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辑疏004 005

 真心人8 2016-03-10

导读:释义“④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⑤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释义】

太阳受之,言太阳伤于寒邪,其发病可为中风,可为伤寒。此两条,继上伤寒、中风两提纲后,又述其传。

《内经》“人伤于寒,传而为热”,之所以传而为热,是由于正邪交争,亦即正气之抗邪反应而为热。正邪交争而为热,热传于表,积累于表,若邪仍不能从表解,则热复迫入里。这里的“传”,即这种寒传为热、表热内传疾病变化机制,而不是传经。

脉静者,脉不数急之谓。太阳受之,脉但浮,而不数急,此谓脉静。于脉如此,于病机则是未有化热入里之势,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为在内正气奋起而化热的体现。

正气外出,积蕴化热,邪不解则热不去,热反层层入里,而现“热论”所言伤寒传变: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热在太阳若不解,则内传阳明和少阳,出现阳明少阳化热的势态。见于阳明,则身热目痛鼻干;见于少阳,则胸胁痛而耳痛;二三日仍不见阳明、少阳之证,说明此病较为静止,故曰不传。

后文,有转属、系、罢、入、去、过经、循经、随经诸类有传变之意的词语,皆不同于这里的“传”。虽然二日三日未见阳明少阳之证,并不代表此病没有其他转变方式,尚可转属他经,循经入里等。

之所以认为《伤寒论》六经疾病传变不同于《内经·热论》所述,便是没有理解“传”之意的原因。

【征引】

《内经》:人伤于寒,传而为热。

《内经》: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程国彭:夫邪之在三阳也,有太阳之经,有阳明之经,有少阳之经。凡三阳在经之邪,未人腑者,可汗而已。邪之在阴也,有太阴之经,有少阴之经,有厥阴之经。凡三阴之邪,已人腑者,可下而已。所谓人腑之腑,指阳明胃腑而言也。三阳、三阴之邪,一入胃腑,则无复传矣。胃者,土也。万物归土之义也。

明源按:邪直中于三阴区域,或三阳邪不得解而内迫三阴,若三阴正气充实,或原本不足的三阴正气得到恢复,与邪气积极抵抗而为热,则常将邪气通过“胃家”的道路祛除,因为三阴经所司腠理,位于皮肤和胃肠之间,而近于胃肠。正如《内经·邪气藏府形篇》“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而此种情况治法当遵“三阴受病,已入腑者,可下而已”(言外之意,虚则留于脏而不能入腑,不可下,当温之)。故三阴又有承气攻腑之法。病在三阴区域,若三阴抵抗激烈而热化,最易伤阴,阴伤又当救阴。

成无己:寒邪传里者,则变热,如颇欲吐,若烦燥,脉急数者,为太阳寒邪变热,传于阳明也。

明源按:“颇欲吐,若烦燥,脉急数”未必传入少阳、阳明,而是正邪交争剧烈而化热的体现。阳明正气奋起可以吐,少阳正气奋起传热可以躁烦。非必少阳吐,阳明烦。

柯韵伯:太阳主表,故寒邪伤人,即太阳先受。太阳脉浮,若见太阳之浮,不兼伤寒之紧,即所谓静也。脉静证亦静,无呕逆烦躁可知。今又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不须七日衰,一日自止者,正此不传之谓也。若受寒之日,颇有吐意,呕逆之机见矣。若见烦躁,阳气重可知矣。脉急数,阴阳俱紧之互文。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乃太阳之气,生热而传于表,即发于阳者传七日之谓,非太阳与阳明、少阳经络相传之谓也。……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者,是言见症之期,非传经之日也。岐伯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盖太阳经部位最高,故一日发;阳明经位次之,故二日发;少阳经位又次之,故三日发。是气有高下,病有远近,适其至所为故也。夫三阳各受寒邪,不必自太阳始,诸家言二阳必自太阳传来者,未审斯义耳。若伤寒二日,当阳明病,若不见阳明表证,是阳明之热不传于表也。三日少阳当病,不见少阳表证,是少阳之热不传于表也。

明源按:“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乃太阳之气,生热而传于表,即发于阳者传七日之谓,非太阳与阳明、少阳经络相传之谓也。”,柯氏指出“传”的意思,即“生热而传于表”。愚按亦有“表热积蕴不解而内传”,此柯氏未言及。

尤在泾:寒气外入,先中皮肤太阳之经,居三阳之表,故受邪为最先。而邪有微甚,证有缓急,体有强弱,病有传与不传之异。邪微者,不能挠乎正,其脉多静;邪甚者,得与正相争,其脉则数急,其人则躁烦而颇欲吐。盖寒邪稍深,即变而成热,胃气恶邪,则逆而欲吐也。

明源按:因正邪不同,病有传与不传。若正邪相争甚,则脉数急、躁烦、欲吐,为传也。

李克绍:三阳病或三阴病共有的前驱期,变成可以明确划分为某一经病的症状定型期,这就叫“传”。前驱期的长短,三阴病和三阳病也各不相同。太阳病很少有前驱期,阳明病是二日以后,少阳病是三日以后,太阴病是四日以后,少阴病是五日以后,厥阴病是六日以后。这就说明:病情越深重,其前驱期越长.病情较轻浅,其前驱期也较短,后世注家,不把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看作是其前驱期的长短,却把一日、二日、三日、四日等理解为六经病互相传递的日期和先后次序。

明源按:李克绍先生认为外感发热的初期,患者常觉得发热恶寒或无热恶寒并酸懒不适,而没有典型的三阳三阴病症状,这叫前驱前。三阳病或三阴病共有的前驱期,变成可以明确划分为某一经病的症状定型期,这叫“传”。《内经·热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这里的日数便是三阳三阴病前驱期的长短。但文中“三阳经络,皆受其病”、“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若以前驱期解释则理欠通。

赵桐:此详伤寒之传否也。夫邪之中人也,随人而化,虚则直受,实则抵抗,虚则若静,实则数急。其欲吐、躁烦,乃邪正相争之征也。要知邪之传受,由强抵抗,体之不适,迫而使然。……伤寒二三口,概伤寒中风而言也。风寒客表则病太阳,失治不愈,数急必传。或乘胃实由肤肉而传阳明,或乘胆炽由腠理而入少阳。二三日,阳明少阳之期也。若无阳明之汗出恶热及少阳之口苦目眩,则为不传者矣。

明源按:赵论以数急、欲吐、躁烦为邪正相争之征,亦即“传”为邪正相争所成。“虚则直受,虚则若静”为不传,“实则抵抗,实则数急”为传也。至于“若无阳明之汗出恶热及少阳之口苦目眩,则为不传”则以汗出恶热口苦目眩为阳明少阳见证,此恐非妥,“传”并非传经而定格为某经之病,阳明少阳见证当以《内经·热论》所言“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胸胁痛而耳聋”更符合临床事实,如余用葛根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判断病合阳明,屡试不爽。

为更好理解此2条,建议阅读“经方辨证论治原理”三文,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