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道理都懂,为什么我们还是忍不住喝鸡汤无节操地文艺,有节操地浪。 ▼ 2016.3.10| No.94 我的微信里有一堆公众号博主的交流群,翻翻聊天记录,便时常会发现有人在感慨,唉,还是写鸡汤阅读量和转发量高啊。 要问我这样一个梦想写出100000+的十八流公众号写手为什么喜欢写鸡汤,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鸡汤易写阅读量还高,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所有的鸡汤文都可以用一段话总结:年轻的人儿啊,困境总是暂时的,只要你心有所念,找到你的兴趣所在,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你终也可以成为别人那样的人儿。 当然,作为一个职业鸡汤写手,我也时常用这些话来诓你们。 那么,为什么明明道理我们都懂,却还是忍不住喝鸡汤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鸡汤。 我们所谓的鸡汤,全称“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这也是“心灵鸡汤”风靡不衰的原因。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脑洞打开。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偶尔也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 2014年4月网络刮起一阵“反心灵鸡汤”旋风。 用来反讽内容陈词滥调,过于功利或空乏,令人麻木的文章。 ——摘自百度百科 要说起鸡汤的鼻祖,大概可以追溯到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欺骗了多少心智纯良的纯男纯女啊,怒摔! 那时候我还真就天真的以为,老天爷待我如此不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让我去拯救世界呢! 不仅古人需要鸡汤,国际友人也需要。初中课本里,普希金的那首小诗,也是鸡汤的一大源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 道理谁都懂,如果我早生几百年,大概这享誉世界的盛名就属于我了。 古人如此,国际友人如此,看看今天我们这糟糕的生活环境,巨大的生活压力,冷漠的人情世态......仿佛确实更需要来几碗鸡汤来补一补了。 毕竟,当我们吃不好睡不好考试考不好工作找不到房子买不起生无所息死亦无所息的时候,你居然还对我说:明天,生活将继续欺骗你! 那我还是去go die好了。 这个世界上啊,就是有那么一种讨厌的人。 我知道我长得丑,你却偏偏还要跑来对我说:这个世界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还有九十分,看脸! 难道我作为一个丑女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就只剩下衬托你的美丽了吗? 我知道我出身不好家境贫寒,你却偏偏热情地给我转发一个视频:寒门再难出贵子! 对,我穷出身我活该一辈子穷困潦倒呗……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你知道运气不好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吗? 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大...... 想了想自己短短人生二十年,大概至少有十八年在倒霉,掰掰手指算算比例,突然觉得人生真是一片虚无哇! 还是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好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真实的生活很残酷,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无力感。比如我们明明已经很努力了,结果却并没有变得更好一点;比如我们明明很热爱生活,上天却给我们来了一场天灾人祸……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是哪一个先来。 所以我们不愿意剥离出血淋淋的真相,我们更愿意将自己封锁在美好的弥天大谎里。 我们知道白马王子只能出现在童话里,所以我们看韩剧满足自己;我们知道生活本身千疮百孔,所以我们喝鸡汤麻痹自己。 因为生活需要一点念想。 我人生的前十八年,曾经历过一些我已然不敢触及的创痛,每一段故事写出来都是小说的精彩卖点,但如今的我却不愿再碰触了。我宁愿写点鸡汤,秀点恩爱,让整个世界都知道我很牛叉我过得很好。我曾经收到过一条简书私信,是一个高三的学生,说他现在像我的某篇文章里提过的那样绝望。他希望我能和他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我最后也不过给他回了一句: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 与齐卖弄苦难,不如告诉别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因为我懒。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愿意看我熬鸡(bai)汤(mi)吗(zhou)? 文 | 微博@花仲马 图 | 网络 回复“白米粥”,加入白米粥粉丝群。 白米粥|yiwanbaimizhou 二十年品质,专注熬粥 评论13 条评论
分享到:
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