4两;癥瘕久聚少腹痛者,去补骨脂、蒺藜、杜仲,加肉桂、丁香各2两。

功效: 通补八脉。

主治: 疟疾,带下,月经不调。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渐加至3钱。

用药禁忌: 暂戒猪肉,永戒生冷。

临床应用: 1.疟疾:孙,40岁,少阴三疟,2年不愈,寒多热少,脉弦细,阳微损及八脉,与通补奇经丸4两,服完全愈。 2.带下,月经不调:乙酉819日,余氏,23岁,产后漏经半年,经止后1年有余,忽来如崩,又疑半产。以温经法后至9月初1日经通,舌白滑,5日前面肿腹痛,带下特甚,其为带脉之寒湿下注无疑。以温经散寒利湿等法后至1114日,带症已少,不时举发,经不调,六脉阳微之极。此症病起产后,漏经半年,胞宫之损可知,体厚湿重易肿,纳食不旺,阳明之虚又可知矣,当兼治之。每日空心服奇经丸3钱,以补胞宫;午间、晚间各服温经行湿汤药1碗,以理阳明为主。

方名: 减味乌梅丸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半夏、黄连、干姜、吴萸、茯苓、桂枝、白芍、川椒(炒黑)、乌梅。

主治: 厥明三疟,日久不已,劳则发热,或有痞结,气逆欲呕。

方名: 减味竹叶石膏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竹叶5钱,石膏8钱,麦冬6钱,甘草3钱。

主治: 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8杯,煮取3杯,1时服1杯,约3时令尽。

方名: 救逆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生龙骨4钱,生牡蛎8钱。

加减: 脉虚大欲散,加人参2钱。

主治: 温病误表,津液被劫,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心中震震,舌强神昏,中无所主者。

用法用量: 煎如复脉法。

方名: 断下渗湿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樗根皮(炒黑)1两,生茅术1钱,生黄柏1钱,地榆(炒黑)15分,楂肉(炒黑)3钱,银花(炒黑)15分,赤苓3钱,猪苓15分。

主治: 久痢带瘀血,肛中气坠,腹中不痛。

各家论述: 重用樗根皮之苦燥湿,寒胜热,涩以断下,专入血分而涩血为君;地榆得先春之气,木火之精,去瘀生新;苏木、黄柏、赤苓、猪苓开膀胱,使气分之湿热,由前阴而去,不致遗留于血分也;楂肉亦为化瘀而设;银花为败毒而然。

方名: 清宫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元参心3钱,莲子心5分,竹叶卷心2钱,连翘心2钱,犀角尖2钱(磨冲),连心麦冬3钱。

加减: 热痰盛,加竹沥、梨汁各5匙;咯痰不清,加瓜萎皮15分;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3钱、荷叶2钱、石菖蒲1钱。

主治: 太阴温病,神昏谵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方名: 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犀角1钱,连翘心3钱,元参心2钱,竹叶心2钱,银花2钱,赤小豆皮3钱。

主治: 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

用法用量: 煎汤送服至宝丹或紫雪丹。

各家论述: 湿温着于经络,多身痛身热之候。以清宫汤清包中之热邪,加银花、赤豆以清湿中之热,而又能直入手厥阴也。至宝丹去秽浊复神明,若无,以紫雪代之。

方名: 清络饮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鲜荷叶边2钱,鲜银花2钱,西瓜翠衣2钱,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2钱,鲜竹叶心2钱。

主治: 手太阴暑温,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2杯,煮取1杯,每日2次。

方名: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清络饮,甘草1钱,桔梗2钱,甜杏仁2钱,麦冬3钱。

主治: 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

各家论述: 咳而无痰,偏于火而兼湿,用清络饮清肺络中无形之热,加甘、桔开提,甜杏仁利肺而不伤气,麦冬、知母保肺阴而制火也。

方名: 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清络饮,杏仁2钱,滑石末2钱,薏仁3钱。

主治: 暑瘵。寒热咯血,舌苔白,不渴。

各家论述: 寒热,热伤于表也;舌白不渴,湿伤于里也;皆在气分,而又吐血,是表里气血俱病。此证纯清则碍虚,纯朴则碍邪。故以清络饮清血络中之热,加杏仁利气,薏仁、滑石利在里之湿,冀邪退气宁而血可止也。

方名: 清热固表汤

处方来源: 《温病刍言》。

药物组成: 生石膏30g,地骨皮12g,浮小麦30g,糯稻根30g,知母10g

主治: 内热而表不和,以致自汗盗汗。

各家论述: 生石膏、知母以清内热;地骨皮、浮小麦、糯稻根皆为养阴止汗之剂。且汗为心之液,汗多则心气亦虚,小麦为心之谷,专能补养心气,惟浮小麦中空体轻而走皮表,故兼有固表止汗之功。

