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麟春:书法笔画融入画面,画竹更是写竹

 摩羯天尘 2016-03-09

马麟春:书法笔画融入画面,画竹更是写竹

来源:   作者:   2015-04-05 14:19:00


  说起花鸟画,很多人就会想起“梅兰竹菊”,但这些传统花鸟题材让画家们既爱又恨,因为它们入门易提升难,容易流于俗气,很多专业画家不愿意画,马麟春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兰竹等传统题材因为其美好寓意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梅花傲雪绽放,象征着坚强、高洁,兰花与世无争,象征着淡泊、高雅,竹子亭亭玉立、四季常青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成为文人画首选题材,还有牡丹,团团锦簇,雍容华贵,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越是美好的题材越值得画家去描绘、传播。多年来,马麟春坚持对兰、竹、牡丹等传统花鸟题材的刻画,师古人、师自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就拿四君子之一的竹子来说,三十多年间,马麟春从未停止对它的研究,几乎临遍历代大家的画竹名作,“最早能看到的作品是五代李夫人笔下的墨竹,之后宋代的文同画竹"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苏轼初画朱竹,讲求神似,进一步发展了画竹之法,元代赵孟頫绘竹则是以书法入画,所得墨竹可谓借古开今,明代夏昶的竹子近浓远淡,已接近近代审美特点,到清初石涛,开始在生宣上画竹,水墨感十足,大写意意味浓厚,清代郑板桥的竹子则开创小写意之风,"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体现的君子气节为人称道......当然画竹之能手还有很多,研究透彻,十分重要。”同时,通过对古人画竹的系统研究、探索,马麟春深谙“书画同源”之理,他常年钻研书法用笔,在画竹过程中,将书法的所有笔画都融合到画面中来:一撇即成竹叶。点节用隶书的笔法,叶子用楷书的笔法,小枝用行书的笔法,枝干用篆书的笔法。在他看来,与其说是画竹,不如说是写竹。
  面对生机盎然的自然之竹,马麟春通过长期不懈的观察、体悟,掌握了竹子的特性,以及在风晴雨雪中的不同姿态,他尤其善画风雨、大雪之中的竹子。看马麟春笔下的风中之竹,仿若忽有一阵风过,竹叶被吹向画纸的一端,摇曳着、挥舞着,那种生机盎然之势随着风势而起,他认为,这种动感十足的风中之竹奋发着向上的力量,不畏艰难,彰显着一种正能量;而他笔下的雪竹则完全用墨色渲染出来,墨竹、白雪交相呼应,更显单纯之美。
  马麟春回忆说,画雪景源于1994年的一场大雪,当时和画家张丽华一起去到济南南部佛慧山的大佛头,雪后的山区完全变了模样,看着天地间一片白雪茫茫,心中异常兴奋,回去便画了第一张雪景画—《雪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奖),之后又陆续画了《雪野》、《雪霁》等一系列雪景画。在这些雪景工笔画中,马麟春将宋徽宗花鸟画中的工笔技巧融入作品,以“雪”为载体,完成了他在那个阶段的花鸟画探索。之后,马麟春进一步钻研写意花鸟,纯墨色写意雪竹、颜色绚丽的牡丹以及泼墨而成的荷叶都成为他的笔下之物,就如同他自己所追求的那样,画就画出自己的风格,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被已有的成就所禁锢,才能得艺术之精髓。
  马麟春简介:
  马麟春,又名马林春,林春。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198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4年作品《雪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8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工笔花鸟画技法》。作品《雪浴》获山东省青年美展一等奖。
  2001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花鸟画家集萃——马麟春画竹》,由山东电子出版社出版《国画花鸟技法》DVD。
  2003年作品《雪霁》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2011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锦上添花——中国书画装裱》。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析疑解惑——兰花篇》。
  2012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工笔花鸟画教程》、《写意花鸟画教程》;由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画技法大全》。有论文《潘氏印范与高凤翰篆刻艺术》、《试论周易象思维对石涛山水画的影响》、《浅谈国画四君子中的水墨兰花》等发表。
  2014年参加由中央美院主办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邀请展及研讨会。  
  马麟春
  
  雪浴
  
  雪霁
  
  暮雪
  
  野趣
  
  野趣
  
  墨牡丹
  
  瑞雪
   

  

  雪意

  

  幽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