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环不尽,南莲园池

 圆角望 2016-03-09

徐棋楠(深圳)·果下马

因参与香港和韵曲社曲聚,素性起了个大早,往南莲园池玩了半天。不是第一次去。2010年1月,约了年少皈依的喜悦,在园中香海轩听过一场昆曲清唱会,被她揶揄:“我来是进寺院,你来是听昆曲,境界不同。”曲终人散,寒星点点,何曾关注过那园子。

她所说寺院,指北连园池的志莲净苑,为近些年来仿唐式建筑的范例。背倚钻石山、慈云山、狮子山,冉冉空青起伏之下,高楼耸立,与斧山道环拥三万五千平方公尺园池。围墙隔绝喧扰。平常寻思惦念北方那些古老木构建筑而分身乏术的我,这一趟怀着聊胜于无的心情来了,出钻石山地铁站,抬头是好莱坞广场,行几步路,即到南莲园池。

园中一块石碑,浅镌十余行,其中有“仿唐代山西绛守居园池之设计”几个字,石质乌黑细腻,立在莲池之畔。我不晓得唐代山水园林该有怎样的气质。但见丹霞色小虹桥,一北一南一双,缀水中央八角攒尖顶重檐金阁一座,明丽宝灿不似真,水浮莲漂聚,一池清澈,使人意会西方净土世界的水,香、软、清、洁、味如甘露。

所仿绛守居园池为唐代名园。唐人撰《绛守居园池记》,全文七百余字,十分晦涩,一千多年来不知费煞人多少脑子。跳读一遍,大多不懂,总算明白“子午梁贯,亭曰洄涟,虹蜺雄雌……”对应的便是池中一南一北两座虹桥——“子午桥”,现以金灿灿“圆满阁”连缀,洄涟亭位于稍东。又见“东南有亭曰新,前含曰槐。”之句。我前世与槐有缘,今次才在槐亭一侧、硕大的“槐”字旁忍不住笑出声来,如此孜孜以复唐代园林胜景,委实太可爱啊。国槐是北方树种,爱槐如我,从未想过在国之南端能遇见一棵,此地竟错落有致,堆有榆山、槐山,得多严格的保育管理才能维持不死。以《病梅馆记》的眼目之,却是虬枝扭扭弯弯,树树都是残疾。日本庭院最不乏此种精致,我也爱日本庭院的美,但也惋惜树木被剥夺自由精神,失去独立生长的权利。罗汉松必有飘枝,造型一致;眼前一小片水杉矮了一大截,袅袅依依,片刻才认出来。想起人类许多爱情是否也是如此孜孜以求,冠之以爱?爱自然难以问对错。引水曰“松溪”,辟池为“苍塘”,无疑是动人的情怀。

便在槐亭,问一打扫清洁的女工,钻石山是前方哪一座。对方舒展笑容:钻石山不係山啦,係地铁站名,面前係慈云山。这糊涂的人随之殷勤说道:风景好靓,请慢慢欣赏,好欢迎你们下一次再来。就这样记住了槐亭。景致依水而筑,碧波苍塘,锦鲤游弋,茶松榭之后隐着梵宇,远远露出殿顶青瓦,金色鸱尾,知那片伽蓝是志莲净苑了,与子午桥,同在一条南北轴线。当时,二三曲友,在丝木棉树下,漫说枝梢累累硕果,将要飞絮。下一次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