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约定竞业限制协议,企业拒不付补偿金怎么办?

 宫辉律师 2016-03-10


分享有思想的文章 延伸有价值的阅读

1、约定竞业限制协议,三个月不支付经济补偿,约定无效。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与小卢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岗位研发工程师、工资年薪20万元,并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每月5000元。2012年8月,小卢离职。但甲公司一直没有履行支付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金。小卢多次催要无果,后于2013年1月初向甲公司邮寄送达《解除竞业限制协议通知书》。2013年3月,甲公司通过客户了解到,小卢辞职后自己开设网站,并在该网站上出售与公司经营同样产品。公司遂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后向法院起诉。被法院驳回。

解读:《劳动法司法解释(四)》第八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约定竞业限制协议,劳动者履行了义务,企业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小卢入职一家IT公司,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不久小卢离职,在家玩了三个月后,向公司请求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公司听说小卢要穷游一年,不想花这冤枉钱。没想到,小卢请求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解读:《解释四》第六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竞业限制约定后,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不必履行竞业限制条款的,应当明确告知劳动者,否则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小卢入职某网络公司担任电销客服,约定竞业限制。公司发展不好想裁员,于是找个理由给小卢降薪了并且调岗让他扫地,小卢气不过辞职回家玩了三个月后,小卢又去了劳动仲裁,请求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解读:《解释四》第七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虽可以单方解除,却面临还需支付3个月经济补偿。

小卢入职某大数据公司,因为该技术在全国属于前列、极具前瞻性,公司约定竞业限制,约定小卢离职24个月不得进入同行业公司,为此公司支付离职前12个月月平均工资的70%作为竞业限制补偿。两年过后,大数据同行业雨后春笋,公司考虑技术优势已经失去,竞业限制已经没有意义。于是,小卢离职当天公司就通知解除双方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小卢不肯,要求继续履行,向劳动请求仲裁。最后公司付了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解读:《解释四》第九条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很多企业冲着“竞业限制”所谓公司自我保护的“高大上”光环,不管有没有必要都想在劳动合同中整个竞业限制条款或者干脆来个竞业限制协议,如果公司完全没有必要设置竞业限制,那么公司很可能挖坑自己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