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维特莱娜油画作品《阳光下的庭院》是典型的印象派技法画作,甚至运用了一部分的点彩画法。 画面正中偏右,是撑起整幅画面主旋律的花树,而右下角的母鸡和花树左侧的太阳椅,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显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故事的主人翁正从屋后的森林散步回来,准备享受一场荫凉树下的慵懒午觉。 《阳光下的庭院》局部 整幅画作只用了简单的黄、绿、紫等自然的色彩,油彩涂抹处清新、透彻又明亮,使得画面放松、节奏闲适,令观者体味生活趣味,画中的花树烂漫绽放,似可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馥郁芬香,斯维特莱娜以花树为主体,旁衬左侧的白椅和最下角的母鸡,构成一个有力的三角形,画作的构成得以平衡的效果,和谐而温情。
《阳光下的庭院》局部 斯维特莱娜已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画中的瞬间印象感觉。画面中林荫的暗部和上半部分受光面用色对比鲜明,暗部著以斑斓的紫罗兰色,接着往上——太阳椅背面的暗部处理为通透天蓝,整个暗部的阴影区和向光一面的光影形成对比,洒脱的笔触点抹油彩,加强了画面动感。 《阳光下的庭院》局部 在一片美丽紫罗兰中,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画家的童心未泯吧!花树底下横卧着一只白鹅,鹅嘴点缀着一抹红。青菜、泥土、树荫——黄、绿、紫,三物三色相映成趣,情调跃然于画上。
我不禁想起了莫奈说过:我想用一种鸟儿在唱歌的方式画画。 一切岁月静好,年华无伤。 斯维特莱娜·谢夫楚科(1961—) 俄罗斯著名风景画家。1961年8月18日生于斯维勒德洛夫斯克市。1994年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珐明工作室。参加过许多俄罗斯本国与国外展览。她的作品被德国、中国、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博物馆、画廊收藏。 《卡勒特勒埃》 作品色彩具有自身的性格,以不同节奏和不同明度的区分对画面进行多样的空间分割和组合是这幅画作的艺术手法。沉稳的暖色调天空压住了喧闹而色彩缤纷的湖面,纵向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对比,画面显得井然有序。明亮的水绿色在沉稳的黄绿色调中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中景绿色调的的平地与右侧繁杂热闹的山坡,横向的疏密对比,避免观者视觉疲劳。 《三月的普廖斯》 三月的普廖斯,一切笼罩在严冬之中,却闪现出迷人的轻松与愉悦感,画家运用有节奏的堆积交错使用着蓝色和暖白色,连厚厚的雪地都丰盈迷人,当大地铺上太阳的柔光,红墙白雪,严冬三月都满是温情。屋后的冰层下,河流似乎已经开始流动,至远处的红树林,都展现黄晕暖光,两三个行人玩雪归来,孩子正坐在雪车上,整幅作品十分亲切,厚重拙朴。 《旧穆罗姆一角》 每处清新静谧的小色块,如同生命的绚烂。画作中,穆罗姆一角被绿色的意境环绕,仿佛诉说着一个古老缠绵的故事。朴素的木屋与远景金碧辉煌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呈鲜明的对比,院子内伸展出很多枝叶,小路两旁草木丛生,与墙上的枝叶连接在一起,都在悄悄地攀谈着。右侧高大的树冠,厚重又透气,守护神般伫立在旧穆罗姆一角。 阴天的穆罗姆没有艳阳高照时的绚丽,色彩更加统一,整个画面以清淡的韵味通过空灵与静寂美的具体形态展现在作品中,感到一种空灵而安详的艺术氛围。 《埃特列塔城》 画家用大胆的构图表现出此处独特的地形地貌,给人视觉上的震撼,画面的重点倾斜在右方,高高耸立的海岛,清晰可见裸露在外的灰白色岩层,奇异壮观,画家在海岛的对岸用画笔记录下整座海岛的景观,覆盖在岩石上的植被茂盛,往里走去,阡陌交通,湛蓝清新的瓦房满满生气,在苍穹和海面的衬托下,这座小岛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春之悟》 此作是斯维特莱娜的代表作。不论是从色彩上还是造型、光影方面,都是非常完美的,画家把春冬交接之间的生命萌动感,用爆发性、饱含激情的笔触诠释得惟妙惟肖,晴天、树影、大地都扑捉到了绚烂的刹那,跳跃的音符跃然于油彩中,仿佛一曲春天的华尔兹,在雪景中绽放光芒。 在《春之悟》中,斯维特莱娜用极强的写意语言创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寄托了她对家园的热爱。摒弃矫饰虚假和夸张造作,以真诚之心表达纯真之眼所见,作品才会如此感人。 《村之夏》 在自己的乡村屋舍前,画家正用她专注的眼神描绘着仲夏的田园风光,仿佛一人入定于草地旁,手执画笔安静作画,感受着惬意的凉风吹拂面颊,蓝天映入湖面,天空的颜色纯净到和湖水难分难舍。夏花与荫凉的树影也抢先一步投入湖底。湖边深绿草地上,孩子,小屋,栅栏,树丛,一切都显得那样欢乐完美。 《斯维亚什斯基的小院》 这幅作品是典型的印象派的作品。饱和的色彩呼应,特殊的光感,不同肌理之间的融合和对比。都体现了画家大胆、多能的画面技巧。斯维特莱娜的画作一向拥有明亮的油彩质感,站在作品面前,你能感受到辉煌俄式建筑和小院里的绿荫、木屋的色感对比,画家把最远处、最高处留给光线,而近处则幽深宁静,留下无限遐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