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补泻手法(下)

 博学多思写 2016-03-10


接着讲补泻

补泻和手法实际上是分开的,大家只关注补泻,很少关注手法,补泻,《内经》提到很多,后世的手法是后来昌盛于金元。难不在穴而在手法,针灸不传之秘也在于手法,要想了解手法,必须从《内经》之源入手一直到流。《内经》讲补泻,《灵枢·九针十二原》:“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内经》补泻最根本的是迎随补泻,窦汉卿《标幽赋》都有论述:“要识迎随,需明逆顺”“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等等。《内经》讲补泻讲了好几种。《灵枢 九针十二原》讲的是迎随补泻,下面还有徐疾补泻,《内经》谈补泻是较散在的,因此,《内经》应该参合起来看,看《灵枢》必须读《素问》,张景岳、杨上善等人即是综合起来的。《灵枢 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何为迎随?《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气盛不可补也。追而济之者,气虚不可泻也。”刚才讲神在秋毫,这个气何时到达针尖?它是强还是弱?它是虚还是实,如果其气是实,可迎而夺之;如果其气是虚的,追而济之 ,这即是迎随补泻。那么讲“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徐而疾则实:慢慢进快速出即是补;疾而徐则虚:快速进慢慢出即是泻,即是徐疾补泻。但要真正理解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实际上要知道《内经》里讲的得气的概念。

得气,先得天时,得时可言得气,“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得气在《内经》里有两重涵义。第一,气至针下,讲“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首先要到针下,神在针下,针尖得气,然后可迎而夺之,随而济之。那么气至针下之标准是什么?即后世“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至针下时,《难经》说过:“气至如动脉之状。”这是表面,那我们手下呢,手下的感觉必须依据你的指力指感等等,气至针下容易,但气至病所难;第二,气至病所,《内经》言“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要想气至病所,就要守气,得气容易守气难,经常是扎上针后得气,病人一动,再一看,气丢了。守气其根本之处在于手指下要勾住气,蒲老言:“一生行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以讲我们守气的时候也是这样,这与治神也是密不可分的,一定要安静,针尖上得气后,要做到针不离手手不离针,然后守气辨气,网上也谈到了针下辨气,借此讲一下针下辨气,谷气来者徐而和,什么意思呢?谷气,“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微风拂面,有种柔和的感觉,即是徐而和,邪气来者紧而急,冬天寒风呼啸,“燕山雪花大如席”,冷不冷?急不急?这便是紧而急。


辨气第一层境界,辨来的是谷气还是邪气,扎上针后,若是谷气,就不要再泻,若是邪气就不要再补;第二层境界,辨邪气之性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淫及内之痰湿等诸邪,每种邪气有每种邪气特有的的性质,比如说现在的甲流,它为什么难治?因为它身兼数邪:风寒燥湿还有火象,如果你针下可以知脏腑血气之诊,就可以用针来辨其各邪轻重,马上就可以列出针灸的处方来,这就是辨邪气的性质。风邪—针下有滑快之感,寒邪针下紧,但也分大小寒,暑邪其性黏滞有轻微热感,燥邪有烈快之感,这些都是只可意会,说出来即非那种感觉,我只是大体提提,具体请大家自己体会。比方说小雪之前之后比较燥之轻重,来指导甲流处方用药。如果是小雪之前的病迁延不愈,有燥邪在里,当托表透里,用辛甘温润,若是小雪之后,太阳寒水当令,要看看寒与燥孰轻孰重,以指导用药,若太阳寒水重则从太阳寒水入手,即为此意。火邪,火曰炎上,气较剧烈,病气传的最快的是火邪,关键是回去之后在病人身上仔细体会,这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辨完邪气性质,然后就可以施行正确的补泻手法。

讲完邪气性质之后,言“谷气来者徐而和”,还要辨谷气是微徐而和,正徐而和,大徐而和,对于我们来讲,谷气是哪一经中的谷气都可以辨,还有辨气可以辨气至病所,气到哪个地方,高级补泻手法做到谷气徐而和,关键辨气至何处还需结合一种催气的手法,辨气至病所之前的催气,推动这个气往哪儿走,在于你手下是否能控制住,手下这种感觉是强还是弱,是否有层次之分。讲到这又有一点,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传统针灸大夫的评判标准是如何掌握针下气的运行状况,如何控制好气的运行,这就是标准。我在大学时代,写过一篇文章,拿去让高树中院长点评一下,就写有这样的观点,高院长点评说:某些观点或可商榷,但其中不乏有精当之言,可能指的是这个观点。后来大量临床,越来越能体会到这一点。这只是《内经》的传统针灸中我个人提出的一个标准而已,与大家分享一下。

