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信号发生器 【摘要】函数发生器是一种多波形的信号源,它可以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甚至任意波形。它具有很宽的频域范围,适用范围也很广,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 本设计为有集成运放构成的函数波形发生电路。通过对电路的分析,以及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适合于本课题的方案。本设计以741集成块为核心器件,制作一种函数信号发生器,制作成本较低。此电路图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适合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测量使用。 【关键字】函数发生器、741集成块
一、函数发生器的原理框图
二、总电路图 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产生电路如下; 1/6页 VCC12V C1R5R6C53U1R13C2U22Rp2R4C442C3 50%41R10R12R215R7R17 50%R14R3Rp15 50%R13 50%R8 R9R11 VCC1 -12V
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器形成正弦波。其中,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范围在10:10000Hz范围内可调 ~输出电压分别为方波U?24V,三角波U?8V,正弦波U?:??:??:>1V。波形特性;方波Tr < 100us~三角波非线性失真系数r < 26;正弦波非线? 性失真系数r~ < 5%。
三、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1. 方波发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此电路由反向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电路既作为延迟电路,又作为延迟反馈网络,通过RC冲、放电路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Uo通过R3对电容C正向充电,随后,Uo又通过R3对电容C反向充电,这个过程的反复工作使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总电路的左半边为方波-三角波产生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如下,若a点断开,运算发大器A1与R1、R2及R3、RP1组 2/6页 成电压比较器,C1为加速电容,可加速比较器的翻转。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U-=0,同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Uia,R1称为平衡电阻。 R2则,比较器的门限宽度 ?;?2UUUI;;HCCiaia;RRP31 a点断开后,运放A2与R4、RP2、C2及R5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 ;1为方波Uo1,则积分器的输出Uo2为 UUdt?OO21,RRPC;()422 ;;;()VVCCCC 时, UV?;Utt??OCC12O()()RRPCRRPC;;422422 V;;()VCCEE 时, UV?;Utt??OEE12O()()RRPCRRPC;;422422 可见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度与下降速度相等的三角波。 a点闭合,既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则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 R2三角波的幅度为: UV?OmCC2RRP;31 方波-三角波的频率f为: RRP;31 f?4()RRRPC;2422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电位器RP2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输出频率的范围较宽,可用C2改变频率的范围,PR2实现频率微调。 (2;方波的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 Vcc。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应不超过电源电压 Vcc。 电位器RP1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3. 三角波-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如总电路图的后半部分电路。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 3/6页 器,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其中,Rp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电容C1,C2,C3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 aI0传输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 IaI??CEUU22/idT1;e aI0 ??IaICE;UU11/idT1;e 式中 aII??/1CE ——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 I0 ——温度的电压当量,当室温为25oc时,UT?26mV。 UT 其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则越好,能更好地输出正弦波。
四、电路仿真 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仿真
图1 图2 4/6页
图3 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
图1
图2 5/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