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童年只有一勺糖的距离

 秦岭之尖 2016-03-11

与童年只一勺糖的距离

糖画,顾名思义用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手艺。

据考,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褚人获《坚瓠补集》中记载,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戏称为“糖丞相”。

艺人们将中国皮影、民间剪纸等姊妹艺术的造型手法融于一体,不用印铸模具,直接操小铜勺,舀糖液绘出皮影图案,后逐渐演变发展成今天的糖画艺术。

小铜勺舀起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将糖液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提、顿、放、收,一气呵成。不到1分钟的时间,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形象便呈现在众人面前,令人拍案叫绝。带糖液凉透成形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一支造型精美的糖画便彻底完成了。

糖画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作为地道的民间画种,是一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广泛流传于巴山蜀水之间。

最常见的“糖画”是平面糖画。除了平面画,手艺好的艺人还会在大理石板上将平面“零件”拼接出风格各异的立体画来,像极一件装饰品,令人不忍吃掉。若要做一个花篮,先用糖稀做个圆糖饼,再接着倒一个小一点的圆圈,利用两次糖稀的冷热不同,一提,立体的花篮筐底就出来了。再加提梁、花卉等,整个花篮不再是平面的糖画,而是立体生动、丰富多彩的了。

绘制糖画,首先要熬糖。将糖块放在糖锅内小火溶化,火大了糖就会焦,完全溶解后就可以绘画了。熬糖的目的是把糖液摊成糖片,以便在糖画绘制中使用。大理石板上刷一层薄油,将糖液趁热倒在大理石板上。糖液倒在大理石板上之后就会冷却、凝固。质量好的糖块在常温下,半个月都不会溶化。熬制出的糖透明度较高,非常脆,不粘手,不滴油,不流液。

做糖画的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他的头脑里。做糖画必须胸有成竹,要趁热一气呵成。花鸟虫鱼、英雄美人,在他们提起糖勺的一瞬间,便已有形在心中。

小的时候,无论庙会集市,还是公园名胜,随处都可见糖画小摊,一群半大小孩儿们团团围着,目不转睛地看着糖画师傅手中的活计。画糖画的师傅又多半是老爷爷。不画糖的时候,就笑眯眯地望着来往的人们,一拿起铜勺,便换上了专注的神情……

如今,糖画摊子已经很少见到,北京前门的几条街上偶尔见到几家,往往被游客围住,糖画师傅沉默着挥洒糖液,尽管人多,但一切都那么安静,这一勺糖,已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童年。

- END -

注:图文收集于网络,转发只为分享美好事物,请勿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敬请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