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健康微信号:sfhealth简介:名医汇聚,打造最权威的健康服务平台 昨日,一个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鼎鼎有名的天才达芬奇同名的手术机器人刷屏了福建医疗圈。 为啥? 他可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砸了2000多元重金请回的手术“大咖”…… 这么牛逼哄哄,你是不是以为它长这样 实际上它是这样的↓↓↓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更准确地说,它叫“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是一款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外科微创手术的机器人。它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三维高清成像系统和配有四条机械臂的手术系统。目前协和医院使用是第三代手术机器人“达芬奇”,价值2000多万元。 剧透一下: 达芬奇的机器臂也有肩、肘、腕三个关节,能完成上下、前后、自由运动与仿真手腕的左右、旋转、开合、末端关节弯曲共7种动作。它的前臂可脱卸,能根据需要安装剪刀、钳子、持针器等不同功能的“手”;而它的腕关节比人的手腕更加灵活,可以任意自由旋转540°。 达芬奇有钱也未必买得到哦! 如果你以为有钱就可以任性的话,那就错了! 作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达芬奇的采购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什么样的医院可以配置、全国配置多少台,国家卫生计生委都有着明确的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达芬奇是全国配置的第51台手术机器人。 在中国,目前机器人手术主要用于普外科(肝胆、胰腺、胃肠道、甲状腺等)、心脏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小儿外科、咽喉头颈外科等等。 快看手术回放: 3月8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陈燕凌教授拿这个机器人对付肝脏肿瘤。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男性,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59岁。 他是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肝脏中央长了一个大小为5cmx4cmx4cm(约青枣大小)的肿瘤,肿瘤位置毗邻肝脏大血管。 按照常规的手术方法,医生要打开他的腹腔,找到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的肝脏,然后再深入肿瘤部位,要仔细“翻遍”相关部位的角角落落,来切除隐藏着的肿瘤,整个手术比较复杂。 另外,如果做开腹手术,会留下一条30厘米的刀疤,患者创口较大,恢复起来也困难。患者可能吃不消,手术风险较大。 如果不开腹,进行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医生隔着肚皮操作,视野和操作上都有限制,更是难上加难。 但有了达芬奇机器人,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医生和机器人怎么配合手术的? ”看看3D电影“,“打打游戏” 手术台上,陈燕凌教授只在这位患者的腹部打了5个筷子大小的小洞,把“达芬奇”4根机械手臂以及内窥镜超声导航系统放进去,就离开手术台,坐到了手术室另一端的操控台前。
操控台像一台游戏机,也像一个3D立体电影放映室,从3D眼镜里望进去,如同电影《阿凡达》一样,看到了放大5-10倍的三维影像,仿佛身临其境患者腹腔中。 通过内窥镜超声导航系统确定精确切肝平面,陈教授手脚并用发出指令,机器人手臂灵巧地进行实时同步操作,精准地执行各种分离、切割、电凝、缝合等精细操作。 台上还有一名医生韩圣华主任医师熟练进行器械安装、更换、传递等配合操作。
仅用2小时,中肝肿瘤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术即顺利完成手术,出血仅50ml。预计患者一周就能恢复出院。 陈教授指出,肝脏、胆道、胰腺复杂多变的解剖结构是传统腹腔镜手术发展的“瓶颈”,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医生可以如开放手术时一样灵活自如地操作,实现快速精准手术操作。
陈燕凌教授说,3月7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刚刚在协和医院落地,当晚大家都很兴奋,就连夜装机进行调试。 同时,在3月8日下午4时许,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安排了第一台机器人手术。 有了“达芬奇”,以后看病啥变化? 医生可以给千里之外的病人手术 “ 机器臂很小可以在人手无法施展的狭小空间完成各种精细操作,从而超越了传统外科手术的极限。”陈燕凌教授说,有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主刀医生如虎添翼。“对主刀医师来说,指挥机器人手术意味着成倍增长的‘视力’和更为灵巧的‘手臂’。” “高科技带来医疗上的革新,达芬奇机器人最擅长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能突破人手的局限,让手术更加完美。”陈教授说指出。 陈教授还说,而更让外科医生兴奋的是,随着这项技术发展,将来外科专家可以为身在千里之外的患者开刀。原理很简单,医生在操控台上操作,机械臂收到操控台发出的信号,做相应的动作。两者信号联通,就能实现远距离手术。
2001年9月,美国纽约的外科医师通过观看电视屏幕,操纵远在7000公里以外、大西洋对岸法国的一台手术机器人,为一位68岁的患者成功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整个手术仅耗时54分钟。 外科医生都能指挥“达芬奇”? 需世界级资质认证方可上岗 陈教授指出,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技术平台,高难度手术的完成仍然需要主刀医师具备丰富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经验。 机器人手术医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资质认证方可上岗,绝非每位外科医生都能上岗操作。目前,协和医院首批共有4位主任医师级别的专家获得“达芬奇”手术操作证书。 据悉,此前,协和医院的陈燕凌教授、结直肠外科主任池畔教授及手术护士等5位组成的团队,就专门赴香港中文大学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培训基地(亚太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世界级的哦!含金量可高了!),参加了手术机器人的系统培训和考核。 不过,随着肿瘤微创精准外科发展迅猛,以及“达芬奇”机器人的这个新伙伴的加入,今后,协和医院机器人微创手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让更多患者受益。
达芬奇这么高大上,用得起吗?自然就免不了说到收费问题。 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投入使用的只有北京(2007年使用)、上海(2009年使用)和广州、浙江等大城市的一些三甲医院,而费用也是依据各地区相关部门论证后而定,在北京患者需要在原费用基础上多花5万元,上海要多花4万多元,而最便宜的广州也需要多花3万多元。 目前福建才首例,医生木有说费用是多少?不过十方君猜测,福建省的费用估计也差不多这个价咯。 为毛这么贵?有理由的,现在手术机器人市场中,生产公司主要是美国公司,可能是缺少竞争对手的缘故,因此耗材费用高昂。单以机械臂为例,一个耗材就需要5000美元,使用寿命是10次,就算一台手术只需要机械臂运作两到三次都需要1000到1500美元,而且使用10次后,耗材就自动报废…… 来源:东南快报记者 林雅 通讯员 杨大文 张文明综合信息时报 编辑:东南快报健康新闻编辑部 (欢迎转载,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