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上蔡县杨集镇安村封王的传说与考证

 文濤百科 2016-03-09



上蔡百科,满满当当家乡味!

安村位于上蔡县城东42公里的杨集镇,东西3公里,南北1公里,是个村连村的大村庄。据说,在古代这里是一座极其繁华的城市,长9里,十三条街,位于上蔡、商水、项城三县之间,被誉为“鸡鸣闻三县,九里十三街”。这十三条街道到现在尚有王府街、郑家街、中街、骡马街、猪豕巷子、磨盘街、大寺后、竹木街及油坊街,其中有的已经变名为村庄。为什么这里有这样大的一个村庄呢?为什么古代又有这么多街道呢?当地世传:这里曾濒临枯河,枯河是条漕运大河,因此这里航船如梭,商业云集,古代曾经封王于此。王府街即是王爷居住的地方。由于在此封王,这里发展得很快,形成了“九里十三街”的繁华局面。后来,枯河干涸了,漕运停止了,这里的商业也衰落了。由于这里商业衰落,周家口趁机兴起,所以有“死了安乐镇,兴了周家口”之说。

安乐镇是安村的古称,周家口即今周口市。这里为什么名安乐镇呢?《古蔡风物》说,这是从王莽赶刘秀而来的。

刘秀为了逃避王莽的追赶,连日奔波,十分困乏。一天,他躲在奶奶庙里一病不起,幸亏庙里老尼精通医术,为其治疗,供给衣食,才转危为安。他想起这些日子被王莽赶得无处藏身,性命难保, 今日在这里吃住安稳,感慨万分,即提笔在奶奶庙的墙壁上写下一首诗:“数日风尘苦奔波,唯有此地最安乐。他日我若得天下,再来河渚听棹歌。”河渚即指枯河。

后来,刘秀当了皇帝,想起在枯河岸边奶奶庙里遇难的事情,就下了道圣旨,封曾经救过他的 老尼为安乐仙姑,并委派一员战将在这里镇守,赐名“安乐镇”。据安乐村的老年人讲,直到民国时期,奶奶庙的大殿里还有刘秀避难安乐镇的壁画。

刘秀避难安乐镇是个传说,不足为凭,但作为地名传说,姑存无妨。

安村古代名西门城、南利,这是有文献可考的,并且与古代封王的传说亦相吻合。《水经注·颍水 》:“汝水别沟又东经西门城, 即南利也。汉宣帝封广陵厉王子刘昌为侯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南利条:“南利城在河南商水县南。汉封广陵厉王子昌为南利侯,即此。”据《水经注》记载, 汝水别沟又名汝水别渎、汝水支津、死汝,即今经安村西的枯河。据清末杨守敬、熊会贞合著的《 水经注图集》介绍,南利在上蔡东的汝水支津故渎岸上,即枯河岸上。安村有五府街,说古代曾封王于此,又有“九里十三街”之称,规模宏大,非刘昌封侯的南利,又是何处?《括地志·豫州·上蔡 县》:“南利故城在豫州上蔡县东八十五里。”安村距城里数与此也相吻合。(本文缺少照片,有兴趣的安村的微友可提供安村的相关照片,直接回复上蔡百科,上蔡百科将在合适时间给予展示)

售房小广告

现有上蔡天伦小区,两房一厅毛胚房,面积约92平米,楼梯房四楼,南北通,阳台朝南,另赠送同一小区储藏室,约二十多平米,可放杂物或电动车。一起价格28万。有意向可联系13602694100。

上蔡百科推荐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