方名: 清营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犀角3钱,生地5钱,元参3钱,竹叶心1钱,麦冬3钱,丹参2钱,黄连15分,银花3钱,连翘2钱(连心用)。

功效: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暑温,邪入手厥阴,脉虚,夜寐不发,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及阳明温病,邪在血分,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热初入营分,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象细数。

用法用量: 上以水8杯,煮取3杯,每日3服。

临床应用: 暑温:温邪入心包络,神昏痉厥,极重之症。连翘3钱,生石膏6钱,麦冬(连心)5钱,银花5钱,细生地5钱,知母2钱,丹皮3钱,生甘草15分,竹叶2钱,今晚2帖,明早1帖,再服紫雪丹4钱。

各家论述: 1.《成方便读》:方中犀角、黄连,皆入心而清火,犀角有轻灵之性,能解夫疫毒,黄连具苦降之质,可燥乎湿邪,二味为治温之正药;热犯心包,营阴受灼,故以生地、元参滋肾水,麦冬养肺金,而以丹参领之入心,皆得遂其增液救焚之助;连翘、银花、竹叶3味,皆能内彻于心,外通于表,辛凉轻解,自可神安热退,邪不自留耳。 2.《方剂学》:犀角咸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主药;热甚伤阴,故以玄参、生地、麦冬甘寒清热养阴,共为辅药;温邪初入营分,根据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理论,佐以苦寒之黄连、竹叶心、连翘、银花清心解毒,并透热于外,使热邪转出气分而解,体现了本方气营两清之法。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以防血与热结,亦为佐药。

方名: 清燥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麦冬5钱,知母2钱,人中黄15分,细生地5钱,元参3钱。

加减: 咳嗽胶痰,加沙参3钱,桑叶15分,梨汁半酒杯,牡蛎3钱,牛蒡子3钱。

主治: 温病下后无汗,脉下浮而数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方名: 银翘马勃散

别名: 银翘马勃射干牛蒡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连翘1两,牛蒡子6钱,银花5钱,射干3钱,马勃2钱。

加减: 喉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6钱,桔梗5钱,苇根5钱。

主治: 湿温,喉阻咽痛。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用法用量: 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重者,约21服,日3服,夜1服;轻者31服,日2服,夜1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备注: 银翘马勃射干牛蒡汤(《温热经解》)。

方名: 银翘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银花5钱,连翘3钱,竹叶2钱,生甘草1钱,麦冬4钱,细生地4钱。

功效: 滋阴透表。

主治: 阳明温病,下后无汗脉浮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用药禁忌: 下后脉浮而洪,或不浮而数者,忌用。

各家论述: 《方剂学》:银翘汤为透表清热之轻剂。因下之后,积秽去,腑气通,余邪还表,但以气阴俱伤,未得外透,证见无汗脉浮,故仿银翘散意,仍以银花、连翘解毒而轻宣表气;配伍竹叶清上焦之热,生甘草益气清火,增入麦冬、细生地滋阴清热,使还表之邪,得汗而解。若下后虽无汗,但脉浮而洪,或不浮而数者,不可用此方。

方名: 银翘散

别名: 银翘解毒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连翘1两,银花1两,苦桔梗6钱,薄荷6钱,竹叶4钱,生甘草5钱,芥穗4钱,淡豆豉5钱,牛蒡子6钱。

加减: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3钱,侧柏炭3钱,栀子炭3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2-3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表。

