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泥壶的残缺美,能拥有就是缘

 寒山茅舍 2016-03-09

紫砂泥料中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非朱泥莫属了,朱泥壶成品率相对其他泥料的壶要低。朱泥一直有‘无朱不皱’、‘无皱不朱’的说法,从某些方面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是其中一部分有)。因为朱泥的颗粒比含量小,并且干燥及烧成收缩率比较大,因此容易产生很多意外的毛病,如:皱纹、变形、开裂等。



但是有很多朱泥壶是不起皱的,从一些历史作品看,有皱纹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朱泥成品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朱泥熟泥的泥性很重,对水的渗透性和挥发性能比其他紫砂泥料要差,成型时对泥料的干湿程度,泥片的厚薄均匀以及制作方法等均需谨慎把握,稍有不当,制作时的加工痕迹极易在烧成后显露出来。


赵庄、红卫等地出产的朱泥因收缩变形率较大,一般只能做一些较小的产品。无朱不皱的说法,其实也不完全是对的比如说:部分黄龙山朱泥,其质性介于紫砂红泥和朱泥之间,矿料颗粒比含量较大,干燥及烧成收缩较小,不易起皱,可以制作较大型的作品。从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部分较大型的朱泥壶可以发现同类材质。



朱泥壶的成型难度在于:泥胚疏松,故成型易开裂,结合较难掌握;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有些朱泥含铁极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出现铁熔点。所以朱泥壶,无论那位名家所作,都不能按其它泥料的紫砂壶的标准来要求,一般都有一定的缺点,不是品相不端庄就是盖与壶合口不好,或流嘴或柄有扭曲,歪瓜裂枣极其普遍。



如果有一把朱泥壶,能像其它泥料的紫砂壶一样工整,遇到就不要错过,能拥有就是缘分。

- END -

关于我

爱紫砂,追求慢生活,不烟不酒癖在茶,希望传播紫砂文化给每一位爱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