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我们都有同样的感觉,读了那么多的书,大部分都忘记了,然后听了这样一句话,就当做了一种心理安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首先,读书和经历对人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需要重视积累和积淀。“时间长了”,才会有所体现。 其次,所谓“剩下的”其实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剥离掉各种具体场景的包装,提炼出来常识性知识,这是大脑判断的思维基础。当你习惯了做出这样的判断,举手投足之间下意识的举动才是你的素质。 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通过书本,我们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基础、体系……并且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思考和尝试,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 读书多记不住,自我安慰是没有用的。原因可能是你还不会读书,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读书的目的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获得娱乐 获得信息量 获得理解力的提升 为了娱乐,我们没必要纠结忘记与否;但是后两者,恰恰才是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无论是信息量,还是理解力,关键在于“量”,大量的阅读以及阅读超过已有认知的知识才能实现这些目的。我们时间精力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读书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对不同学习方式在两周内的学习内容留存率做出了评估: 我们可以看到主动讨论、分享、教给别人或者应用,都会留存50%+的内容。因为在这些过程中,你主动将内容作了重新处理,当做自己的知识输出给了别人。 如果记不住,那就多读几遍;如果记不住,就请分享给别人。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往我们觉得只是为了排解孤独感,现在看来其实更是一种分享和收获的双重乐趣。 为了让kindler们享受更多读书的乐趣,Kindle升级5.7.2.1后新增了微信、电子邮件分享功能,让热爱阅读的你拥有更多输出的渠道。 1.主页视图下,长按图书封面?点击【分享】?点击【微信】?扫描二维码?发送内容 2.电子书阅读界面下,点击顶端【分享】?点击【微信】?扫描二维码?发送内容 3. 分享书评/段落,选中内容会出现操作条?点击【分享】,重复2步骤就可以啦。 阅读是一种孤独,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不然,伯牙就不会在遇见樵夫钟子期时如此激动,也就不会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阅读的孤独是内心自省的需要,也是在等待灵魂的共鸣者。 欢迎与我们产生共鸣 体验#微信分享#功能并发送朋友圈截图到后台 将会收到书券回礼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