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肘外侧疼痛综合症的针刺治疗

 绿树红花570 2016-03-09
经筋医师发表于 2011-11-20 16:35 
http://bbs.iiyi.com/thread-2067398-1.html

       肘外侧疼痛综合症,又名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以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如绞毛巾、扫地等)时可加重,局部有多处压痛,而外观无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学中伤筋、肘痛等范畴。认为系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筋膜内静态张力增高卡压神经、血管而引发气血凝滞,络脉瘀阻而发为本病。

        在其筋膜张力增高最明显的“激痛点”或称之为“阿是穴”的位置上,用普通1寸毫针,成90度角直刺后复发提插6——10下,然后再让患者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时,80%的患者疼痛即可缓解,或者消失;如果采用针刀刺血加拔罐疗效还能有所提高。该方法安全、简单、立杆见影;希望麻醉及疼痛专业讨论版的爱友们试一试。

       自己的帖子自己顶,再与麻醉及疼痛专业讨论版的爱友们分享一个自己屡试不爽的针刺治疗肘外侧筋膜内静态张力增高卡压神经、血管导致的疼痛综合症。

首选找到肘外侧筋膜内静态张力增高的最痛点(激痛点、阿是穴),做好标志,将普通1寸毫针烧红,成90度角直刺,在痛点均匀刺三针,深浅以不伤到骨,然后再让患者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时,80%的患者疼痛即可缓解,或者消失;
       注意:针眼一日内不可触水,一般一次即可痊愈。




杜福辰副主任医师的筋膜观
筋膜是一个中医和西医常用的人体解剖结构名。
中医: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是联络骨肉,主司运动的组织。为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
西医:
筋膜位于肌肉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1)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脂肪的多少因身体部位、性别和营养状况不同。临床常作的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浅筋膜内。 (2)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且互相连续。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深筋膜可以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筋膜分隔肌群,称为肌间隔;筋膜包裹组织的空间,称为筋膜间隙,或筋膜间室;各骨块之间相互连结的带状筋膜,称为韧带;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筋膜,称为肌腱。
筋膜是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结缔组织,附着于骨骼、肌肉的可活动部分,但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免损伤。
若筋膜超过其弹性限度地被弯曲、拉伸,可以导致筋膜内产生静态残余张力。
带状筋膜多位于关节周围(囊外韧带)或关节腔内(囊内韧带)其走向平行抗拉伸力强并经验具有一定的弹性位于关节囊外的韧带或与关节囊分开或为其局部纤维的增厚或为肌腱附着的延续位于关节囊内的韧带均有滑膜包绕。
带状筋膜的功能为加强关节,维护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围的活动。

当遭受暴力,产生非生理性活动,带状筋膜被牵拉而超过其耐受力时,即会发生损伤。
带状筋膜部分损伤而未造成关节脱位趋势者称为捩伤。
带状筋膜本身完全断裂,也可将其附着部位的骨质撕脱,从而形成潜在的关节脱位、半脱位乃至完全脱位。杜福辰副主任医师的筋膜观
筋膜是一个中医和西医常用的人体解剖结构名。
中医: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是联络骨肉,主司运动的组织。为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
西医:
筋膜位于肌肉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1)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脂肪的多少因身体部位、性别和营养状况不同。临床常作的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浅筋膜内。 (2)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且互相连续。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深筋膜可以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筋膜分隔肌群,称为肌间隔;筋膜包裹组织的空间,称为筋膜间隙,或筋膜间室;各骨块之间相互连结的带状筋膜,称为韧带;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筋膜,称为肌腱。
筋膜是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结缔组织,附着于骨骼、肌肉的可活动部分,但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免损伤。
若筋膜超过其弹性限度地被弯曲、拉伸,可以导致筋膜内产生静态残余张力。
带状筋膜多位于关节周围(囊外韧带)或关节腔内(囊内韧带)其走向平行抗拉伸力强并经验具有一定的弹性位于关节囊外的韧带或与关节囊分开或为其局部纤维的增厚或为肌腱附着的延续位于关节囊内的韧带均有滑膜包绕。
带状筋膜的功能为加强关节,维护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围的活动。

当遭受暴力,产生非生理性活动,带状筋膜被牵拉而超过其耐受力时,即会发生损伤。
带状筋膜部分损伤而未造成关节脱位趋势者称为捩伤。
带状筋膜本身完全断裂,也可将其附着部位的骨质撕脱,从而形成潜在的关节脱位、半脱位乃至完全脱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