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5-体质
第五章 体质学说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要点】 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和各型体质的特点以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时数】 共4学时。其中概说、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各1学时,体质的分型与特征1学时,体质学说的应用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基本概念, 2、熟悉体质的构成和体质的标志以及体质的特点; 2、了解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要点】 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和特点。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1学时。 【教学内容】 1、体质的基本概念 包括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和体质的特点; 2、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自学)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目的要求】 1、熟悉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2、了解影响体质的因素。 【教学要点】 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影响体质的因素。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1学时。 【教学内容】 1、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2、影响体质的因素 包括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 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和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要点】 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各型体质的特点。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0.5学时。 【教学内容】 1、体质的分类方法; 2、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目的要求】 1、了解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要点】 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阐释发病原理;阐释病理变化;指导辨证;指导治疗。 【教学时数】 本节共1.5学时。 【教学内容】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阐释发病原理;阐释病理变化;指导辨证;指导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