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历经峥嵘岁月的宣化城。。。

 不扎心的老铁 2016-03-10


    走进宣化,古老的城墙、楼阁、民宅、寺庙、壁画、车辙、老店,不断冲进眼帘,文化符号经典、独特、有个性,展示着宣化的演变。这座古城折射出的文化之光,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

    历史是留给后人的共同记忆。位于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的宣化,自古以来,不管为州县治,还是为府镇治,始终是一个政治、军事中心城镇。

    从宣化附近刘家窑、王河湾、赵川等地的遗址考古中,发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居住。


    宣化,最早叫作“上谷”。春秋战国时,宣化地属上谷郡。秦统一中国分为36郡,宣化仍属上谷郡。到了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县(州县同治),明代为宣府镇,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1943年,伪察南政厅管辖地区改置为宣化省,省会设在宣化县城。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置宣化县,城区及近郊为宣化市,并为察哈尔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曾属察哈尔省,置宣化市,置镇、置区屡有变化。直到1963年改市为区,属张家口市。

    在行政建制和名称的多次变化中,“宣化”之称最早出现在金代。1166年,金军攻克辽归化州,次年改称“宣化州”。“宣化”名称的再次使用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直隶巡抚郭世隆为改革地方税政,废除宣府镇卫、所,为表“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奏请定名“宣化”。随后,“宣化”一直沿用至今。

2

    宣化是我国北方历史上重要的古城之一,荟萃了多个朝代的建筑,以保存完整的古城而闻名。

    宣化有城的历史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200余年。最初的宣化城不仅规模小,城墙每个边的边长只有500米左右,并为土城,这与《周礼·考工记》中“天子之城方九里,则知公七里,伯侯五里,子男三里,以此为定说也”的规则基本一致。

    明朝初期,为加强北部边防,在长城一线建起九座镇城,称之“九镇”。宣府镇作为九镇之一,拱卫着坝上的外长城防线和居庸关的内长城防线,开始担任京西至大同1300里的防御任务,战略意义日益重要。

    朱元璋将宠爱的皇十九子朱穗封为谷王,驻藩宣府镇。朱穗来宣后,觉得城池狭小。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历时一年,将城池展筑为方圆达24里,设有7个城门的大城,并持续修建大量庙宇和官宅,形成雄伟壮观的宣化城。


    约50年后,宣化土城墙受水土侵蚀。这时,青砖技术日益成熟。担任宣府镇巡抚的广东东莞人罗亨信给皇帝上疏,请求用青砖包城。从1441年开始,用了6年时间,砖包宣化城。修好后的城墙厚四丈五尺,墙高三丈六尺,城门环有瓮城,瓮城外连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外设壕堑、护城河、吊桥等,构建了宣化古城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砖包城池使宣化古城颇具重镇气象,有了“其城雄阔甲于它郡”的美誉,整个城池俨然是明代北京城的一个缩微版。

  据《宣府镇志》记载:在明朝末年,城内人口绝大多数为在籍军户。明嘉靖年间,宣府镇军户12万人,官户4千人,民户仅2千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城”。据记载,宣府在明朝时规模和面积在全国仅次于北京,甚至比明朝的西安城还要大。
3

    宣化虽自古为交通要冲,民族纷争之地,境内广设屯兵之所,但是一直学风很盛。据《畿辅通志》中记载,张家口历史上最早建成的书院就有建于元朝的宣化景贤书院。

    景贤书院位于宣化城南5公里处,由元丞相康里脱脱所建。明嘉靖七年(1528年),巡府刘源清、巡按李宗枢创办了上谷书院。到了清代,宣化镇改制为宣化府,社会风气推崇德化教育,许多书院、书塾相继开办。据清《宣化府志》记载,当时最著名的就是宣化府的柳川书院了。清乾隆二十二年(1756年),当时的兵备道良卿、宣化府知府张志奇、宣化县知县黄可润等发起筹建书院,得到了周边十州县绅士的支持。在皇城桥东大街,原杨氏的私塾处兴建了古城的最高学府---柳川书院(现宣化一中处)。


  柳川书院内建有学舍七十余间,堂屋两间,轩廊五间。院东建有魁星楼,楼前立有当时直隶总督方观承亲笔书写的“柳川书院碑记”和宣化府知府张志奇亲手书写的“柳川书院记”石碑各一方。院内引入北山溪流柳川河水,池内荷花盛开,垂柳倒影,幽静典雅。后院设射圃,并配有水井、火房、马厩数间。柳川书院在建筑上反映了当时文武合一的教育特色。柳川学府促进了“文教圣德”风尚的形成,呈现出“征鼓之声化为诵弦”的清新风气,一批批文武双全的人才脱颖而出。据《宣化县新志》记载:“宣化在清朝中进士者九人;举人十七人,拨贡一百零四人;武进士五十二人,武举人一百五十人。”柳川书院于清朝末年除。1902年10月,宣化府中学堂在“柳川书院”成立,其后发展成负有盛名的“直隶省立第十六中学”。
4

    建筑是延存文脉的载体,它实实在在地承载着城市发展历程。宣化众多的文化古迹中,位于城中南北中轴线上的清远楼、镇朔楼和拱极楼,组成了宣化古城最具神韵的地方。

    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建成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是独具明代特色的砖木建筑。该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严谨,有着“第二黄鹤楼”的美誉。镇朔楼是建于墩台之上的重檐九脊歇山顶式建筑,雄浑、庄严,镇朔楼东西廊下保存有《宣府新城之记》、《重修镇朔楼记》等碑刻,是留给后人了解宣化历史的宝贵文献资料。拱极楼建在墩台上的两层重檐歇山顶布瓦小式建筑,下有南北走向券洞通道。虽然楼两侧已不见城墙,坚实古朴的城楼孤单站立,却依然有着让人震撼的力量。


  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北的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是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74至1998年,在墓群中的张世卿、张恭诱、张世本、韩师训、张世古墓等11座墓葬中先后发掘出土各种文物800余件。而墓葬群的总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共计128幅彩色壁画为国内罕见,被专家评价为“地下艺术殿堂”。其中绘制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是把中国传统的二十八星宿与西方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两种记星法融合在一起的中西合璧天文图,现已成为我国高校天文学专业必修课的重要内容。《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物之最》都将辽墓壁画收录其中。壁画摹本多次在日本、美国以及国内各大博物馆展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5

    追溯宣化的历史,不能不提及宣化葡萄。相传,宣化最早的一架葡萄是在鼓楼西的时恩寺院内,系一和尚从西域引入,以后逐渐引栽到农家房前屋后,供自食及乘凉、观赏。金代诗人刘迎咏《上谷》的诗中,就有“葡萄秋倒架,芍药春满树”之句。到了元朝,元太宗“令于西京宣德(即宣化)栽种”,并花费金银万两雇人培育。明、清时代栽培之风大盛。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后。宣化葡萄的种植规模才迅速发展起来。宣化葡萄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曾为清朝宫廷“珍果”贡品。在宣化辽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距今1000多年的干葡萄和一瓷瓶棕红色液体。经国家文物鉴定中心检测为葡萄酿造的果酒,证明葡萄酒也有千年的历史。而宣化观后村的一株葡萄老藤(500-1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一葡萄老藤”,“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还入选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宣化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饱满,覆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包含着大量文化元素,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穿行宣化城,如穿梭于时光隧道,心中已把历史碎片拼成一幅画卷。

    季节更迭中,春天已经到来,宣化街道旁树枝上已经积蓄着新绿。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