辨气催气然后是驭气,也就是衡量气至病所的标准,“得气容易守气难,守气容易辨气难,辨气容易驭气难”,“效之信,如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如何达到这个境界呢?我们要使气至病所就要驾驭经气,怎样才能让这个气听你的使唤,你让它到哪就到哪呢?这时就先用烧山火,后用飞经走气的手法通关过节,驭气使之气至病所,这时你会发现你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讲完驭气就可以进入手法。

其实刚才还有一个补泻的原则:当补则补,当泻则泻。如果用反则会出现“补泻反则病益笃”,比方说:月廓空本无治,补泻反则为乱经。《灵枢》:“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阴阳形气俱小者不可刺”。所以说作为针灸医生,不去遵从《内》《难》的传统针道,造成手法愈高,补泻反则病益笃的几率越大。所以针之宜慎也。

还有补泻的标准,“补则亦实,泻则亦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诊此的标准有二:一 脉诊,凡将用针必先诊脉。《灵枢》还强调: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者,病人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这也就提出了什么时候起针的问题,我的脉诊遵从《内经》针前先诊,在针刺过程中及针刺完后再诊,来看看手法是不是到位,病人的经气是徐还是和,是紧还是急,如果病人假意说差不多了,你可以起针了。那你可以诊诊脉,刚才用补,脉起来了么?刚才用泻,脉虚了么?若刚才实,现在还是实,病人虽然觉得舒服了,但并未去也。这是脉诊的标准,还有针下辨气,再就是还没起针时我们去辨气,还有一点时间,一般来说,留15分钟,起针时,针被紧紧的吸住,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邪气吸住了针,病未衰去,此时适虽言快,病未去而且容易反复,这就是《内经》起针时的标准,针下辨气如何,谷气来了就可以起。没有固定的标准。当然内经还提到“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这另当别论,我们强调的是治疗时起针当先要辨气,这就是补泻的标准。

四 手法

刚才讲了很多都是在为它做铺垫。《内经》尤重补泻 《素问 宝命全形论篇》:“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内经》讲“法天则地,逆从阴阳”,那就是很高的针灸境界,可是今末世之刺呢 ,“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 ”。所以我们现在连粗工的水平都达不到了,是不是啊。但《内经》中并未明确提出补泻手法,手法昌盛于金元时代,其源头还是在《内经》里,其代表烧山火、透天凉首见于徐凤《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但两种手法当今能做出来并能熟练应用于临床的很少,为什么,因为它难度大,因为它是综合了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的综合性手法,在杨继洲《针灸大成》称烧山火是大补,透天凉是大泻,两者是谓大补大泻。还有小补小泻,平补平泻。平补平泻自从明《神应经》出现后,为大家所熟知,平补平泻就是不补也不泻嘛,但实际上大错特错,《神应经》实际上是补则实,泻则虚,使之来达到人体脉气的平均程度,最后的效果即是平补平泻。使人体经气达到平衡,这是《神应经》里的,但我们后来理解错了。

谈到平补平泻有人会问《灵枢 五乱》:“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岐伯说是非有余不足啊,实际上这是导气。故气乱于心;乱于肺;乱于肠;乱于臂胫;乱于头。并不是说人体这边是虚的那边是实的。他说徐入徐出,徐,轻轻地,慢慢的,谓之导气。补泻无形,我们补也好泻也好,都是看不见的。谓之同精,我们共同的目的是为了保养,使我们身上的经气,归于平复,就是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现在郁证流行,挨训了,郁闷,气乱于胸,火气冲的头疼,也不是虚也不是实。气乱于头取天柱,气乱于胸取膺中,所以导气应用非常广泛。谈到这就可以理解导气手法为什么用的这么多。故而可以说,情志之火非等同于实火,宜舒宜降,非苦寒折之也。这就是导气。

烧山火,其源头在《素问 针解》刺虚使之实,针下热也。为什么会热?气实则热。透天凉,刺实使之虚,针下寒也,为什么会寒?气散则寒。这是关键。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从源到流,从《内经》到各家;一种是从流到源,从徐凤“烧山火治顽麻冷痹”、“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到《内经》。

