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创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大多保存在戏曲艺术中,以手、眼、身、法、步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为其主要特色,是一门借鉴、汲取、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的表演艺术,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近几十年来,过几代舞蹈家的辛勤探索和创造,从继承戏曲舞蹈和武术身法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样式入手,根据舞蹈艺术自身规律的特点,以及时代精神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传统的戏曲舞蹈进行开发式整理,并对其作了创造性的理论与实践上的研究与探讨,创立了一套古典舞教学的基本方法,取名为“身韵”教学法。身韵教学法的确立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戏曲的依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确立了古典舞在中国舞蹈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古典舞身韵的特性、作用、价值和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性研究,也就成为发展古典舞的必然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术灵魂所在。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