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平台、微应用

 李茂国 2016-03-11

互联网+时代的IT建设模式--大平台、微应用

实现BFV的最佳路线图

数字化商业时代IT迎来全新挑战

Gartner 预测,到2017年,数字化商业能力的缺乏将导致25%的企业失去竞争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全面数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与过去相比,移动化、物联网的成熟正在将每一个物体、每一名消费者、每一间组织和每一项活动都带入数字空间,我们正身处一个虚拟时空和现实时空交互的时代。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身上发生,互联网+的浪潮将席卷到传统行业的每个角落,企业、政府机构都面临着业务向移动互联的转型,向数字化商业转型。阅读更多


大平台、微应用是数字化商业时代的IT建设模式

数字化商业时代的到来对企业IT系统快速响应新业务创新的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先“平地起高楼、立烟囱”的建设模式早已无法满足业务灵活性的需求,而一种更为轻量级、分散化的软件构建模式,可以使得企业软件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微应用。
微应用不见得是完整的企业应用,但是比传统的应用更轻量级、搭建起来更简洁、更灵活、同时对其进行改造的时候也更为便捷。每一个微应用之间都是松耦合的,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去组建各种微应用,更直接地面向客户提供服务,企业软件的复杂度也会因此而大幅降低,灵活度大幅增加。
微应用的核心理念是速度第一,这就意味着这些应用自身是不完善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能为上层应用提供灵活、可复用的资源,并可以屏蔽技术复杂性的大平台来不断完善这些缺点。
通过大平台和微应用的组合方式,一边快速业务需求,一边利用平台来完善应用,最终实现商业功能虚拟化(BFV)。

互联网+时代的SOA架构:BFV(商业功能虚拟化) 查看更多

大平台、微应用的3条定律

1.

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响应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化,迅速推出微应用

2.

平台与应用同步进化

用平台优势解决微应用的不足,不断增强平台的业务属性

3.

低标准,严要求

每日精进,高效落实

大平台、微应用不是什么

1.

大平台、微应用不是架构

大平台微应用不是架构,而是IT建设模式,方法论和战略。

2.

大平台、微应用不是技术

大平台微应用的核心是对组织机构和流程的变革,而不涉及具体技术

3.

大平台、微应用不是产品

大平台微应用是产品无关的,只涉及产品的使用思路或建设路线图。

IDC观点

产业观察 | IDC观点:软件平台化观念已深入人心
IDC通过研究发现,经过多年的IT建设实践,大型企业客户对软件平台已经普遍具有清晰的认识,接受程度较高,并且已经开始着手规划或引入软件平台。

产业观察 | IDC观点:详解软件技术平台的建设重点
技术平台能够促进业务应用与技术平台分离,使得合作伙伴可以更加关注业务产品,能够提高增强软件厂商的交付能力,提高软件交付质量,降低交付成本,显著提高客户满意度。

产业观察 | IDC观点:软件平台建设三大重点之集成平台
IDC认为,集成平台侧重系统间的整合,主要以BPM和ESB为主,企业在建设了大量业务系统后,面临着跨系统业务处理和数据交换的需求,要求能够通过统一集成平台,实现系统间接口整合,同时能够对外提供统一访问渠道,提供统一门户、统一流程中心和统一接口服务等。

产业观察 | IDC观点:软件平台建设三大重点之业务平台
在IDC看来,业务平台有很鲜明的业务属性,适用于特定的业务场景,不具备通用性。业务平台将植入大量业务功能架构,提供分级授权、业务行为配置等基础功能。

他们在采用大平台、微应用模式

华夏人寿
服务集成平台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实现证券交易登记敏捷流程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SOA平台提供商
江苏邮电规划设计院
技术平台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德邦物流
精准物流领导者
全友家居
商务协同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