《金针赋》是一篇提纲挈领的文章,是手法大成的代表作。但是首先要学其源头,明其理,然后就好学了。明白了气实则热、气散则寒,剩下的就是做了。关键是怎么才能气实、怎么才能气虚。《金针赋》讲烧山火三进三出,透天凉三退三进。我们讲烧山火,它是大补,是综合了各种手法的,我们来分解一下:烧山火能除寒,做起来首先是天部,然后人部,最后地部,首先刺入天,很关键,怎么让气实,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所谓此丹玄妙诀,料得少人知。手上的力量紧按是关键,但这时你必须是先得气的,力量是垂直往下的,但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垂直,因为你垂直入天,在天部得气后,再往下紧按还会是垂直吗,就不一定是90°了,关键也就在于此处。关键还在于它是一个合力,我们往下紧按,往下的力是垂直的,这是个合力,紧按时其大拇指往前,但按和往前旋是合在一块的,记住,从人部到地部继续紧按,这时候气的累积已经是天地人三重,这时候你手下的针就是气针,往往你还没有达到地部,你手下针尖上已经没气了,那何谈往下做手法呢?前边练不好后边根本无效。刚才说的是紧按积累气,然后慢提到天部,重复操作,行九阳数,这就是《金针赋》里的烧山火。那么反过来,透天凉怎么做?很简单么,一针贯地,得气紧提,提到人部,再紧提到天部,然后慢按到地部,重复。

烧山火透天凉为什么难做?是因为它是一种综合性补泻手法,刚才说的紧按慢提,紧提慢按属于徐疾补泻,《内经》上讲: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我们得气到针下,这叫迎随补泻。《内经》里讲候呼引针,然后“使之内温”,“候吸引针,使之气散”,这是配合呼吸补泻。还有一点,出针的时候,这叫做开阖补泻,疾按针孔,《灵枢 官针》:“补必闭肤”。透天凉之开阖补泻,泻法必摇大针孔,这个在《灵枢 官能》讲得清清楚楚,迎随徐疾呼吸开阖全有了,烧山火透天凉就做出来了,复杂么?这是分解动作,实际上你只需要做到,烧山火其根本目的,“引阳气入内是为补”,透天凉“引阳热(阴邪)外出是为泻”。左兄曾提到过陈乃明先生当年也不按紧按慢提紧提慢按做,关键是你掌握,掌握什么呢?“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现在各门各派对烧山火透天凉都有自己不同的术式,你何去何从?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也就是说,烧山火透天凉其根本不在术式。但才刚刚开始属于初学者,“粗守形,上守神”,那么你没有粗守形,谈何上守神?基本的术式,必须纯熟。我们的武术,一上来都是正架子,哪有一上来就教你最高心法的?为什么我们的太极拳,包括陈氏杨氏武氏等,一个架子一个架子的打,反复的打,古人不懂简化么?肯定懂!为什么采取这种连绵不绝的方式?要先守其形,后定其气,你烧山火透天凉基本操作做都不明白,“粗守关上守机”你一上来就“上守机”也不可能。所以说呢,我们学习也是分阶段学习的。你不可一步登天。其实“通天下者一气耳”,烧山火,天部得气,按进去,引阳气入内不就行了?透天凉引阴邪(阳热)透出去不就行了?

但是还有一点,这些我们都明白,临床操作时,我们用烧山火怎么反而就凉了呢?这不是我们手法操作的失误,而是烧山火治疗顽麻冷痹,此人身上寒邪太重,你手法迫寒邪外出,寒气往外出时就凉。所以说,这时候你要继续做,寒邪透尽了不就热了么?透天凉,你扎上去怎么热了呢?为什么?因为你治的是肌热骨蒸之类的疾病,比如高烧的病人,曲池外关行透天凉,开始行的时候这个肌腠是热的,引阳热外出,气散则寒。过一段时间他开始哆嗦了,这时候实际你已经行过了,病人体温降下来,针下辨气柔和了,就不要继续用了。也告诉我们一点,透天凉不要轻用,不要以为我烧山火透天凉做出来了,逮着谁都要做,烧山火透天凉也有它的适应症,一把刀我们拿着可以救人,拿在日本军国手里就是杀人,刀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谁的手里。反而言之,我们的针刺补泻手法,练成了,如果误用的话,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比如透天凉,它既能泻人身之阳热寒气,也能泻人身之经络之气,所以,不可轻用,必须严格遵守它的适应症。当然,这也得你做出来以后,特别是足三里,透天凉不可轻用,“络满则经虚,经满则络虚”。这样就会造成乱经,《素问 八正神明论》早有此论。这就是针道。针石,道也,道不可轻传,如果按照《内经》的要求,就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讲针刺补泻手法,宗法一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都要看,谁是标,谁是本,如何来治,“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好,谢谢大家!

