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闸北区原平路的一所民办中学「新和中学」,听~在清晨、午后、课间总能传来悠扬的笛声,原来这是一所以长笛为特色、将长笛课融入教学课程的中学。 在上海管乐学会的支持以及在上海长笛界的各位老师推动下,来实现这个以长笛为主的一只学生乐团。从2012年9月至今历时三年,由50位一点音乐基础都没有的预初学生,开启了一段长笛音乐旅程。 正由于民办新和中学长笛乐团在三年内的全国非职业特色管乐比赛屡创佳绩,为推动本市群众文化艺术及管乐事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各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协调各专业发展规模,提升各专业学术引领作用,上海音乐家协会管乐专业委员会特此批复同意成立「上海管乐学会长笛研究会新和中学长笛乐团」,与此同时,何声奇教授代表上海长笛研究会宣布了征补新和中学音乐老师及长笛老师龚家勇为上海长笛研究会常务理事,并授予新和中学长笛乐团「何声奇长笛艺术中心上海新和中学实验基地」的称号。 他们有如今的好成绩源自于新和中学长笛乐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与学校长笛老师龚家勇的辛勤努力,此外何声奇教授对他们极具效应的指导,在参予东方艺术中心的公开音乐会活动中,让孩子们加深对舞台和长笛的热爱,同时增加信心丰富他们的演奏经验。三年来长笛界中见证他们的成长,今天上海教育界的领导们、上海管乐学会的专家们以及远道而来的台湾长笛教母樊曼侬、台湾长笛演奏家林薏蕙老师、功学社的林董事长,另外与昨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出的丹尼斯.鲍列科夫一起共襄盛举今天的揭牌仪式。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来自于【三个要素】 上海新和中学长笛乐团成立三年二获全国金奖解析 三个要素成就三年奇迹 今年5月1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组织的全国非职业特色管乐队比赛在上海举行,上海民办新和中学长笛乐团继去年后,又一次在苛刻的评审下技压各路进沪比赛乐团,获得金奖,实在意外和可贺。 新和中学长笛乐团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学校长笛老师龚家勇辛勤努力下,于2012年9月成立,50位一点音乐基础都没有的初一学生,拿起了长笛开始了美丽的音乐之旅。接着,在新和中学里每一个年级都成立了一个长笛乐团班,这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以长笛为特色和届届都有一个长笛乐团的中学;在龚家勇老师的辛劳教学和训练下,乐团初具模样;如何提高乐团的水平和有着持久的未来,龚家勇老师专门拜访了中国乃至国际的著名长笛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长笛教授何声奇,在何声奇的支持以及极具效应的指导下,在何声奇团队的参与中,乐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何声奇又适时的请新和中学长笛乐团参与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一场公开的盛大音乐会中,使初涉音乐的孩子得到了足够的舞台锻炼和信心,至此,这批孩子对长笛更加热爱,对音乐更加憧憬,对舞台更加向往,对长笛更加自觉和努力。 龚家勇老师是个有着良好素养和音乐训练基础的老师,又有着N多年的长笛演奏教学经历,对音乐充满着热情和爱,对学生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在何老师的鼓励下,全身心的投入到长笛乐团的建设和训练,在校领导们的全力支持配合下,乐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的条件首先是自己的努力,重要的是领导的真心支持,关键是专家的帮助。 新和中学长笛乐团的初步成功恰恰印证了这三个条件;首先是龚家勇老师的尽心尽力,三年多时间,每天中午1个半小时的训练指导雷打不动,还要编配些适时的作品练习这些孩子,可见其辛劳和执着,辅以其他专业老师的定时辅导;重要的是新和中学校领导们全力以赴的大力支持和老师们的积极配合,给地方,配设备,购乐器,给了这个乐团足以的保障和安心;关键是精明地请到了大名鼎鼎富有足够经验的专家何声奇教授的帮助,何声奇以四十多年长笛专业演奏和教育积累,积国际高水准演奏和舞台功力,加上与国际最高级别大师的长期交流心得,足以最短时间最大变化最佳效应最好结果的帮助到该乐团。 新和中学的成功让很多人意外,又让很多内行人觉得意料之中,这个意料之中就是上述的三个成功要素;当然还有很多因素,譬如家长的支持配合,学生们的聪慧努力,评审专家的水准和良好品境,天时地利人和等等。 新和中学的例子对我们有很多的启发和意义,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有条件规格和心中的想象力。 愿新和中学长笛乐团展开新的理想 追求新的目标!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嘉平爱乐管乐中心',我们将为您奉送最新的管乐资讯和实用的音乐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