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6-病 因、发病

 平淡之印 2016-03-10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6-病 因、发病

第六章 病 因

【目的要求】

1、掌握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

2、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

3、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5、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6、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

【教学要点】

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共10学时。其中概说1学时,六淫与疠气4学时,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和劳逸失度2学时,病理产物2学时。其他病因1学时(部分内容自学)。

【教学内容】

概说 病因和病因学说的概念;病因学说的特点;辨症求因;病因学说的源流简介。

第一节 六淫

【目的要求】

1、掌握六淫的基本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

2、掌握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

【教学要点】

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

【教学时数】

共5学时。其中概说0.5学时,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0.5学时,风邪、寒邪、湿邪2学时,燥邪、火(热)邪、暑邪2学时。

【教学内容】

1、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 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2)寒邪 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收引;

(3)湿邪 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

(4)燥邪 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

(5)火(热)邪 阳邪,其性炎热趋上;易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易扰心神;易致疮痈;

(6)暑邪 其性炎热、升散;易伤津耗气;多挟湿邪。

第二节 疠气

【目的要求】

1、掌握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2、了解疠气产生的因素。

【教学要点】

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0.5学时。

【教学内容】

1、疠气的基本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重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目的要求】

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1学时。

【教学内容】

1、七情的基本概念 包括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2、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脏腑气血是七情活动的物质基础;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损伤相应内脏,首先影响心神;数情交织,多伤心

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目的要求】

熟悉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0.5学时。

【教学内容】

1、饮食不节 过饥;过饱;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目的要求】

熟悉劳逸失度的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逸。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0.5学时。

【教学内容】

1、过劳 劳力过度伤气伤形;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

2、过逸 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目的要求】

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

1、痰饮

痰饮的基本概念 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1)痰饮的形成 包括原因和机理;

(2)痰饮的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妨碍血行;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易蒙蔽清窍,伤及神明。

2、瘀血

瘀血的基本概念 注意与血瘀概念的区别。

(1)瘀血的形成 病因和机理(包括出血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2)瘀血的致病特点 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心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3)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刺痛;出血;肿块;青紫;舌脉改变。

3、结石

结石的基本概念。

(1)结石的形成 原因和机理;

(2)结石的致病特点 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多发于肝、胆、

肾、膀胱及胃等脏腑。

第七节 其地病因

【目的要求】

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

【教学要点】

药邪、医过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药邪、医过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1学时,余自学。

【教学内容】

1、外伤 包括外力损伤、烫伤.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2、诸虫 包括蛔虫、钩虫、蛲虫、绦虫、血吸虫等;

3、药邪 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4、医过 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5、先天因素 包括胎弱,胎毒。

第七章 发 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和发病的类型;

【教学要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和发病的类型。

【教学时数】

共4学时。其中发病原理2学时,发病类型2学时。

【教学内容】

概说 发病的概念;发病学说的概念、特点和源流。

第一节 发病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教学要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教学时数】

本节共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

1、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包括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在发病

中的作用;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包括邪气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3)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包括决定发病与否,决定证候类型。

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外界环境、体质和情志因素。

第二节 发病类型

【目的要求】

了解发病的类型;

【教学要点】

感邪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包括复发的基本特点、类型、诱因。

【教学时数】

共2学时。

【教学内容】

1、感邪即发;

2、徐发;

3、伏而后发;

4、继发;

5、合病与并病;

6、复发 包括复发的基本特点、类型、诱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