提问

1 刺络刺营有何区别?

答:《灵枢》明确提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营为血,卫为气,留于经即代表比较深。浅表症状,邪气未入深者可刺卫,也就是《内经》里说的:“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络刺、毛刺、微刺,各有所宜。言刺营者,其气入于络脉,已入血分,必须深刺,这也就是左兄的阴络刺血,比较深,阴络深刺引人体之瘀浊之气外出,非浅刺刺卫者可以达到;刺寒痹之留经,入于人体大约相当于骨关节、骨膜的位置,但《内经》明确提出:有刺寒痹之留经者,每刺刺必煨。也就是说,每当你刺完后,要用煨法,如蜀椒之类,使其气深入于里,把邪气透出来。应当注意。

2 医友:刘老师讲传统针法里的高级针法,左老师讲董氏针灸里的气化针法,烧山火和气化针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烧山火能不能达到气化的效果?气化手法能不能达到烧山火的效果?

答:烧山火,透天凉,如果你能进入这个寒热境界,那么你得关注循经感传,循经感传是当年王雪苔教授命名的,当时根据经络感传与经络敏感现象,进行过全国性大规模的普查与总结,程莘农院士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上,烧山火透天凉你做出来后,循经感传很快,循经感传,它有很强的趋病性,它并不完全循正经走,它会旁注别行,会寻找隐藏的病灶。即它很强的趋病性。当年张缙教授总结了循经感传的数种规律,我的学生優游道素在我的博客里也发过一篇总结循经感传的文章,循经感传现在我们并不了解,它除了有很强的趋病性,还有很多,如可阻滞性可回旋性,这是性状,还有其作用。至于你说的这种气化反应,“气化”这个词最早见于《素问 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也”。《灵兰秘典论》里的十二官是怎么运行的?全凭气化。并不是只有膀胱才能气化,这一点容易引起临床错觉。气化是人体自然的一种气机反应,并不是我们激发出来的,它本来就有,所以你说你临床上有反应,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我们所激发的,而是我们操作以后循经感传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它具有可规律性。

3,①烧山火透天凉慢动作,慢动作比划一下。

②怎么勾气?

答: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高手,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没什么神秘的,条条大道通北京,殊途而同归,我们讲烧山火透天凉原始出处,做法就是这样,但是,我们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呢只是抓住一个核心,就是刺针入天,得气守气,直接入地,省去中间这一套,直接入地,紧按慢提,这就行了。

勾气,气在手下时,要守气,不能让它失去,不失气的关键在于针不离手手不离针,针下辨气,气一直在针尖上,气在针尖上后完全勾住。怎么勾法?其实“勾”是个名词而已,轻轻的往下一压,这就是金针赋里的“重插豆许”,“豆许”不必理解是黄豆,绿豆,蚕豆那么大,实际上是有个气在针尖上有种微微的感觉,即是针乃精微之事,让你的气在针尖上,这就是“豆许”,很轻微。

③如果气来了,守住了,一会又丢了,你怎么把它找回来?

答:重复操作,但动作要柔一些,当然也可以大幅度提插捻转,但因为刚才操作过了,人身上的气这时候“闲处幽堂之深邃”,“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之未至,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幽堂当然是深宅大院,那么这时候你去了,会砰砰的砸门么?你是不是的轻轻敲一下啊?可以参考张三丰的著述。

4必须垂直入针吗?

答:绝对垂直不可能,你觉得他是垂直就是垂直的吗,不可能,这种垂直时相对的,它是个合力,一个是往下的力,一个是斜着向下的力。

5网上说,扎左肩,右腿热了,中间没有传导过程,为什么?

答:如果你不进入这个境界,你还真不能理解。这叫泛滑,当年我在左阳陵泉做烧山火,左腿没有热,直接在右腿上热起来,当时我也不大理解,后来问陈乃明老先生,他说:第一个代表你的手法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第二个,你这个烧山火,你在这条经上做,它实际可以调动对侧的经气,那么就是说,我们临床上完全可以单侧取穴,单侧取穴循经感传就可以,泛滑指的是你在哪条经上做,但是它的循经感传是别注旁行的,就叫做泛滑。但也有一个原因,这个地方可能和病气比较重一些有关,所以有强烈的趋病性。

6技术是一个大家共同追求的话题,我觉得就是说,在临床上有些病人不愿意针灸,我们怎样说服病人让他们针灸?

