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老师时间│练就“慧眼”,不要让孩子过早失去无限发展可能

 风过竹笑 2016-03-11


-------------?-----------


教育从辨别孩子的需要开始,从洞察孩子的心灵起步。


“教师博雅”联手上海市教育功臣、著名幼教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园长,原上海市卢湾区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推出“郭老师时间”系列专栏,从儿童的学习、养育、艺术培养、合作交往、生命教育以及玩耍等多个方面,与老师和家长一同走进神秘又真实的儿童的世界,探索儿童成长发展的科学规律、分享儿童教育的智慧心得。



郭宗莉

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特级园长、特级教师


练就“慧眼”,

不要让孩子过早失去无限发展可能


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都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健康,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同时许多家长感到困惑,为什么家庭做了很大努力,对孩子早期教育投入很多,但教育的效果平平?

这与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有关。关键期,顾名思义是时间上的重要时期,孩子大脑功能的发展有时快,有时慢。孩子认知的发展,比如语言、感知觉、注意等等是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展的,而且不同孩子其发展的速率也不同,关键期表现的行为也有差异。所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今天的科学研究发现,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健全的人,这是因为顺应了大脑的发展。如果在关键期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遵循关键期的规律,实施早期教育首先要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怎么才能看出孩子的关键期呢,很简单,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更关注了,那他正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收状态,这就是关键期。科学家研究表明——

人的智能发展的第一阶段的年龄段是从出生到2岁。这是孩子开始进行言语活动以前的阶段,这时孩子主要通过感觉动作的模仿来和外界相互作用,处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是思维的萌芽时期;

第二阶段的年龄段为2岁~7岁,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特点是言语机能的迅速发展,这时不仅有更多的内心“思想”活动,而且可以通过语言直接与外界产生互动,这一过程大大促进了思维活动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思维的直观性,这时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观察都是同自身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很难客观地从超越自己本身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比如他们画一个房子,画出来的总是正面展开的平面图,因为对他们来说,房子的概念就是从他们本身所处的角度来看的一个平面图;

第三个阶段的年龄段为7岁~12岁,正好包括了小学阶段,这一时期儿童在大量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使思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已认知到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和规律,懂得了因果关系,从而可以借助具体事物和经验进行思维推理,出现了逻辑思维活动,不过这时的逻辑还是很初步的,比较简单的,一般脱离不开具体的事物的束缚;

第四阶段的年龄段是12岁~15岁,这时的思维活动已不再受具体事物的限制,他们已经可以摆脱具体形象事物的束缚,而用抽象的符号在头脑中进行演算,通过假设和形式化的推理来达到结论,这也就是我们成人的抽象思维活动过程。

中国有一句早期教育的谚语“三岁看到老”,但是这不是指孩子在3岁时所学到的知识,而是孩子在三岁时所展示出来的心理成长的状态以及孩子的各种行为和发展潜能。因此要遵循孩子大脑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及时给予合适的激发,能让大脑得到健康和充分的发展。作为家长很有必要了解这些科学知识,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过早地失去他们无限多的发展可能性。


案例

  ◆    

如何从“讨嫌”行为

发现孩子身上躲闪着的聪明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有一件烦心事——一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歌善舞、能言善辩的,就嫌自家的囡囡不够聪明了。

其实,孩子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就是孩子认知性发展需要的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有认知性发展的需要,关键是家长有没有一双慧眼,能够从孩子的行为,尤其是从一些“讨嫌”的行为中发现孩子身上躲闪着的聪明。


   

“讨嫌”回放录

镜头一:

3岁的小毅迷上了一本“小人书”,每天晚上都缠着妈妈讲“小人书”里的故事。明明已经讲了无数遍,小毅还是不过瘾,甚至要求妈妈一遍遍地重复一篇故事中的一小段话。妈妈很疑惑,小毅这是故意跟我捣蛋吗?

镜头二:

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做晚饭,晶晶看到了,硬是要帮忙烧饭。于是,妈妈让晶晶盛一碗生米到锅里。不想,晶晶一个不留神,把米撒了一地。妈妈好不生气,责怪晶晶“瞎起劲”,并且暗暗决定:以后再不让晶晶做这些“大人”做的事了。

镜头三:

棋棋在家里是个“破坏王”,总是乘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捣鼓家里的各种工具——闹钟被拆坏过,水笼头被拧下过,录音机永远处于卡带的状态……爸爸妈妈虽然对此还算“宽容”,却也免不了提心吊胆——不知道棋棋的下一个目标又会是什么?

