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腾人的丧葬习俗【牛其芳】

 昵称31452680 2016-03-10



    老人去世后,亲朋好友从各处赶来吊唁祭拜,对家属安慰、送礼金,儿女们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还礼,简单设宴款待,这些礼节完成后让老人入土为安,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过于注重讲究排场,忽略了亲属对逝者的感受,便成了沉重负担,身体状况不好的会被折腾的大病一场,经济状况不好的就得负债累累,几年都恢复不过元气来,难怪人说:死了老人穷三年
    老公的奶奶活到101岁,儿孙五世同堂,在当地【鲁西南】算是高寿了,去世时大家都说这是喜丧,得守灵五天,在这五天的时间里,儿女们根据亲戚多少,与掌事的人(称大支)商量,估计来多少人:一般是死者岳父家或娘家人最少来20人,姐妹、闺女、侄女、孙女婆家每家来10人,儿媳、孙媳、侄媳娘家每家来10人,现在年轻人都在外边打工,很难凑够10个人,就借外姓人来凑数,等人家有丧事时也去给人家凑数,赶上农忙季节,家里的活堆成山,还得去应付这些公事。      
    亲戚多了,吊唁的人就多,帮忙的也随之增加,钱花的越多,无论是借钱还是贷款主人得把钱凑足了,交给大支,就只管守灵和哭,其他的杂事:给亲戚报丧,买白布,买棺材,摆供,买冥纸,雇吹鼓手,买饭菜,借碗筷桌椅板凳招待吊唁的人等都是大支安排,在这五天的时间里,他调度着全村前来帮忙的男女干这干那,确实也很操心受累。儿孙们呢,天天跪在灵前,来批亲戚就陪哭,每晚烧了闭门纸,大家哭一阵后其他人可以回去睡觉了,亲儿孙得轮流守灵,灵前燃烧的香和蜡烛不能灭。当时是春天,怕尸体腐烂掌事的人每天早晚两次向尸体上喷酒。
    到了第五天该发丧了,门前摆了两口棺材,明明是死了一个人,怎么摆两口棺材?我感到纳闷,原来那口棺材是爷爷的,爷爷已去世多年了。当地有个风俗,夫妻二人先死的不能入老坟,找个地方埋了,等第二个去世后再挖出来合葬入老坟,有的夫妻去世先后相差一两年的,尸体正好腐烂的腥臭难闻也得这样挖出来合葬。
     吹鼓手们在大门外搭了个台子,来一波吊唁的人他就吹三声长号,让家里人知道来人了,儿女们就赶紧哭,其他时间给一男一女伴奏唱豫剧,唱累了就吹各种曲子,有欢快的,有悲伤的,非常卖力。奶奶的院墙东边有一片树林,摆了一百多桌酒席,全村帮忙的男女老少和吊唁的亲戚都在那里喝酒吃饭听戏,有点戏的,有鼓掌的,有起哄的,有打闹的,整个场面就是一场大集会。
    到了下午两点多装棺入殓,孙男弟女们披麻戴孝哭着扑打棺材。管事的人把他们拉开,把尸体放进棺材盖棺后去坟地下葬,亲戚和看热闹的人群这才陆续散了。回来后灵堂和屋里的草席不能动,等过了一七之后才能收拾。埋葬后第二天一早全家人起来披麻戴孝哭着去坟地圆坟,五七三十五天哭着去坟上烧纸糊的车、马、轿、电视、冰箱、摇钱树等,百日哭着去坟上烧纸和元宝,三年后发一次丧,十年后再发一次丧,死了人,整个过程才算结束。这样算下来,按现在的价格得花四五万元左右,这些钱儿子多的可以分担,独子的,只能自己负担,对于一个年收入不足2万元钱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过去死了老人都得卖地发丧。
     中国有一个词叫“红白喜事”,把丧事当喜事办,不知道是老祖宗幽默,还是乐观豁达。丧事、葬礼,首先是要庄重、肃穆,而扎台子、唱戏、点戏则没什么必要了。逝者的年龄再大,亲人们也是很留恋悲伤的,一边是痛声一片,一边是群情激昂点戏、唱歌,形成鲜明反差,这本身就是对死者和家属的不尊重。过去百姓的日子过得青黄不接,平时难得吃上一次肉,利用结婚、寿诞、丧葬等大小事情聚在一起吃点喝点,形成了习俗。但世易时移,现在百姓吃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对于置办什么样的酒席,我相信上门祭拜的人是不会介意的,何况在那种场景和气氛下,酒菜再好,也没心情大吃二喝,更多是为了应付和完成公事。另一方面,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谁家的坟地不埋人,自家遇到这种事,也是一样的。可是这种酒席已变了味,成了看谁家的的酒席多,酒席丰厚,谁家就最孝顺,最有实力,虽然大家都很厌烦,但谁也没有勇气打破这个规则。
     披麻戴孝、灵前祭拜、烧香磕头、抬棺送葬、坟前磕头等固定的程式以及这当中的细节和说法,属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它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而这个过程持续几天,并且把夫妻之间第一个先逝的人,再从土里挖出来合葬,三年,十年祭日时再发丧,除了给后代造成精神的损伤、经济的损失外,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可言呢?这种陋习早就应该摈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