答:这牵涉到了语言的艺术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每一个病人包括我们自己练针的时候,都有畏惧心理,潜意识里,人皆畏痛。第一个要消除病人对针灸的恐惧心理,当年我自己扎自己第一针的时候,也有恐惧心理,但当你扎进去以后没感觉疼,那你从此以后就不觉得恐惧了,你要消除病人的恐惧感,还得落实到自身的实力上,这个决定病人对针灸的信任度,你扎上一针不疼,他还能给你带来一家子,你第一针下去病人疼了,他可能照顾你的面子说扎这一针挺好,可以后再也不来了。还关系到另一个方面,语言的沟通是一门学。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始祖认为,医生有三法,第一个是语言,第二个是治疗,第三个是药物。语言在第一位,当然语言的艺术必须配合你自身的修养,对医生的要求,《内经》里早提出过:夫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乃可以长久。我们要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拿现在的话来说,三百六十行,我们行行都要通一点。病人是干哪一行的?那么你掌握的那一行的知识最容易让他产生共鸣。举个例子,如果病人是个画家,你可以问他:“现代和古代,中国山水画家里你最欣赏谁?他知道你是医生的话的话,你问出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出乎他的意料,他会觉得医生不是只会开方针灸开药的,还懂画画。这时候他如果回答我最崇拜的是张大千,那你接着问,张大千最佩服的是谁?他代表作是什么?张大千为什么模仿八大山人的画足以乱真?王世襄为什么能识破张大千模仿的画?你还可以接着问:“中国山水画代表作是什么?代表境界是什么?中国山水画与国外油画有何不同?写意和白描有何不同?”这样,他会不扎针灸么?是不是?很简单么,所以医生的人文修养是我们现在做医生的所欠缺的。所以诸子百家都要通。《内经》早就提出来过。试问你不懂漏下一刻,怎么能看营气?你不懂历法,怎么能看懂《灵枢 九宫八风》?

7,烧山火,做的当时病人没什么感觉,第二天才有好的感觉,为什么?

答:一定是进入这个境界的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谈到这我多讲一点,烧山火透天凉排除你手法失败,你的手法正确,烧山火透天凉它具有滞后性,什么叫滞后性呢?我给你做完了,当下并不是最好的反应状态,而是延后。我的烧山火可以让他热三天,可以在第三天达到最高峰,然后快速衰退。透天凉记住一点,不可轻用,用时你必须看住,否则会导致大泻而虚。如果是烧山火,它大补,对视神经萎缩,当年郑魁山先生的父亲郑毓琳在风池上做烧山火可以连续热一个星期,热到最后,病人都坚持不住了,热的厉害,但这时候如果你用寒凉,那效果就大打折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病人的体质问题,这涉及到《灵枢》讲的阴阳五态人的问题,《灵枢》上讲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合形之人。太阳之人:其针入而气先行,太阴之人其针入而气缓而迟。所以说呢,必视人之五态,而后可以用针艾。因此,我们在扎针的时候,要看病人的体质,太阳之人,所谓重阳,气易行;太阴之人,你扎上之后,可能半天不得气,这就是个人体质,你可以再参考一下《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灵枢 通天》《灵枢 行针》。当年我问张士杰先生:“您在太溪上用补法,怎样让它循经感传?”张老说:“阴阳五态人,要施以不同的指力,施以不同的手法才能有更好的感传。”

8面肌痉挛何治?

答:有难度,你参考一下北中医刚建院时肖友山大夫的论述,在80年代的《北京名老中医经验》里。 现场演示:(略)


左常波老师总结

平心而论,德会兄是针灸界不可多得的人才,虽然他是我的兄弟,也是我的朋友,但我把他当做我的老师,很多关于经典的问题,我经常向他请教。今天的报告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大家很难有机会坐在一起去听刘老师做一个完整的、深入浅出的讲座,而且他很坦诚,真的很难得,相信有一天,也许就是不远的将来,我的这个兄弟就可能成为业界的一个大腕儿,大家就很难见到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我现在把他请过来。因为在经典这方面,我们知道这是基础,这是涵养,问他什么问题,他都在经典中找到依据,也就是说,他整个人都活在经典当中,这种精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大家在应用董氏奇穴时,能跳出这个之外而在经典中找到一些旁证、印证,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大家在读经典时能跳出经典之外,在董氏奇穴里找到一些旁证、印证,那么你的学问就会很通透。再次谢谢刘老师!

【 整理:常兆 校对:王振 2010-1-14】


本文经刘德会老师授权,在本微信公众号平台首发。关注本微信平台扫描如下二维码或搜微信号:jixiazhenji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