主治: 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等属外感温邪,有肺卫症者。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用法用量: 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21服,日3服,夜1服;轻者31服,日2服,夜1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用银翘散粗末治疗风热感冒1150例,凡感受风温湿热,温疫,冬温等邪气所引起的病,症见微恶风寒,发热,自汗,头痛,口渴或不渴而咳,脉浮数,舌苔白,属风热型者,均可用本方治疗,一般一剂后热度降低,2-4天可全愈,平均27天。 2.小儿肺炎: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肺炎25例,均于3-5天内痊愈。其中2天内退热者17例,4天内退热者8例;湿罗音于3天内消失者9例,5天内消失者16例;X线胸透者12例,病灶均在5天内消失。作者认为本方对屡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好的肺炎有一定疗效。 3.麻疹初期:用本方加减治疗55例麻疹,平均退热时间为7.00.24天,而用一般药物治疗的101例为8.410.22天。本方不仅退热快,且能使透疹过程顺利,其他症状的缓解消失也较快。 4.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运用银翘散治疗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的初起约100多例(其中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等),其初期共同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或口干,咽痛等,属外感湿邪,邪在肺卫者,用本方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剂。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2.《成方便读》:银翘散,治风温温热,一切四时温邪。病从外来,初起身热而渴,不恶寒,邪全在表者。故以辛凉之剂,轻解上焦。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皆辛凉之品,轻扬解散,清利上焦者也。豆豉宣胸化腐,牛蒡利膈清咽,竹叶、芦根清肺胃之热而下达,桔梗、甘草解胸膈之结而上行,此淮阴吴氏特开客气温邪之一端,实前人所未发耳。 3.《方剂学》:温者,火之气也,自口鼻而入,内通于肺,所以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与皮毛相合,所以温病初起,多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汗出不畅或无汗。肺受温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渴,咽痛;肺失清肃,故咳嗽。治当辛凉解表,透邪泄肺,使热清毒解。吴氏宗《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训,综合前人治温之意,用银花、连翘为君药,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具芳香辟秽解毒之功;臣药有二,即是辛温的荆芥穗、豆豉,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热解毒,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皆是佐、使药。本方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一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又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方中豆豉因制法不同而有辛温辛凉之异,但吴氏于本方后有衄者,去荆芥、豆豉之明文。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汤的方论中又明确指出:去豆豉,畏其温也。所以本方的豆豉还应作辛温为是。至于用法中香气大出,即取服,匆过煮。此说实为解表剂煎煮火候的通则。

备注: 银翘解毒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本方改为丸剂,名银翘解毒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改为片剂,名银翘解毒片(见《中国药典》一部);本方改为膏剂,名银翘解毒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方名: 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银翘散内加生地6钱,丹皮4钱,赤芍4钱,麦冬6钱。

主治: 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用法用量: 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病不解,作再服。

方名: 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银翘散内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6钱,飞滑石1两。

加减: 胸闷,加郁金4钱,香豉4钱;呕而痰多,加半夏6钱,茯苓6钱;小便短,加薏仁8钱,白通草4钱。

主治: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用法用量: 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病不解,作再服。

方名: 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银翘散内去牛蒡子、玄参、芥穗,加杏仁6钱,生石膏1两,黄芩5钱。

主治: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用法用量: 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不解,作再服。

方名: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银翘散内去豉,加细生地4钱,大青叶3钱,丹皮3钱,玄参加至1两。

主治: 太阴温病,发疹者;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

各家论述: 银翘散内加四物,取其清血热;去豆豉,畏其温也。

方名: 羚羊镇痉汤

处方来源: 《温病刍言》。

药物组成: 羚羊角粉1g(冲),生石决明30g,生石膏30g,龙胆草10g,僵蚕10g,全蝎3g,钩藤12g

加减: 若出现神志昏迷,可加安宫牛黄丸1粒。

主治: 高热不退,热极风动,而致颈项强直,四肢痉挛抽搐。

各家论述: 方中羚羊、石决明、胆草凉肝熄风;僵蚕、全蝎、钩藤熄风定痉;生石膏体重气轻而镇静神经,且专清气分之热,热退则风自熄。

方名: 菖蒲郁金汤

处方来源: 《温病全书》。

药物组成: 石菖蒲3钱,炒栀子3钱,鲜竹叶3钱,牡丹皮3钱,郁金2钱,连翘2钱,灯心2钱,木通1钱半,淡竹沥(冲)5钱,紫金片(冲)5分。

功效: 清营透热。

主治: 伏邪风温,辛凉发汗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昏时清,夜多谵语,脉数舌绛,四肢厥而脉陷,症情较轻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方名: 鹿附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鹿茸5钱,附子3钱,草果1钱,菟丝子3钱,茯苓5钱。

主治: 寒湿,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

用法用量: 上用水5杯,煮取2杯,12次,滓再煮1杯服。

各家论述: 湿伏少阴,故以鹿茸补督脉之阳。督脉根于少阴,所谓八脉丽于肝肾也;督脉总督诸阳,此阳一升,则诸阳听令。附子补肾中真阳,通行十二经,佐之以菟丝,凭空行气而升发少阴,则身痛可休。独以一味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以醒脾阳,则地气上蒸天气之白苔可除;且草果,子也,凡子皆达下焦。以茯苓各谈渗,佐附子开膀胱,小便得利,而跗肿可愈矣。

方名: 黄芩滑石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黄芩3钱,滑石3钱,茯苓皮3钱,大腹皮2钱,白蔻仁1钱,通草1钱,猪苓3钱。

