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每天学一句《论语》《为政第二》(2)

 歌柏安妮 2016-03-10

?

每天学一句《论语》
《为政第二》(2)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1)诗三百:诗,孔子“删诗书”的诗,也就是后来的《诗经》,有305篇。

(2)一言,指《诗》中的每一首诗,也可以特指《论语》中引用的《诗》中的内容。

(3)蔽,《说文》:“蔽,蔽蔽小草也。”《广雅》:“蔽,障也,隐也。”此处为隐含、遮蔽的意思。

(4)之,指孔子删诗书存留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

(5)思无邪:出自《诗·鲁颂·駉》:“思无邪,思马斯徂。”原诗表达了对鲁僖公养马政策与重用人才的赞美。

【注释】
孔子说:三百篇诗,每一篇都隐含了我所要表达的为政思想,对于为政以德,鲁僖公是值得赞扬的,“思无邪”这首诗隐含的就是这个意思。



【解读】

后人对本章的理解往往模棱两可。孔子开始准备大谈“为政”的时候,前章对为政者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要求,紧接着谈起了《诗》,用一句话概括:思无邪。我们理解本章,如果脱离了为政的原则,会越走越远。很显然,《诗》于为政是有作用的。在这一提的是,孔子在本章谈的“诗三百”指的是《诗》,而不是《诗经》,《诗经》是汉代的称谓。本章谈的是“诗”的作用,不是“经”的作用。

对本章的注解,多数认为是:三百多篇诗,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无邪,被认为是为政者要思想纯正无邪。南师对诗的作用大加赞扬,认为本章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地为政。但是,以上注解有些问题是解释不通的。一是,孔子何以用“思无邪”来一言以蔽之?一是,本章就是为了谈为政者的思想要纯正无邪,与前后章的联系显得没多大关系,孔子有必要用《诗》来绕这么大的弯子吗?

我认为,理解本章后人进入的误区,是前人注解,后人一味跟风的原因。还有,理解《论语》的每一章不是围绕整体编排所表达的共同主题,而是断章取义,有的甚至一味考证,致使越走越远。后人于本章注解,对“蔽”和“思无邪”理解出了问题。

《论语》谈到《诗》,先后有七处。

《学而第一》: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第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八佾第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述而第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泰伯第八》: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路十三》: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阳货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述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谈到《诗》的作用,《学而第一》中“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诗”的作用借诗咏志的, “可与言诗”是因为子贡明白了《诗》中的做人之道、做学问之道。而在《子路十三》中,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诗》,交给他政事办不了,出使外国不能独立应对,即使学得多,又有什么用?此章明确说明,《诗》对为政的是有作用的。

再说“言诗”。孔子的弟子中,在《论语》里予以肯定可以与孔子谈论诗的有两个人,一是子贡,一是子夏,他们分别从《诗》中悟到了孔子所表达的意思。显然,《论语》中对《诗》的引用是有所暗示的。我们沿着这个思路去理解本章,孔子在这里要表达的含义,就可以找到答案。

蔽,本义是遮蔽,有掩藏或划区域或期望占有的意思,从而再引申为蒙蔽,再引申为概括,再引申为决断。实际上,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三百篇诗,每一篇都隐含着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古代留下来的《诗》有上千篇,孔子删去重复的部分,选取了可以用于礼仪教化的篇章。孔子将这些诗全部配乐,礼乐制度从此才得以称述,使得王道完备,六艺齐全。也就是,孔子在“删诗书”时,留下的每一篇都是有特指意义的,都是要表达孔子思想的,《诗》的作用就是为治理国家服务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思无邪”的出处和其原诗要表达的意思,找到孔子在本章所要隐含表达的是什么?

“思无邪”,出自《诗·鲁颂·駉》:“思无邪,思马斯徂。”这首诗,是《鲁颂》第一篇,全诗有四章,分别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毛序》说:“《駉》,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谷,牧于坰野,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春秋时期,国力的强弱取决于马匹的多寡。本诗在颂扬鲁国因僖公重视“马政”而强大的同时,暗含着更深层次之意,即以马喻人,譬喻鲁国培养人才之盛,首开以马喻志之先河。鲁僖公在位33年,其统治期间,鲁国出现了历史上的小康时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诗·鲁颂·駉》是一首成王祭祀周公典礼的乐歌,从而成为鲁国宗庙祭典的主要乐章。据苏东天《诗经辨义》,这首诗当是借“良马”“牧人”赞颂周公的乐歌。因而认为,这首诗以象征的手法来赞美在周公的英明领导下鲁国人才济济的状况。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与本章引用“思无邪”,其表现方式如出一辙。结合前章的“为政以德”和后章的“道之以德”,本章的意思至此也就真相大白,是说:三百篇诗,每一篇都隐含了孔子所要表达的为政思想,对于为政以德,鲁僖公是值得赞扬的,“思无邪”这首诗隐含着这个意思。孔夫子为了赞美自己的国君,在这里用文字耍了个心眼儿,“蔽”得很艺术,也让后人对“一言以蔽之”模糊了两千多年。对于“思无邪”的解释,多家之说各执一词,有心者可专门去研究。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公共微信号:tshgxy
版主微信号:yizhihua5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