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上方蓝字“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页面内容 上海震旦博物馆历代玉器及先秦两汉动物玉雕展(一)
台湾震旦博物馆的玉器收藏,自从其借上海世博会开张以来,声势宏大,蔚为壮观。虽然只是个私营的博物馆,亦是从台海登陆而来,但其藏品之丰富,规模之庞大,颇有与国博、上博比肩,并且与南、北两故宫分庭抗礼之意。然而较之于两岸名馆,震旦展出的玉器从一开始即广受大陆收藏界的质疑,有人认为其中的赝品率超过三成,更有人认为震旦玉器的赝品率超过七成。不过迄今为止,尚且无人要将震旦的玉器收藏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的意思。可见震旦的玉器收藏,亦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对于古玉的鉴赏,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照于出土真文物是其中不变的法则,而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认识,则是鉴定中国古玉的更高境界。玉质可以作伪,刀工可以模仿,沁色可以合成,纹饰可以照抄。但是文化、历史以及其中的神韵,却是要去一点点学习、理解与钻研的。所以,一般来说没有文化的人是搞不了收藏的,没有文化的人也重现不了历史。然而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巨大的遗失的空间,在这些遗失的空间里发生了什么?曾经创造和孕含了什么?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所以有些东西你藏着就藏者吧,最好不要仓促地下结论,它们到底是什么。——本辑图片收集于互联网,大约450张,来自于十多位作者的原创摄影集,陆续发表中。 红山文化玉神人兽像 年代 : 新石器时代晚期 红山文化(40th - 31 th cent. BCE) 规格 : 高15.5公分、宽6.5公分、厚3.2公分。此件圆雕神兽属于青黄色的玉质,脸部浮雕双眼和鼻吻,头上竖立四个高耸的角状物,左右两侧有立耳,双耳下方横向对穿一个长孔。神兽膝盖弯曲,臀部悬空做半蹲的姿势,双手贴合放在膝上,脚下踩着横杆,由于头部前倾的缘故,鼻吻贴近双手,犹如沉思之状。虽然瓷器的造型奇特,但是高耸的角状物和立耳上缘琢磨为刃边,眼睛呈前圆后尖的形状,双手之间用宽砣作对角线琢磨的痕迹,额间、后脑与后头下方的网格纹,以及背部的勾云状纹样,都呈现红山文化的玉器风格。类似的器物亦可见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The Ostasiatiska Museum)、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The Fitzwilliam Museum)及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典藏中,可以作为对照和研究的参考。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璜 年代 : 新石器时代晚期 良渚文化(32nd -31 st cent. BCE) 规格 : 长15公分、宽8公分、厚0.5公分。此件半圆形玉璜几乎整体白化, 表面浮着少量的泥土和黑褐色有机质。它的造型近似半圆,上方透穿二个小系孔,表面布满繁缛的纹饰。居中是一组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神人倒梯形脸庞,杏眼方口,头上戴着羽冠,双肘撑开若似骑坐在兽身上,兽面具有突显的上斜椭圆形大眼,双眼睑拱樑相连,其下还有翻卷突出的鼻吻,虽然没有刻画兽的身躯,但是两者之间的驮负与骑坐关系却很清楚。主纹两侧各有半个神人面纹,两者亦可接合为一组神人,此种「一切两半」的纹饰布局,是同期器物中比较少见的设计。类似的纹饰亦见于浙江余杭反山22号墓出土的玉璜上,是与多件玉管串连成套的配饰物。
石家河文化玉人首像 年代 : 新石器时代晚期 石家河文化(25th - 30 th cent. BCE) 规格 : 高7公分、宽4.2公分、厚1.5公分。青黄色玉质的玉人首像, 虽有银白色的冰片纹现象,整体质感仍然颇为温润。玉人首像隆起如瓦片形,头戴高冠,面部以浮雕技法刻画五官,双眼近似臣字形,鼻翼宽阔,方口内突出尖长的獠牙,脸庞两侧有勾卷状镂空的帽沿和双耳,戴着环形的耳饰,头部光素,器底钻凿二个小孔,用于固定插杆。此种头戴冠帽、耳戴耳环、素颈无纹的造型是石家河文化玉人首像的共同特征,然而此器的冠帽正面浅浮雕简化的兽面纹,背面阴刻对称性的勾纹与圈纹,则是比较罕见的设计。类似的作品也见于美国华盛顿佛瑞尔艺术博物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的典藏中。 本文资料来自网络 纠错、投稿、入会 联系编辑 微信号:mjj-610 |
|
来自: 老刘tdrhg > 《4、瓷器/玉器/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