主治: 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用法用量: 6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各家论述: 湿热两伤,不可偏治,故以黄芩、滑石、茯苓皮清湿中之热,蔻仁、猪苓宣湿邪之正,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

方名: 黄连白芍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黄连2钱,黄芩2钱,半夏3钱,枳实15分,白芍3钱,姜汁5匙(冲)。

主治: 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方名: 黄连黄芩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黄连2钱,黄芩2钱,郁金15分,香豆豉2钱。

主治: 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方名: 新加香薷饮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香薷2钱,银花3钱,鲜扁豆花3钱,厚朴2钱,连翘2钱。

主治: 手太阴暑温,形如伤寒,右脉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但汗不出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方名: 新加黄龙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细生地5钱,生甘草2钱,人参15分(另煎),生大黄3钱,芒消1钱,元参5钱,麦冬5钱(连心),当归15分,海参2条(洗),姜汁6匙。

主治: 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正虚邪实。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先用1杯,冲参汁5分,姜汁2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1-2小时不便,再如前法服1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3杯。如服1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1剂,余参或可加入。

各家论述: 此处方于无可处之地,勉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旧方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须知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调胃承气,取甘草之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枳、朴之用,合人参最宣胃气;加冬、地、元参,保津液之难保,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其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络,故以之为使也。

方名: 温脾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杂辨》卷三。

药物组成: 草果2钱,桂枝3钱,生姜5钱,茯苓5钱,蜀漆3钱(炒),厚朴3钱。

主治: 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

用法用量: 上用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各家论述: 三疟本系深入脏真之痼疾,现脾胃证,犹属稍轻。腹胀不渴,脾寒也,故以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辅以厚朴消胀;呕水者,胃寒也,故以生姜温胃降逆,辅以茯苓渗湿而养正;蜀漆性急走疟邪,导以桂枝外达太阳也。

方名: 椒桂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川椒(炒黑)6钱,桂枝6钱,良姜3钱,柴胡6钱,小茴香4钱,广皮3钱,吴茱萸(泡淡)4钱,青皮3钱。

主治: 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用法用量: 上用急流水8碗,煮成3碗,温服1碗,覆被令微汗佳;不汗,服第2碗,接饮生姜汤促之;得汗,次早服第3碗,不必覆被再令汗。

各家论述: 此小邪中里证也。既有寒热之表证,又有脐痛之里证,表里俱急,不得不用两解。方以川椒、吴萸、小茴香直入肝脏之里,又芳香化浊流气;以柴胡从少阳领邪出表,病在肝治胆也;又以桂枝协济柴胡者,病在少阴,治在太阳也,所谓病在脏治其腑之义也,况又有寒热之表证乎!佐以青皮、广皮,从中达外,峻伐肝邪也;使以良姜,温下焦之里也,水用急流,驱浊阴使无留滞也。

方名: 椒附白通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生附子(炒黑)3钱,川椒(炒黑)2钱,淡干姜2钱,葱白3茎,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

功效: 齐通三焦之阳,急驱浊阴。

主治: 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浊阴凝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

用法用量: 上水5杯,煮成2杯,分2次凉服。

各家论述: 此苦辛热法复方也。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非热不足以胜重寒而回阳。附子益太阳之标阳,补命门之真火,助少阳之火热。盖人之命门,与太阳之阳少阳之阳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湿不得停,焉能聚而为痛,故用附子以为君,火旺则土强。干姜温中逐湿痹,太阴经之本药,川椒燥湿除胀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为臣。葱白由内而达外,中空通阳最速,亦主腹痛,故以之为使。浊阴凝聚不散,有格阳之势,故反佐以猪胆汁,猪水畜,属肾,以阴求阴也;胆乃甲木,从少阳,少阳主开泄,生发之机最速。此用仲景白通汤,与许学士椒附汤,合而裁制者也。

方名: 椒梅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黄连2钱,黄芩2钱,干姜2钱,白芍(生)3钱,川椒(炒黑)3钱,乌梅(去核)3钱,人参2钱,枳实15分,半夏2钱。

功效: 酸苦泄热,辅正驱邪。

主治: 暑邪深入厥阴,正虚邪炽,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柜者。暑入肝,四肢麻痹。

用法用量: 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方名: 滑石藿香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飞滑石3钱,白通草1钱,猪苓2钱,茯苓皮3钱,藿香梗2钱,厚朴2钱,白蔻仁1钱,广皮1钱。

主治: 滞下红白,舌色灰黄,渴不多饮,小溲不利。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方名: 新制橘皮竹茹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橘皮3钱,竹茹3钱,柿蒂7枚,姜汁3茶匙(冲)。