镜头四:

文文最近喜欢上了画画,拿着蜡笔“唰唰唰”地就把一张纸给涂得满满当当。爸爸看了,觉得文文画得太没有章法了,便一本正经地给文文讲起了画画的构图。可是文文似乎还不能体会爸爸的良苦用心,没过多久,文文就把蜡笔扔在一边,不愿意再画画了。


  

“讨嫌”VS“聪明” 


其实,以上这些令父母头疼的“讨嫌”行为恰恰是孩子“聪明”的表现。虽然孩子的表现方式在成人看来是“不合理”的,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些行为是他心理发展中合理的认知性需要,对他今后的成长有着特定的价值和意义。


表1是思南路幼儿园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个案分析后归纳而出的,家长可以通过表格详细地了解孩子的认知性需要,并将孩子的行为与需要对照起来,寻找出孩子“讨嫌”背后的心理需要和学习热情。



表1:3~6岁幼儿认知性需要种类及相应的行为特征与活动倾向发展一览表


当然,表1中所列举的孩子认知性需要及其表现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更多的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多样的、综合的行为方式来呈现的。比如棋棋的“破坏”行为,其实就蕴含着好奇的需要和探究的需要。这两点需要是孩子认知学习中最本能也最可贵的心理需要,在这种心理需要的驱使下,孩子对事物的现象、相互关系会产生质疑和问题,对新奇的事物喜欢尝试动手,非要“一探究竟”,因此也就有了成人看来所谓的“破坏”。

了解了孩子的认知性需要,你能根据表1找出小毅、晶晶和文文的“讨嫌”行为是源于什么需要吗?也许这对你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不过在生活中保持这样的理性可不是一件易事,需要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的“锻炼”哦!


支招

“慧眼”是这样炼成的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自身的内在需要是认知学习的根本动力。即使是外在的要求也只有转化为儿童的内在需求才能产生持续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提出了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儿童的需要是教育的切入口。”只有科学地看待孩子,耐心地发现孩子的需要,才能真正具备一双“慧眼”,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多一些协商讨论

当孩子反复出现“讨嫌”行为时,应从他的行为或与之相关的物品出发,耐心地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听这个故事?”“你为什么要拆这只闹钟?”一方面,只有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才有可能发现孩子未被满足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在协商中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样是“合乎情理”。更重要的是协商过程中针对反复缠住“讲故事”可以协商给讲故事的条件,如“在妈妈或者爸爸的事做完之后可以讲”、希望讲“一段”还是“全讲完后一星期就不再讲”,再有“你能回答我的问题我就接下去讲”。


多一点宽容和自省

孩子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远未成熟,有时只能以强烈的情绪化的行为方式来表达和宣泄,比如:生气、哭泣、发脾气等。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颗有一颗宽容、自省的心。家长要意识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必然是因为孩子的需求未被满足,所以家长没有理由为孩子的“讨嫌”行为而“光火”,而是要冷静思考自己的哪些做法和方法还不符合孩子的需要。即使家长的出发点和做法都是正确的,也要寻思怎样才能将你的要求转化为孩子新的需要。

多做些“准备工作”

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心理需要都会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累积,孩子的认知性需要日趋强烈和复杂,家长需要多做些“准备工作”,才能不断满足和引发孩子的认知性发展需要:

(1)在孩子临睡前准备一本童趣盎然的故事书和一段无人打扰的“亲子时光”。

(2)每天或每周拨出一点时间营造一个劳动的场景,让孩子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

(3)为孩子准备一个“专用”的工具材料箱,让他有机会动手摆弄、鼓捣自己的事情。

(4)为孩子涂鸦提供充分的条件:大、小不同的纸张,各种美术工具,允许孩子尽情地挥笔,并对自己的“画作”命名,在他“工作”时尽量不干扰他。

(5)随时准备着,倾听孩子的问题,然后鼓励他去尝试和探究。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他成长中最为可贵的“机会之窗”。


总之,聪明的父母应认真对待孩子反复出现“讨嫌”行为,主动为孩子创设各种环境和条件,并且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需要。不要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问题出现在你的家庭教育中,努力练就一双“慧眼”,你就能挖掘到自家囡囡身上的聪明特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