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苏东坡行书书法精品赏析

 百了无恨 2016-03-10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宋代/1100年,苏轼,纸本墨笔,手卷,纵27厘米,横69.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_苏东坡行书书法精品赏析
《答谢民师论文帖》是苏轼在北宋元符三年五月(1100年)时所书。是年,苏轼由儋州内调,九月过广州。谢民师(名举廉,今江西新淦县人。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后在广东任推官。)以诗文求教,二人相处甚洽。本文是作者离广州后写给谢民师的第二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见解,特别阐发了艺术传达的规律:一是要“文”,“言之不文,则行而不远”;二是要“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但艺术传达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使物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艺术传达还要讲求方法,他主张以平和的言辞抒情达意,“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就会“文理自然”。批评了扬雄“好为艰深之辞”、只在雕篆上下功夫的作法。这些见解都是十分精当的。 
苏轼行书墨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苏轼行书墨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_苏东坡行书书法精品赏析
 
《答谢民师论文帖》与南宋郎晔注《经进东坡元集事略》中所载原文对照,前段菜脱佚148字,现帖上起首处“轼启是文之意疑若”八字并非原文所有,而帖末“轼顿首并拜民师帐句推官阁下十一月五日”文集中亦未见,帖后题跋部分有明代著名书家娄坚访苏轼书体补写的一段阙文,另有陈继儒等人题跋。细细品赏苏东坡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书与文交相辉映,通篇一气贯注,有不可止遏之势。俞和曾评其书谓:“东坡先生在当时诸公间第一品人也,余每于人家见尺牍片纸,未尝不爱赏,得其遗迹犹可想其风度,况笔精墨妙耶。”亦正如娄坚在卷后跋云:“坡公书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于拙,特为淳古”。由此课件,无疑此件尺牍当为苏轼生平中的精品。
大凡古人尺牍,或叙离别之情,或询家人之安,或与同好畅述人生,或与友人切磋文艺,言之所吐,一往而情深,施于尺素,虽不计工拙,而随手挥洒之际,真意流露,若此尺牍出于名人书家之手,则更是弥足珍贵,于是世人竟相珍藏,每得名家尺牍,视若拱璧,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但遗憾的是随着书写工具的改革、信息的流通和电脑的发明,用毛笔书写尺牍的文化现象日趋消退,而历代名人尺牍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特殊的书写格式不但受到书家的青睐,同时亦受到收藏家和鉴赏者喜爱,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即是一帧具有相当高的聚文物、收藏、学术、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尺牍。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_苏东坡行书书法精品赏析
 
《答谢民师论文贴》是苏轼表白个人文学创作见解的一篇重要文章,书法老劲,鲜有变幻,清顾文彬称赞此帖书法之妙说:“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此帖是刚毅奔放与丰厚凝重的结合,创设“无意于佳乃佳”之境。“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澹,似欹而正,似曲而直,字形稍扁,轻重有致。”苏轼曾自语:“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_苏东坡行书书法精品赏析
 
《答谢民师论文帖》释文: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宋 苏轼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此卷是苏轼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三十三行,三百六十字。帖首遗失十数行,因后人用残字补缀,所以文意略有不通。据此文中称“自还海北”,以及“今日已至峡山寺”,可考此卷书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一月五日,苏轼从岭南北归,途经广东清远峡山寺时所书。谢举廉,字民师,为苏轼友人。此文载于《东坡集》中,书法则属苏轼最晚年作品之一,笔法老劲、苍茫真率。正如黄庭坚所评:“东坡先生晚年书尤豪壮,挟海上风涛之气,尤非他人所到也。”作为苏轼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此卷休养多年,这次在书法馆常规展中重归公众视野。




【附录】原书说明    大凡古人尺牍,或叙离别之情,或询家人之安,或与同好畅述人生,或与友人切磋文艺,言之所吐,一往而情深,施于尺素,虽不计工拙,而随手挥洒之际,真意流露,若此尺牍出于名人书家之手,则更是弥足珍贵,于是世人竟相珍藏,每得名家尺牍,视若拱璧,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但遗憾的是随着书写工具的改革、信息的流通和电脑的发明,用毛笔书写尺牍的文化现象日趋消退,而历代名人尺牍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特殊的书写格式不但受到书家的青睐,同时亦受到收藏家和鉴赏者喜爱,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即是一帧具有相当高的聚文物、收藏、学术、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尺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