加减: 有痰火者,加竹沥、栝蒌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主治: 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

用法用量: 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不知再作服。

各家论述: 《金匮》橘皮竹茹汤,乃胃虚受邪之治,今治湿热壅遏胃气致哕,不宜用参、甘峻补,故改用柿蒂。柿成于秋,得阴明燥金之主气,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独胜;柿蒂乃柿之归束处,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从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为之也,治顺逆之能事毕矣。

方名: 翘荷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薄荷15分,连翘15分,生甘草1钱,黑栀皮15分,桔梗2钱,绿豆皮2钱。

加减: 耳鸣者,加羚羊角、苦丁茶;目赤者,加鲜菊叶、苦丁茶、夏枯草;咽痛者,加牛蒡子、黄芩。

功效: 清上焦气分之燥热。

主治: 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2杯,煮取1杯,顿服。12剂,甚者3剂。

方名: 舒络祛风汤

处方来源: 《温病刍言》。

药物组成: 桑叶10g,桑枝20g,秦艽6g,忍冬藤15g,竹茹12g,僵蚕10g,威灵仙5g

功效: 祛风通络,轻宣气机。

主治: 外感愈后,发烧已退,表邪已解,惟周身痠痛不适,倦怠无力,缠绵不愈。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腰痛。

各家论述: 此为风邪在络,气机被阻之证。方中皆为祛风通络,轻宣气机之品,俾气机流畅,病自痊愈。若误认为虚而补之,则在络之风邪愈补愈固,病无愈期矣。

方名: 增液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元参1两,麦冬8钱(连心),细生地8钱。

功效: 滋阴清热,润肠通便。

主治: 阳明温病,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稍数或沉而无力。

用法用量: 用水8杯,煮取3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温病不大便,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方取元参为君,其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麦冬治心腹结气,能补能润能通,故以为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可收增水行舟之功。 2.《方剂学》:方中玄参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麦门冬滋液润燥;生地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则具增液润燥之功。

方名: 增液承气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增液汤加大黄3钱,芒消15分。

主治: 阳明温病,津液不足,无水舟停,下之不通,间服增液仍不下者。

用法用量: 上以水8杯,煮取3杯,先服1杯,不知再服。

方名: 增损普济消毒饮

处方来源: 《温病刍言》。

药物组成: 黄芩10g,黄连5g,元参10g,连翘12g,马勃5g,牛蒡子10g,薄荷5g,僵蚕10g,金银花15g,芦根30g,荆芥5g,板兰根15g,苦梗3g

加减: 大便燥,加酒军。

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主治: 流行性腮腺炎。头面部及咽喉肿痛,如无名肿毒,牙龈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等。

各家论述: 方中芩、连、银、翘、板蓝根、马勃清热解毒以消肿,且马勃清轻专上焦,故能治头面咽喉肿痛;牛蒡子、僵蚕、薄荷、荆芥疏风散邪,俾毒热由表而散;苦梗载药上行开泄上焦;元参治浮游之火以利咽喉。

方名: 霹雳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一。

药物组成: 桂枝6两,公丁香4两,草果2两,川椒5两(炒),小茴香4两(炒),薤白4两,良姜3两,吴茱萸4两,五灵脂2两,降香5两,乌药3两,干姜3两,石菖蒲2两,防己3两,槟榔2两,荜澄茄5两,附子3两,细辛2两,青木香4两,薏仁5两,雄黄5钱。

主治: 中燥吐泻腹痛,甚则四肢厥逆,转筋,腿痛,肢麻,起卧不安,烦躁不宁;再甚则六脉全无,阴毒发斑,疝瘕;一切凝寒固冷积聚。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开水和服,大人每服3钱,病重者5钱;小人减半。再病甚重者,连服数次,以痛止厥回,或泻止筋不转为度。

用药禁忌: 寒轻者,不可多服;寒重者,不可少服,以愈为度。非实在纯受湿、燥、寒三气阴邪者,不可服。

方名: 橘半桂苓枳姜汤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三。

药物组成: 半夏2两,小枳实1两,橘皮6钱,桂枝1两,茯苓块6钱,生姜6钱。

主治: 饮家阴吹,脉弦而迟者。

用法用量: 甘澜水10碗,煮成4碗,分4次,日31服,以愈为度。

方名: 薏苡竹叶散

处方来源: 《温病条辨》卷二。

药物组成: 薏苡5钱,竹叶3钱,飞滑石5钱,白蔻仁15分,连翘3钱,茯苓块5钱,白通草15分。

主治: 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内外合邪。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日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